天天看點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

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歲末年初,各種文學作品榜單紛紛出爐。評論家和讀者從各自的閱讀角度進行研判,最終産生“他者”眼中的文學作品榜單。這一過程,除了作品本身,作者的“自我身份”或多或少會有缺席的情況,往往也會是以出現了解誤差或過度闡釋,一些作者不太在意的作品被聚焦了,而作者極為看重的作品往往又被忽視了。既是為了糾偏,也是為了給青年作者提供一個對自己的最新作品進行自我闡釋、自我推薦甚至是自我“辯解”的線上平台,《天涯》雜志公衆号即日起推出“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的特别策劃。

此榜面向青年作者,以自我推薦的形式展開,自薦内容為2021年度公開發表、出版的個人最為看重的作品,體裁不限。這一榜單不設排名、沒有評委、無固定名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個流動且沒有終點的榜單,全由青年寫作者自薦完成。作者的自薦語,從另一個側面,給文學研究者和讀者,提供一個進入文本的角度,避免真正的心血之作被忽略掉。因編輯部視野所限,特邀的青年作家覆寫面肯定是不全的,之後還會廣泛邀請;有意自薦的青年作家,亦可依相應格式,給我們特設郵箱([email protected])發自薦郵件,我們将在彙編後,陸續刊發。

釋出排名不分先後,以收到自薦的時間先後為序。今日推送第三批。

林遙《香港的“大武俠時代”》

自薦語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散文|《天涯》2021年第2期

武俠小說究竟算不算文學呢?在大的文學史中,難覓其蹤迹。很長一段時間,武俠小說這種類型小說一直“妾身莫名”,也造成了關于武俠小說背後的資料盡付阙如。港台地區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香港自1954年梁羽生《龍虎鬥京華》開始,掀起了新派武俠小說創作的序幕,長久以來,在人們印象中,香港的武俠小說作家似乎隻有金庸和梁羽生。但是考諸史料你會發現,當年香港很多文人都參與了武俠小說的寫作,與台灣武俠小說作家多為職業創作相比,香港武俠小說作家泰半兼職,可稱雅趣。2017年,我和倪匡先生曾面談武俠,又和香港《武俠世界》社長沈西城先生多次交流,回溯香港武俠曆史。回望香港武俠小說的興衰,總覺得自己有責任把它寫出來,也就有了這篇文章。香港武俠小說由盛至衰,六十年間,浸染着香港作家滿腔的家國情懷。

作者簡介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林遙,作家、編劇、說書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4期高研班學員,第八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代表,非遺項目“評書(北京)”代表性傳承人。文字散見《天涯》《中華遺産》《锺山》《北京文學》《作品》等,出版有各類作品17部。曾獲《北京文學》雙年度重點優秀作品獎、孫犁散文獎等。

向迅《與父親書》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非虛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1年6月

這是一本不得不寫的長篇非虛構作品。寫這本書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與父親進行一番馬拉松式的長談,以重新認識父親,了解父親,與父親達成和解。為此,我紮入記憶的萬丈深淵,打撈與父親有關的萬千細節,着力探讨中國式父子關系、夫妻關系以及兄弟朋友之情,試圖呈現出一位中國農民父親的坎坷命運與精神秘史。正是懷抱這一初衷,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我渴望寫出一個不一樣的父親,一個與衆不同的父親,而且有小小的野心讓讀者諸君在他身上,窺見自己父親抑或父輩的影子。我還渴望創作出不一樣的散文,在文體上做一些大膽嘗試。這是我的第五本書,但在某種意義上,我更願意把他當成是我的第一本書。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向迅,1984年生于中國鄂西,現居江南。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散文集《與父親書》《誰還能衣錦還鄉》《斯卡布羅集市》《寄居者筆記》等。曾獲林語堂散文獎、豐子恺散文獎、孫犁散文獎、三毛散文獎、冰心兒童文學獎、中國土家族文學獎及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等多種獎項。

