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秦始皇的暴孽人格模式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老爸秦莊襄王英年暴斃,夫人趙姬三十歲守寡,正當如狼似虎的年齡,而趙姬之欲遠超凡人,耐不住寂寞,和呂不韋好上,看似少不更事的嬴政還尊稱呂不韋為“仲父”,其實嬴政早就把“仲父”和母親的勾搭看在眼裡。但他還沒親政,大權掌握在呂不韋手裡,他隻好睜眼閉眼,畢竟呂不韋是國相,和太後私通還是把握得十分得體,不損大秦顔面,但随着嬴政漸漸長大,呂不韋恐事情敗露,交出國政後相位不保還會株連九族。他将趙姬打包轉讓給了嫪毐,不幸懷上孽種,堂堂一國之母行苟且之事,一旦流傳天下,這還了得?隻好謊稱占了蔔,不得居宮,否則有難,帶着嫪毐離開鹹陽下住縣郡,日夜荒淫作樂,前後私生兩個兒子,嫪毐是小市井出身,小人得志不免猖狂,事情終于敗露了,原來天天侍候母親的太監居然是假閹割,還生出兩個野種來,大秦國體何在?嬴政大怒,将嫪毐千餘黨羽鏟除,嫪毐被滅九族。拔出蘿蔔帶出泥,嫪毐是呂不韋推薦給太後的假太監,白紙黑字的鐵證,呂不韋無顔面對嬴政和國人,飲毒酒身亡,秦國再無人和他分權。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0年的十年間,經過幾百年攢下雄厚實力的秦國掃平北方六國,大秦帝國崛起,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德過五帝,于是自立皇帝封号,所謂秦始皇稱謂是後人追稱的,因為他是第一代稱皇帝的人,是封建皇權最高權利稱謂的開山鼻祖。曆代的秦國國君,政治眼光隻在立足秦國,争霸中原,并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而嬴政因為年幼的殘缺成長環境,讓他嘗盡同等諸侯的诟病,這種刺激下成長的人格模式是報複心奇強的。滅趙國時,因為淫蕩的母親趙氏是趙國人而下令斬首趙國四十萬降兵。
中原六國殘局沒收拾好,秦始皇兵鋒已經指向大百越,當時的瑪瑙、珍珠、翡翠、金銀等象征貴族物品的東西都來至大百越地區,不統一他們就得跟他們做交易,付出昂貴代價。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使者前往百越中勸說歸降大秦,百越中的閩越、于越、瓯越、吳越、楊越,幹越等大部落首領紛紛率領部衆歸降,隻有南越和西越(今天兩廣地區)不歸降,使者仗着秦國的強大,對他們傲慢無禮,西瓯首領大怒,斬殺來使,激怒嬴政,公元前213年,嬴政命屠睢為大将率領五十萬大軍攻打西瓯(西越)和南越,曆史上統稱為百越戰争,百越泛指南方沿海的大部地區,涵蓋今天的江蘇上海到越南,百越地區當時是部落聯盟制,作為百越首善之區的兩廣地區,根本沒有号令百越天下的能力,他們各自為政,沒有集權的國家形态,還常常因為利益各部族互相攻伐,當時大百越還是半原始的刀耕火種社會,與戰争血水泡出來的中原形成斷崖式的差别。西瓯和南越軍彪悍,他們以逸待勞,穿梭在懸崖與叢林間如履平川,而秦軍士兵都是北方人,踏入悶熱潮濕又瘴氣籠罩的嶺南就瘟疫流行,死傷無數,戰鬥力銳減,西瓯軍利用有利地形和秦軍展開偷襲戰,伏擊戰。西瓯軍戰略物資就地取材,而勞師遠征秦軍糧草辎重主要靠馬隊走山路,補給線漫長。秦始皇第一次百越戰争耗時五年,三十餘萬秦兵命喪西瓯大地,大将屠睢也被伏擊身亡,秦軍殘兵敗将隻好退守百越邊界對峙,這一戰,西瓯和南越聯軍損兵也近二十萬,當時兩廣地區人口也就六七十萬左右。戰争讓百姓不堪重負,民不聊生,而中原人口繁榮,這為秦始皇二次百越戰争滅了百越提供了條件。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派史祿鑿開靈渠,引湘江和漓江通航,運河開通,秦軍後勤得到及時補給,秦始皇再次揮五十萬兵力攻打百越,這一次,百越不戰而降,後來秦始皇派四十萬秦國陣亡将士的寡婦與百越青壯男丁結婚,而二十萬未婚的秦軍将士也留了下來,娶了百越陣亡将士的寡婦為妻。這就是今天兩廣地區的語言如此特别的原因,這種是華夏語言和百越方言結合衍生出來的文化,個人認為,論古越幸存的土著民族,當今的壯族和侗族最有發言權,他們自稱“布越”翻譯就是越人的意思,而當今的壯人學粵語是很輕易的,無師自通,很多詞彙是共同的,越人還包括今天的越南、寮國、緬甸、高棉、泰國等地方,因為他們的語言百分之八十和壯語同軌,越南在嘉慶年間朝貢清朝時還要求改名叫南越,要知道,南越是漢朝對兩廣地區和越南的泛稱,而自漢朝以來,曆代皇帝和學者也認同這一觀點,嘉慶皇帝想了個折中的名,賜給他們“越南”國稱,意思是越之南邊,而到現在,越南一直認為兩廣地區是越南領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揚言收複廣西,到南甯過春節。
如果秦始皇統一越南失敗,那今天兩廣地區不在大中華版圖内,也沒有所謂的民族融合後改籍為漢,而且兩廣地區隻能跟越南抱團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