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行業是非常特殊的行業,它是真正從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行業,在發展的程序中經曆了無數次大降價、大整合、大洗牌。甚至在殘酷的競争也把國際巨頭基本逐出市場,國内的品牌也在中間落沒了很多家。活下來的企業都是具備狼性的,競争非常激烈。

進入2021年,在原材料成本上漲和疫情局部爆發等因素的影響下市場持續低迷,以存量市場為主要銷售來源的家電行業市場經營規模下降,同時由于融資成本高,影響家電行業企業利潤。2021年前三季度報先後出爐,下滑不出意外地成為主旋律,而重壓下曾經的老大哥格力電器業績下滑幅度最大。
從2020年12月開始,格力股價從67.01元/股,接連下跌至39.05元/股。市值蒸發近2000億,被老對手美的遠遠甩在身後,目前格力的市值為2310億元,已不到美的的一半。從暴跌的股價和市值的大幅縮水等直覺資料可以看出,格力已被美的趕超,格力26年“霸主地位”不再。
一、對比近三年财報,格力能否翻盤美的?
在2020年之前,格力一直穩坐行業老大的寶座,業績遙遙領先,2019年在空調市場中的占比高達了38%。然而這一輝煌戰績在2020年中斷,到了2020年,格力第一的位置被美的搶走。甚至在格力主攻空調,美的走多元化産品線路的情況下,美的依然在空調領域占據首位。2020年,格力旗下的空調業務營收達1178.82億元,美的空調營收則達到了1212.15億元。
到了2021年,格力行業老大的位置再度被搶走。2021年10月底,格力、美的、海爾先後釋出三季度财報。從營收資料來看,格力和海爾前三季度應收和淨利均出現下滑,隻有美的逆勢生長,維持了業績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僅是前三季度,格力在營收和淨利方面與美的的差距就已經超過2020年全年二者之間的差距。由此可以推測,2021年全年,美的、格力之間業績的差距有可能進一步拉大。如何奮起直追逆風翻盤,成為格力目前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從分産品資料來看,2019年,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營收占比是69.99%,2020年上升至70.08%。而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空調業務實作營收671.94億元,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3.79%。但生活電器、智能裝備及其他主營業務,均遭遇不同程度的營收下滑。雖然格力一直追求與探索多元化,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空調闆塊依然是核心支撐。
(資料來源:格力2021年半年度報告)
相比而言,今年上半年美的分産品營收資料相對均衡,暖通空調、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分别占比43.96%、37.38%、7.30%,這與美的一直以來的全品類路線有關。
總體來看,美的和格力的發展路線不同,美的走的是多品類家電共同發展的模式,思路是打造全生态鍊産品,格力專注空調,對于産品生産追求精益求精。
(資料來源:美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
從“應收應付”和“預付預收”資料來看,美的和格力都有大量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2020年,格力電器除了87.38億元的應收賬款外,當期還有209.73億元的應收款項融資。美的集團,2020年應收賬款229.78億元,還有139.01億元的應收款項融資。
(資料來源:格力2020年年度報告)
此外,從“(應付+預收)-(應收+預付)”這一名額來看,美的一直以來占用上下遊公司資金的能力較強,行業統治地位明顯。而格力波動更大,受行業周期影響明顯。
(資料來源:美的2020年年度報告)
二、家電巨頭紛紛入局供應鍊金融
面對市場競争和大環境壓力下,家電巨頭紛紛通過産業鍊金融業務的手段來對沖空調業萎靡的沖擊。美的、格力的供應鍊金融布局已久,并已延伸至其供應鍊上下,意在打造更具活力的價值鍊、産業鍊。