三三《俄羅斯套娃》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小說集|譯林出版社2021年11月

《俄羅斯套娃》是我的第二本小說集,距上一本小說集《離魂記》出版已有八年。積攢、等待,這個過程或許多是漫不經心的,但在回望的時刻,感慨變得分明起來。《俄羅斯套娃》收錄了十二篇小說,單篇發生在一個月份,始于七月我的生日。其中收錄的小說寫于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七年,當時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事務冗雜,寫作的時刻就像交替潛水之間的一次次深呼吸。是以,《俄羅斯套娃》封面上的英譯“Russian Tower”并非僅僅是一個諧音梗。“Tower”(塔)意味着這些從日常生活的基底中領悟到循環邏輯的小說,應當是竭力向天空指去的。在數學中,當我們得知一個數字循環之後,那麼我們會将此後的重複視作一種單純的複制;但應對生活時,寫作者要跟随循環走得更深才能滿足,有意思的故事才會發生。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三三,一九九一年出生,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産權律師。現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專業。作品發表于《花城》《收獲》《鐘山》等雜志,曾獲二〇二〇年“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獎,著有短篇小說集《離魂記》,《俄羅斯套娃》。雜志,曾獲二〇二〇年“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獎,著有短篇小說集《離魂記》,《俄羅斯套娃》。

修新羽《陌生的女孩》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小說 |《大家》2021年第6期

在這篇小說中我嘗試了小小的叙述詭計,隻有讀到篇尾的時候讀者才會接觸到“拼圖的最後一塊”,進而重新了解種種暗示,發現與前文迥然相異的故事。正因如此,想要在不揭露謎底的同時推薦它,也是有些困難的。它或許可以被視為“未來現實主義”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正在備孕的年輕夫妻(以及他們的家族),是以有大量篇幅涉及到對生育成本的探讨。實際上,這也是對“自我權”的探讨:我們對自我複制(生育,克隆,etc)的渴望有多麼強烈,又願意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所有這些“自我的副本”之間,又該如何對抗或聯結。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修新羽,1993年生于山東青島,畢業于清華大學哲學系,中國作家協會成員。作品散見于《上海文學》《天涯》《花城》《芙蓉》等刊。曾獲《解放軍文藝》優秀作品獎、第四屆老舍青年戲劇文學獎、科幻水滴獎短篇小說一等獎等。

蔡東《月光下》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短篇小說|《青年文學》2021年第12期

六七年前,偶然得到這篇小說的核心,一直在心底放着,不知道怎麼轉化和處理。過了很多年,小說開始向外浮現,時不時的,在一大片茫茫的水面上一閃而過。構思和寫作的過程,不光是找結構、語言和人物,主要是找到了情感,在水面之下暗流湧動着的情感,這大概是一部較有人世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這個短篇起碼自己是喜歡的,珍視的。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蔡東,主要寫作小說和閱讀随筆,出版《星辰書》《來訪者》《我想要的一天》等小說集。

宋阿曼《啊朋友再見》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中篇小說|《香港文學》2021年第9期

《啊朋友再見》寫了兩個漂亮女孩,無論是尋找新世界還是留守舊世界,從她們身上投下我們這代人成長的小影,所有的感情都是珍貴的。這也是我新近出版的小說集的同名作,小說集《啊朋友再見》還收錄了《李垂青,2001》《西皮流水》《堤岸之間》《白噪音》。懸垂于世紀末學院邊角的青年,漂移在詩力的象征中,在一場反世俗漫遊中自我啟蒙,愛中涉險,爾後消失于生活之崖,宛如水在水中遁形。有人驅車深入荒原,夜訪銀河,隻為親身感受柔軟與清潔的震撼;有人在浪漫消亡的年代将老式情誼打撈,甯願自我破碎,也要維護一份對天真的确信。他們并非傳奇,隻是被給與了寬闊的時間,可以離岸可以回航,而舊世界穩固如昨。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宋阿曼,1991年生于甘肅省。出版小說集《内陸島嶼》《啊朋友再見》。現居北京,媒體從業。

鄒賢中《遍地金黃》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散文|《美文》2021年第八期上半月刊

