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三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閥混戰時代,而在這英雄并起的時代,諸葛亮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諸葛亮幾乎是中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曆史人物,且不說《三國演義》是否太過誇大諸葛亮的神通廣大,以及是否強行将他人的功勞加到他的身上,就單單隻是真正屬于諸葛亮功勞的那些事情,就已經足夠證明諸葛亮的能力了。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軍事,當年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了山,就一直跟着劉備,在劉備身邊為其出謀劃策,為蜀漢集團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正式稱帝,建立了蜀漢帝國之後,諸葛亮也正式當上了一國的宰相,繼續為蜀漢的大業而奮鬥。而諸葛亮除了是蜀漢的宰相之外,還是偉大的軍事家和發明家。縱觀諸葛亮這一生發明的孔明燈和其他一些武器,以及指揮打赢的各場戰役,都充分說明了諸葛亮的能力有多強。

除此之外,諸葛亮還是一位通曉五行術的大拿,他在臨死前,就叮囑身邊人,要在他屍體旁放置幾盞油燈,定住天上的星宿,以便欺騙其他勢力中精通五行之術的能人,最後成功讓敵對勢力沒有及時發覺自己已經死亡,為蜀漢軍隊的撤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諸葛亮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還是一位非常忠君的人臣。他在劉備死後,一人獨掌軍政大權,卻沒有任何反叛的意思,而是為了完成先帝的遺願,不惜讓自己累得吐血,也要堅持北伐大業,盡管最後失敗告終,自己也在路上病死。除了上述的事情之外,諸葛亮還做過一件非常令人歎服的事情,更讓人感到他是一位精通天命的能人。他曾經預言過十六字真言——二火出新,有人越此,兩士争衡,不久自死, 并将這句話刻在了石碑之上。當時身邊人不明白其中道理,諸葛亮也隻是說到以後就會知曉的,這像極了《風雲》裡知曉天機卻不能洩露的泥菩薩,其神通廣大,令人歎服。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諸葛亮最後死在了五丈原。雖然諸葛亮已死,也代表着蜀漢集團的老一輩人基本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命數基本完結,但是司馬家族和蜀漢集團的鬥争并沒有是以就結束。諸葛亮的死,對于司馬昭來說是天大的好事,蜀漢集團被吞并,隻是時間早晚而已了。司馬昭之後派遣了大軍進攻蜀漢,想要一舉将蜀漢徹底擊潰。但是當時司馬昭派出的大軍中,有兩位旗鼓相當的大将鄧艾和鐘會,他們互相看不順眼,盡管一直在努力維持表面的和諧,但是暗地裡卻恨不得将對方殺之而後快。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此次司馬昭派他倆去打蜀漢,正是他倆建功的最佳時機,誰都不服誰,都想比對方快一步将蜀漢擊潰,将軍功獨攬。正是因為如此,雖然他們二人一起領隊,但是絕對不會合作。鄧艾先于鐘會一步想出奇招,率先抄小路,直接越過由姜維率領的蜀漢大軍的阻攔,繞到了蜀漢老巢成都面前。雖然劉禅也有所抵抗,但派出的部隊不久便被打敗。這位扶不起的阿鬥看到如此情形,竟然就立馬開城門投降了。而鄧艾在抄近道的過程中,就曾經看見過諸葛亮刻在石碑上的十六字真言,隻是當時沒看懂,也沒有放在心上,便匆匆而過。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鄧艾可謂是大獲全勝,打敗蜀漢的功勞卻被他一個人獨吞,真可謂是風光一時,讓鐘會非常難堪。而鐘會也深知,以二人的敵對關系,如果鄧艾這次被提拔,他的日子以後可就不好過了。是以,鐘會開始想方設法地要除掉鄧艾。鐘會想到的方法就是打小報告,還是以莫須有罪名打的小報告。這一招很小人,卻很有用。鐘會對司馬昭說,鄧艾成功攻打蜀漢之後,就已經開始心高氣傲了,甚至有想占領蜀漢,自立為王的想法。司馬昭聽了後自然惱火萬分,而且他也不想看到自己的手下功高蓋主,這樣日後必成禍患,于是便暗地裡授意鐘會,讓他除掉鄧艾。

鄧艾滅蜀後看見石碑刻有16字,并未在意,臨死前:諸葛亮神人也

鄧艾雖然厲害,但沒想到最狠的殺招是來自自己大學營的,且敵不過司馬昭和鐘會二人的合力進攻。鄧艾臨死之前突然想起當初看到的諸葛亮的十六字碑文,時間和人物都對上了,仿佛就是諸葛亮對他的警告。鄧艾悔恨不已,卻也無可奈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