和其他金融機構相比,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這種核心企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全産業鍊為供應鍊金融提供需求支撐。以格力為例,格力是一家集研發、生産、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際化家電企業,擁有格力、TOSOT、景鴻等品牌,覆寫了從上遊零部件生産到下遊廢棄産品回收的全産業鍊條。作為核心企業,通過主導供應鍊金融,将上下遊中小企業與自己牢牢綁在一起,建立一種互利共赢的供應鍊生态系統,逐漸走上産融結合的道路。
另一方面,真實完整交易資料有利于供應鍊金融風控。和其他金融機構相比,美的和格力的财務公司将信貸管理系統與供應鍊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實施對接,掌握了供應鍊上的資訊流、貨物流、資金流的全部資訊,并能實時查詢供應商和經銷商的認證、考核、績效、供貨比例、合同、訂單、應計負債、應收賬款等資訊。進而有效控制供應鍊金融風險。
實際上,供應鍊金融也确實能夠帶動資金流轉和供應鍊上下遊發展。對于供應鍊上遊供應商來說,解決弱勢供應商融資難的問題,同時供應商資金充足還有助于確定配件供應。對下遊經銷商來說,充足的資金供給有助于其在區域内形成相對競争優勢,鞏固和擴大市場佔有率,這恰恰适合空調行業三四級市場。
對美的、格力這樣的優勢品牌家電核心企業,不僅可以對上遊供應商延長應付賬款,對下遊經銷商加大預付款要求或讓經銷商加大壓貨量,無形之中自己擁有了大量的現金流。還可以通過為鍊上企業提供供應鍊金融服務賺取利息和服務費。
三、供應鍊金融:格力VS美的
格力的供應鍊金融布局主要是旗下的财務公司,格力财務公司是一家有20年曆史的“老牌”财務公司,該公司2014年8月開展供應鍊金融試點以來,将公司業務延伸到與集團企業成員有長期交易往來的上下遊中小企業,介入供應鍊金融領域。對上遊非成員機關的“一頭在外”的票據貼現業務和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對下遊經銷商的建店融資等金融增值服務也逐漸有序推進。
此外,掌鍊小編通過愛企查發現,格力旗下還擁有河南豫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珠海橫琴格力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兩家金融公司,後者的法定代表人為董明珠。
從格力的供應鍊金融産品來看,對下遊經銷商提供庫存、應收款抵押融資産品,解決弱勢經銷商融資難的問題。對上遊供應商提供應收款、抵質押融資産品。
美的集團同樣通過其财務公司以及保理公司布局供應鍊金融,除此之外,還有家間接控股的小額貸款公司也參與供應鍊金融服務環節。
從美的的供應鍊金融産品來看,面向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票據池融資、抵質押融資産品,面向經銷商提供風險共擔、差額退款、存貨質押、訂單融資産品。
1.格力:供應鍊金融專業化産品布局
就格力供應鍊金融布局來說,格力供應鍊金融産品主要針對核心供應鍊上的企業,産品結構較單一。這或許是出于董明珠一直以來的實業本位思維,自然也無可厚非。格力一直堅持技術為王,着力打造産品優勢。是以,格力緻力于通過為供應鍊金融為核心供應鍊注入活力,實作鍊上企業高品質生産,保證配件供應,實踐精益生産。
2.美的:供應鍊金融多元化産品布局
而美的的供應鍊金融布局和格力有所不同,在傳統供應鍊金融和網際網路供應鍊金融方面都有深度介入。從供應鍊金融産品來看,品種相對豐富。與格力走技術突破路線不同,美的集團靠的是全品類優勢,提供一站式高品質家庭生活的解決方案。是以,美的意在借助供應鍊金融穩定本土管道網絡,實作一、二級市場全覆寫,三、四級市場覆寫率達95%以上。同時,憑借自身遍布世界各大區的生産基地,在海外新興市場搶占管道資源。
企業發展到底是專業化還是多元化,一直存在争議。如果能在堅守主業的基礎之上抓住更多的發展機會,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就供應鍊金融布局來講,到底選擇何種方式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合理的供應鍊金融布局能在産業鍊競争中拔得頭籌,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能否找到與自身适配的供應鍊金融發展路徑,是未來格力和美的競争的關鍵。
(作者:楊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