來到深圳十餘年,家鄉雁城的童年記憶、草木物華從未忘記,她們是一首動人的歌謠,不時響徹在我的腦海裡。為此,我寫下了一批鄉村題材的散文作品,我并沒有将鄉村美化成世外桃源,更多的時候,我寫到了鄉村的醜陋與落後。家鄉,永遠是一個寫作者需要抵達的地方,是歸途,是來處,或者是夢的必經之地。《遍地金黃》就是其中一篇,在《美文》上半月刊發表後,被《散文海外版》2021年第十期《散文新星》欄目轉載,收入自己的散文集《鄉村圖景》(團結出版社)中。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鄒賢中,1990年生于湖南衡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湘潭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在讀學生。作品見《人民文學》《美文》《飛天》《延河》《安徽文學》等刊,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等刊轉載;獲野草文學獎、全國大學生自然文學大賽一等獎、廣東省高等院校中篇小說獎、衡陽市文學藝術獎等。系魯迅文學院廣東公安作家文學創作教育訓練班學員、毛澤東文學院第16期作家班學員。

江飛《理想與詩意》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文學評論集|黃山書社2021年3月

這是我的第一本文學評論集,選收了24篇批評文章,時間跨度逾15年。這本評論集基于文學史的立場,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對當代中國文壇和安徽本土作家作品進行了廣泛掃描和細緻觀察,力求多角度、多層次地揭示出新世紀以來中國文學張揚個體精神、抒寫底層情懷、尋找理想詩意、重建精神信仰的内在特性和獨特價值,切實踐行了“在場”“對話”“求真”的批評觀念和方法。我一直認為,批評家要有自己的社會理想和文學理想,要有自己的批評路徑和專業技巧,才能抵達文學批評的理想境界。為此,我力求對正在發生的當代文學始終保持自己的閱讀和思考,堅持以“文學”為本體的批評,把批評當作一種寫作,一種創造,一種介入當下文學實踐和社會現實的個人言說方式,這也使我獲得了與純粹的文學理論和美學研究所不同的樂趣。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江飛,男,1981年生,安徽桐城人,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美學與文藝評論研究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複旦大學通路學者,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南方文壇》“今日批評家”。出版《文學性: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研究》《朱光潛盡性全人教育思想》《紙上還鄉》《何處還鄉》等著作5部。

張象《黃昏鳥》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短篇小說|《上海文學》2021年第3期

黃昏和鳥的意象被人寫過許多次,但黃昏鳥不是黃昏和鳥,而是生活在白垩紀始新世的遠古鳥類。黃昏鳥有一個上天夢,卻苦練飛翔未果,最後被逼到絕境,才發現自己的天賦在别處。史書上說黃昏鳥早已滅絕,但它真的滅絕了嗎?夢想和現實的鴻溝,古已有之,且在未來也将持續存在,人類的偉大不在于能消滅鴻溝,而在于雖然認識到有鴻溝,仍能與之和平共處。《黃昏鳥》2021年3月在《上海文學》發表後,獲得日本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翻譯邀約。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張象,1984年生于山西,山西文學院第七屆簽約作家。小說發表于《上海文學》《青年文學》《都市》《青春》等刊,出版有《一混五六年》《你高興就好》。

冷江《老河口》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散文 |《散文選刊》(原創版)2021年第2期

《老河口》是我2021年創作的一篇比較長篇幅的散文,全文有一萬三千六百多字,在《散文選刊》(原創版)發表後,年底榮獲了第30屆孫犁散文獎。這篇散文與我此前創作的文化大散文《西山漫記》和《池州閑筆》不同,不再聚焦于文化地理意義上的思想溯源,而是用小說的結構以及小說慣用的寫人物和故事的技法來寫散文,類似非虛構,但又确确實實是長篇叙事散文。這種寫法的好處在于,可以充分展開人物所生存的時空,圍繞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以及草根人性的突圍,更有穿透力地去展現一個或者幾個時代下的人的命運沉浮。這裡有生活本身所泛化的底層人性的覺醒,也有曆史地理坐标輝映下的民族的精神畫像。文中的兩條主線分别代表了城鄉二進制沖突下的人性突圍之路。一條是六子從鄉村向城市的突圍,一條是“我”從混沌向清冽的突圍。兩條主線,兩個人物都毫無例外地選擇了“老河口”這個萬重山中的千年古鎮做背景,靜靜的秋浦河奔騰不息,流向長江、流向大海。古鎮在時光中泯滅,古鎮也在時光中重生。這篇非虛構式的長篇叙事散文,是我在小說和散文兩種不同文體之間的一種新的挑戰,也是在人物和人性之間的一種新的平衡。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冷江,安徽池州人,現工作定居北京,北京市作協會員,老舍文學院第四期基層作家班學員。小說、散文散見于《北京文學》、《散文選刊》、《安徽文學》、《草原》、《鴨綠江》、《西部》等,有作品入選多個選本。曾獲第29屆梁斌小說獎、第30屆孫犁散文獎以及“2018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十佳新銳作家”等,出版有小說集《永遠的花朵》。

