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是靠什麼排名的?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唐太宗時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類似由國家授予的榮譽稱号。能夠進入這個名單,把畫像挂在淩煙閣上,不僅僅是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保證”。

隻要不謀反、不犯十惡不赦的大罪,這個家族的數十代富貴是完全有保證的。秦瓊在二十四功臣裡排到最後,許多人為他鳴不平。那麼,唐太宗在确定名單時,到底考慮了哪些因素呢?

這些功臣背後所代表的勢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世民是一個相當高明的政治家,他建這個淩煙閣的目的,是有着深遠的考慮的,要平衡各方面的勢力,要分個親疏遠近,要有個輕重大小。

但無論如何,能夠入選的人裡面,任何一個人背後都有着一個利益集團,他們與大唐聯為一體、根深蒂固,李世民不可能不把這個放在首位。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是靠什麼排名的?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這二十四人中,長孫無忌、柴紹、長孫順德、高士廉、劉弘基等,要麼是李世民家的親戚,要麼是關隴集團的老牌貴族,很早就追随李淵,秦瓊的資曆是沒法比的。

第二類是軍方的代表。李靖、徐世績、侯君集、段志玄、殷開山、屈突通等,在軍中威望極高,立下了汗馬功勞,軍功和在部隊中的影響力,秦瓊也沒法跟人家比。

第三類就是出謀劃策、名望極高的,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他們來自不同的利益集團,但他們極高的名望,在朝野間影響極大。

秦瓊在這三方面,都居于劣勢,排名最後沒啥奇怪的。

是否參與過“玄武門之變“是個重要參考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能夠登基為帝的最關鍵的一戰,此戰,他猝然發動,一舉擊殺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又逼着李淵退位,這才有了貞觀之治,才有了淩煙閣。

立下再大的功勞,也不如跟着一把手“做幹事”爬得快。能夠豁出身家性命跟着李世民造反,就是把寶全押在了上面,根本沒有回頭的可能,這才是李世民能夠完全依賴的鐵杆心腹啊!

例如尉遲敬德,李世民一下令,他什麼都敢幹!一箭射死了李元吉!他這輩子,就算完全賣給李世民了。再比如長孫無忌等,成天慫恿李世民“痛下決心”!李世民登基後,當然會有回報了。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是靠什麼排名的?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秦瓊在幹什麼?秦瓊在保持中立。秦瓊既感念李淵的知遇之恩,又懷有自己的心思,雖然後來倒向了李世民,但是人家心裡的地位哪能跟赤膊上陣參加“玄武門之變”的衆人相比?

長孫無忌為何排名第一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排名第一是衆望所歸,朝野衆人都十分認同,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從功勞上來講,他是李世民登基最大的功臣,一直在幕後策劃,李世民登基之後,唐朝内憂外患,民生凋零、國力弱小,長孫無忌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李世民最為倚重在大臣。

從資曆上來講,長孫無忌很早就與李世民相識,從此便一直追随他,無論環境多麼困苦、情勢多麼危急,始終不離不棄,既是患難之交、又是生死之交,還是布衣之交。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順序,還與這二十四人的官職、爵位、品級有關。長孫無忌是趙國公,授司徒,滿朝之中無人可比。更何況,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世民與長孫皇後感情非常好,當然不能虧待長孫無忌了。

長孫無忌排名第一,理所當然。

之是以有人對秦瓊排名最後提出異議,更多的是受演義小說的影響,因為在評書中,秦瓊秦叔寶實在是太出名了!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是靠什麼排名的?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但是要論實際的功績,秦瓊在将帥如雲、猛人輩出的初唐,并不是太冒尖,尤其是他後期因為傷病的原因早早退出“現役”養病,更是拉了後腿。就好比《亮劍》中李雲龍因為負傷,在野戰醫院養傷,再也沒有參加過大的戰役,影響了授銜。

淩煙閣的排名很重要,但更讓人動容的,是李世民的容人之量。曆代君主,在登基之後,兔死狗烹,對開國功臣大肆殺害,基本上成了封建王朝的魔咒!隻有唐宋東漢,對功臣優容有加。

苟富貴,勿相忘。說來容易,做來難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