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9月18日,在濟南城外圍連綿起伏的槍炮聲中,第2綏靖區司令王耀武終于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援軍。為此,他留下參謀長羅辛理在司令部代理指揮,自己親自趕往西郊機場迎接,因為此番來援的部隊,正是他昔日擔任師長、軍長的老部隊——整編74師,盡管該師系在孟良崮戰役被殲滅後又在蚌埠重建,早已物是人非,沒有多少昔日的老相識了,但心中這份感情仍在,更何況解放軍攻城在即,也迫切需要這支生力軍振奮士氣、穩定局面。
▲整編74師軍旗
再三懇求調來74師
為了調這支部隊前來增援,王耀武可謂費盡心力。早在今年夏天,他就向前來視察防務的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再三懇求,聲稱:“在目前共軍力量漸漸增強的形勢下,要想守住濟南,必須調整編74師來加強兵力。”随後,王耀武又親自飛到徐州、南京,面見“剿總”司令劉峙和蔣介石,當面請求盡快增調援兵。9月16日,眼看解放軍攻城的炮聲已經響起,在蔣介石再三嚴令下,劉峙終于準許将整編74師空運濟南。
看着機場跑道上一架接一架起降的運輸機,王耀武心中的石頭稍稍落地。也難怪他如此心急,其麾下雖号稱有11萬雄兵,但其中的主力第96軍吳化文部系抗戰時期的僞軍改編;整編第2師晏子風部系山東省保安部隊改編;整編73師此前在萊蕪戰役中被全殲,剛剛由淄博地方武裝擴編而來,剩下的基本都是保安旅等烏合之衆,基本都難堪大用,迫切需要整編74師這樣的骨幹力量。
▲濟南戰役形勢圖
7個連全部都是徒手連
可惜,接下來看到的一幕幕讓王耀武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徹底破滅。走下飛機列隊的援軍滿打滿算僅有7個步兵連千餘人,而且全都赤手空拳,連最起碼的輕武器和随身彈藥都沒有帶。經過詢問才知道,劉峙這個視軍隊為升官本錢的家夥,以“先遣梯隊”的名義僅僅準許了74師58旅172團飛往濟南。同時,他以飛機超重為借口,在登機前要求所有官兵留下了随身的武器彈藥。
王耀武雖然怒不可遏,但也實在無可奈何,隻能讓這些吃手空拳的援軍先到辛莊軍械倉庫領取槍支彈藥,然後步伐整齊地開進濟南城。随後,城中報刊《華北新聞》馬上刊登消息,稱:“空運部隊己源源抵濟增援”。當然,新聞故意隐去了援軍的數量和裝備等實際情況,僅用“源源抵濟”的含混概念混淆視聽,但即便這樣的謊言也很快維持不下去了。
▲濟南戰役油畫
空援無望,濟南城解放
9月19日晚,駐守飛機場等西郊陣地的第96軍軍長吳化文,在多方争取下,率麾下3個旅約2萬人倒戈起義,并迅速撤離戰場,将陣地全部轉交華東野戰軍攻城部隊。至此,濟南守将的空中通道徹底關閉,王耀武期盼的下一梯隊援軍徹底沒有希望了。
1948年9月24日晚,華東野戰軍各路攻城部隊在濟南城區會師,濟南城内11萬守軍除2萬餘人戰場起義外,其餘全部被殲滅。王耀武見勢不妙,化妝逃出了濟南,但逃至壽光縣境内時,被解放區嚴密設防的地方武裝俘獲。
▲濟南守将、第2綏靖區司令王耀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讀萬卷書破萬仞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