王選《最後一個村莊》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小說集|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年6月

《最後一個村莊》于2021年6月,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用二十八個故事,講述了西秦嶺山脈中一個叫麥村的小村莊,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至二十一世紀前十年期間,一戶戶人家在村子裡漸次消失的故事。同時,也描繪出了39幅鄉村群體衆生相。在麥村,這二十多戶人家,或因搬遷,或因事故,或因病亡,或因失蹤等,最終以不同的方式彌散在了大地之上,成為了一段回憶,一律鄉愁。這本書,看似獨立成篇,卻又完整統一,有短篇架構,也有長篇氣象。雖隻書寫了一個普通村莊的日常和黃昏,卻是中國鄉土大地上萬千村莊的橫切面和斷代史。該書出版後,入選鳳凰文藝十大好書、文學好書榜等多種榜單,并被央視《讀書》欄目進行推薦。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王選,1987年生,甘肅天水人,現居蘭州。出版有《南城根:一個中國城中村的背影》《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最後一個村莊》。曾獲人民文學新人獎、華語青年作家獎、敦煌文藝獎等,作品見于《中國作家》《天涯》《散文》《小說選刊》等。

巫宏振《河灣》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短篇小說|《文學港》2021年第4期

《河灣》講述了“我”與三位同學的國中畢業之旅,期間無意中發現我喜歡的男同學是一個棄嬰。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但隐瞞這個秘密,還向大家編撰謊言。而“我”卻在他爺爺那裡獲知了比那更加殘酷的真相,于是陷入了身世懷疑之中。該篇小說發生在我的虛構之地“大灣河右岸”,也是一個系列的比較重要的一篇。小說運用了現實與超現實的手法,結合了曆史與當下,對身份與記憶做了思考,對“計生”進行了一些反思,對生命做了一種探索與闡釋。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巫宏振,廣東英德人,生于1989年,小說散見《上海文學》《湖南文學》《福建文學》《廣州文藝》《山西文學》《香港文學》《文學港》《鴨綠江》《雨花》等刊。曾獲“第二屆廣州青年文學獎”。

楊永磊《我在暗處》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短篇小說|《青年作家》2021年第10期

我知道寫這篇小說需要巨大的勇氣,但我不得不寫。這等于把自己的傷疤揭開,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一個困擾我十幾年、在别人看來小得不能再小、在我看來大得不能再大的問題,一段最痛苦、最煎熬、最焦慮、最尴尬、最隐秘也最無奈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我曾做過多種嘗試,最終決定采用對話這種方式——在特定的人面前,我們往往會敞開心扉,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自己内心的真實感受。我迷戀那種不緊不慢、繁複綿密甚至是喃喃自語式的講述,是以,這篇小說裡的兩個人隻是平靜地講着各自的故事,不僅沒有任何哀傷和悲歎,反而在平靜中潛藏着一絲絲俏皮和诙諧。小說是虛構的藝術,雖然虛構了裡面大量的橋段,但内心深處“隐秘的角落”足夠敞亮。我喜歡這樣的形式、節奏和題材。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楊永磊,1988年生于河南平頂山,居北京。吉林大學文學碩士畢業,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小說、散文、評論見于《北京文學》《青年作家》《安徽文學》《莽原》《當代人》《延河》《綠洲》《作品與争鳴》《散文選刊》《南腔北調》等刊物。入圍首屆師陀小說獎、首屆(2019—2020)河南文學期刊獎特别獎。

