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1月5日,2021中國濟南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主題論壇“跨代影人對話:當下的力量”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舉行。
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用年輕的創作生态,與熱情的濟南市民,在這個冬日共同建立起心照不宣的默契。正如中國基金會副理事長姜濤先生所說:“冬日水冷卻影響不了我們熱愛電影的炙熱之心”,熱情的濟南,讓電影與城市、與青年創作者、與生活的距離變得更加親近。

山東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于海豐女士在緻辭中指出:“高峰會自2019年在濟南舉辦以來,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影人和原創作品”。今年的論壇再次落地濟南,在這裡,電影從來不是特定人群的狂歡,我們期待能與更多觀看者建構更為親密、自由的對話,共同闡釋影像與城市文化肌理的融合。
電影是時代的刻痕,每個時代都有着獨一無二的電波。當變化如風的時代來臨,對“當下”深切體察顯得意義非凡,本次論壇邀請到“第四代”導演陸小雅、“第五代”導演夏鋼,和新生代青年導演殷若昕、曹金玲。他們的電影創作并不拘于年份作為創作依據,而是選擇對所處時代的深切體察,從現實中來,到創作中去。他們在此次高峰會的主題論壇上分享了題材與選擇,個人與時代的力量。
第四代:“當下”源于堅持和自信
80歲高齡的導演陸小雅至今仍活躍于電影創作前線,維持着對電影原初的熱情。她認為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是一個神奇的年代,拍了五部電影,都是反應那個年代的,其中文學改編的電影《熱戀》成功塑造了80年代之下遷徙的一代,一群想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不惜從各地走到南方,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應保有一個自由的心靈和獨立的思想。
電影《法庭内外》的主題在80年代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是陸小雅導演在經曆許多波瀾和挫折後對于當時法治的一種反思,盡管影片在攝制過程中遇到一些阻礙,但陸小雅選擇堅守,她認為創作者對當下的了解、對現實的了解需要堅持和自信。
第五代:“當下”源于親身體驗
在被嘉賓主持藤井樹問及什麼是自己的創作來源時,導演夏鋼更多是從親身體驗,這種體驗有時又會擴充至身邊的朋友和對社會的某種觀察。對外面世界的憧憬與向往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代産物,他的代表作《大撒把》選擇講述改革開放後,面對“出國潮”時年輕人的情感流向。
在電影《大撒把》中,演員葛優和徐帆演繹了兩個因為各自的配偶出國、他們被迫留下的人。影片創作的時期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出現的,第一波出國潮。
夏鋼導演觀察到,自己的親戚、身邊的朋友的家人都有出國,或者正在準備出國,而選擇出國所帶來的的一系列問題,讓他看到了一個因為出國前簽證關系的複雜原因導緻很多配偶、戀人被迫分離,對比新千年後,疫情之前成長的這一代人裡,他們的出行更為便利,《大撒把》具有一定的時代獨特性。片中的台詞充滿老百姓生活的智慧,京派的語言,包括兩個孤獨的人急需交流和碰撞,但暧昧而又克制的關系,這種表達方式,兼具時代穿透力。
新生代:“當下”是殊途同歸
在與主持人藤井樹的對談中,我們了解到兩位新生代的青年導演的創作軌迹截然相反又異曲同工。出身自中央戲劇學院戲文專業的殷若昕,在正是進入電影行業之前,一直接受系統的戲劇學院派的理論教育,前期的沉下心來積累,某種意義上規避了行業内的一些浮躁氣息。從自編自導的電影《再見,少年》的個人經驗性的自我表達,到電影《我的姐姐》觸發2021年現象級的讨論女性生存困境的議題。
藤井樹觀察到,電影中姐姐與姑媽的形象,兩代的女性,在她們的自我和責任,在面對世俗的力量中不停地被要求做出選擇。殷若昕從中國式的家庭中精準發現了姐弟關系的某種困境。藤井樹認為,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将電影中人物的命運,與當下人們的普遍情感無縫嫁接,用一種情感上的濃縮去折射更多人的情感,是電影《我的姐姐》做的到位的地方。
而青年導演曹金玲則是非科班的“野生”創作者,在拍攝《莫爾道嘎》之前,做過十年的警察,大學所學的專業是經濟。盡管如此,這些經曆卻一定程度上積累了豐富她的生活經驗。當意識到自己有想寫作傾訴的欲望後,曹金玲進入中戲系統學習理論,再出國學習電影實踐創作。電影《武漢日夜》則是用紀錄片的類型記錄了當下這場疫情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當下的力量:現實主義是一種創作态度
一如陸小雅導演改編自鐵凝小說《沒有鈕扣的紅襯衫》的《紅衣少女》一樣,一部好的電影,一個優秀的電影人物,可以容納幾代人的烙印,女主角安然身上融合了很多人的理想,做事情的理想主義,有些道德潔癖式的堅持,尤其是陸小雅對于原小說結尾的改編,更是能讓觀衆跟随安然的内心,由内向外的産生對某種生活風氣俗化後的疑惑。将每個時代的年輕人的内心的成長路徑描摹地入木三分。
主持人藤井樹評價夏鋼導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開啟對兩性關系極緻思考的先例,影片具有它所處時代的開拓性。夏鋼回憶創作的初衷時表示,他感受到在剛改革開放後,隐藏在年輕人内心身處的混亂感,過往價值觀的被沖擊,一種虛無的手足無措,是他在閱讀王朔原著小說時感受到的情感共鳴,進而用電影講述了一個充滿悖論性的理想愛情。
在被問到如何書寫時代的現實主義的故事,陸小雅導演認為我們要去關心身邊的人,夏鋼導演回答應該關注人們内心的痛苦,殷若昕認為創作者需要打開自己的五感随時感受世界和人,曹金玲則是化用畢希納的台詞,每個人都是一座深淵,需要創作者們用自己的情感去深切的體驗和表達。
閃電新聞記者 張聰 叢潤祺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