葛小明《刀筆》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散文|《紅岩》2021年5期

《刀筆》的靈感來自于我與小侄女在學校對面的文具店對話,我們随意聊起了國中作文應該怎麼寫。想都沒想,我便指着貨架上陳列的形色各異的筆和一旁的鉛筆刀:這些都可以成為作文中很好的意象啊。她有些不可思議,這怎麼能寫成文章。于是我便與她約定,寫一篇關于刀筆的散文。從一根樹枝到一棵樹,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從一支鉛筆的誕生到被買走到遇到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刀。這是一個不斷突破與自我毀滅的過程,刀與筆的日常,也是人的日常。由物及人,不得不提一下在體制内艱難生存的小人物,他們是刀筆小吏,也是大千世界中的謹小慎微者。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葛小明,山東五蓮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協簽約作家。在《天涯》《人民文學》《鐘山》《散文選刊》等發表百萬餘字,入選各類年度選本30餘次,獲第五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散文獎、萬松浦文學獎、大地文學獎、全國打工文學獎、齊魯散文獎等多項,著有《集體失傳》。

傅淑青《《小山樓的夜》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散文|《延河》2021年第8期

那是兩年前的臘月,我像隻斷了翅膀的“囚鳥”,今天重複明天、永遠沒有驚喜的生活像個大牢籠,我的靈魂被一種無法形容的虛無緊緊包圍,我迫不及待想去吹遠方的風、去看異鄉的月,于是就有了這次短途遊。這些年,我獨自跑過很多地方,我經曆過迷路、坐錯車、被人跟蹤,可類似獨宿小山樓的經曆從未有過。文章或許有些許誇張,細枝末節有些虛構,但情感是無比真實的,文章的“主幹”也基本是真實的。青旅、老闆娘、畫家、7平米不隔音的破舊小房間、劣質薄棉被、漏風的窗戶、男女共用的衛生間、青旅内喧鬧的夜生活,甚至于那隻油光黑亮的肥貓,全都是真實存在的。從鎮江回來後,小山樓詭異的夜晚反反複複在我腦子裡出現。從入住小山樓到入睡,隻有短短五、六個小時。如何把這五六個小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成一篇文章?千字文我覺得浪費素材,無法太細緻地描寫刻畫,太長又怕内容不夠飽滿,下筆時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會寫什麼樣、能寫多少字。從看到小山樓的激動到最初的失望,再從失望想到逃離,我運用了大量細節和心理描寫,抽絲剝繭、層層推進。這篇文章非傳統意義上的遊記,我想表達的,無非就是人陷在某種困境中的無力感。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傅淑青,1993年10月生于浙江浦江,供職于杭州市警察局交警支隊政治處。現為浙江省作協會員、金華市青年作協副主席、浦江縣作協理事,多家報刊專欄作家,入選省作協“新荷計劃”人才庫,已在《江南》《散文百家》《延河》《文學港》《歲月》《牡丹》《延安文學》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50餘萬字。

尚啟元《大門戶》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長篇小說|中國言實出版社 2020年7月

長篇小說《大門戶》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小說,小說在塑造内涵豐富、意向高大的人物形象,也連通了民族精神的血脈,進而喚醒了廣大讀者的民族意識,在博大精深、曆史悠久的中國文化體系中,真實還原中國商人的發展曆史,立體塑造故事經典人物形象。

2021“天涯·文學的自證”|青年作家自薦榜·三

尚啟元,1990年出生于山東,中國作協會員、編劇、導演,擔任多家雜志專欄作家,多次獲文學藝術大獎,出版散文随筆集:《在路途中,遇見愛情》《牽我雙手,傾世溫柔》《但願,時光如初見》《你若不傷,歲月無恙》,出版長篇小說:《芙蓉街》《帝國寶藏》等,著有網絡長篇小說:《微風吹拂過的時光》《刺繡》《長安盛宴》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