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戰昆侖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39年冬,從"九一八事變"算起,中國的抗戰已經進入到了第九個年頭。在這一年裡,中國的沿海地區已經大部分淪喪于敵手,僅剩下由滇緬和滇越公路兩條國際交通線輸送來的微薄物資,支撐着渝府在正面戰場上和日寇維持着一個對峙局勢。

但是,就是在這樣一種不利的态勢下,為了盡快結束在中國戰場的作戰,侵華日軍大學營又策劃了進攻海南和廣東欽州灣,以達到切斷滇越公路,削弱中國軍事實力的作戰。

1939年11月,在海空軍協助下,日軍以兩個師團外加一個台灣旅團的登陸部隊攻占海南,而後又進一步在欽州灣登陸,一路向北,直撲當時的廣西省會南甯。

血戰昆侖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南甯守備部隊在經過外圍的短暫抵抗後,旋即撤離,導緻南甯方面日寇未經苦戰,便輕松占領城市。占領南甯後的日軍繼續分頭進擊,其中日寇第五師團的第21聯隊與部分炮兵、騎兵部隊占領了南甯以北的高峰隘和昆侖關(12月4日被占領)。由于昆侖關地處西南國際交通線的咽喉位置,日軍此舉,無異于掐住了中國接受外來援助和購買國際軍火等物資的輸血管。

形勢瞬間變得嚴峻起來,當時,中國軍隊主力正在兩湖戰場與日寇血戰,渝府方面得知廣西戰事不利的消息後,十分吃驚,忙調當時的徐庭瑤第38集團軍等趕往馳援,力圖驅逐日寇,恢複交通線的暢通。而身為桂林行營主任的白崇禧,也壓力倍增,在援軍先後抵達賓陽附近的鼓舞下,他決定以杜聿明的第五軍榮譽第一師為主攻部隊,從正面進攻奪回昆侖關。

血戰昆侖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昆侖關之戰出動了戰車部隊)

徐庭瑤下轄的杜聿明的第五軍,是當時重慶政權下轄作戰部隊之中機械化程度最高,老兵最多,戰鬥力相對較強的部隊。所謂救兵如救火,第五軍的榮譽第一師得到指令後,立即集中戰車和榴彈炮部隊,掩護步兵突擊日軍的防禦陣地。而新編第二十二師則攻打五塘等處,牽制住日軍對昆侖關的回援。

此時的昆侖關方面日軍兵力單薄,擁有完整建制的隻有一個步兵聯隊和一個騎兵聯隊,由于日寇輕視渝府方面的反攻能力,是以在占領南甯和周邊地區後不久,便分兵去攻打鎮南關和廣東的餘漢謀部等。當南甯的日軍得到昆侖關被圍困的消息後,竟然一時無兵可派,隻得以航空隊轟炸我軍,試圖遲滞榮譽第一師的進攻速度。但是,中方志在必得,不顧犧牲,經過一天苦戰後奪回了昆侖關主陣地。

昆侖關方向的中方部隊進攻得手後,正想鞏固陣地,結果日軍的反沖鋒卻開始了。昆侖關地處山地地帶,地形複雜,除了曲折的公路系統外,便是星羅棋布的山地要隘,其中許多與昆侖關主陣地形成了犄角之勢。是以,當昆侖關被我軍奪回後,收縮到附近陣地的日軍會迅速從多個方向拼命壓來,也就不難解釋了。

由于己方傷亡過大,後援不濟,昆侖關陣地旋又喪失,而防禦的日軍不但奪取了陣地,還得到了千餘名從南甯方向趕來的日軍增援。戰事一時之間陷入了僵持之中。負責正面進攻的榮譽第一師損失慘重,減員不小,杜聿明和鄭洞國等高層将領都很苦惱。

血戰昆侖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眼看昆侖關方面的作戰遲遲打不開局面,渝府與桂林行營連續施壓,要求前線作戰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關口,恢複交通線。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比較有經驗,他從前線将領那裡了解到進攻情況後,認為進攻部隊不應當分散使用,而應當選定幾個要隘同時突破,重在切斷南甯與昆侖關守軍的聯系,"關門打狗",孤立昆侖關敵人守軍,然後一舉擊破。

經過重新布置,正面進攻的部隊換成了邱清泉的新編第22師,而鄭洞國的榮譽第一師改負責從其他方向出擊,在中國軍隊組織的新一輪攻勢下,昆侖關周圍一度沉寂的高峰隘、仙女山、441、653等高地又殺聲震天,炮聲不斷。

血戰昆侖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日寇在之前的作戰中疲憊不堪,減員也很大,當發現對手又以泰山壓頂之勢攻來後,匆忙抵擋,日寇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擔心昆侖關口有失,親自指揮第42步兵聯隊反攻,結果被我軍彈片擊傷了腹部,疼痛之下失去知覺。晚上,日本軍醫試圖給他動手術取出彈片,這時候,數枚炮彈又落到了中村正雄所在房屋周圍爆炸,中村本來就負有重傷,又經這一吓,更加虛弱,在又驚又怕中掙紮了不到半天後斃命,他也成為了我軍在此戰中擊斃的日寇中軍銜最高者。

中村的死,給本就被饑餓和病痛折磨的殘餘日軍防守部隊蒙上了一層陰影。此時,中國軍隊已經在炮兵協助下分頭占領了昆侖關周圍的九塘等要隘,對昆侖關主陣地的敵軍形成了包圍之勢,南甯方面的日寇也無兵可調,隻能眼巴巴看着昆侖關守軍被殲滅。在12月30日,邱清泉新編第22師的65團通過連日來苦戰,肅清了外圍敵軍後,奮力攻入昆侖關内。經過慘烈的白刃戰,日寇殘部"玉碎",徹底玩完,中國軍隊再度克複了這座關口,西南國際交通線在經過近一個月的癱瘓後恢複通車。

血戰昆侖關:中國軍隊出動機械化主力,擊斃日寇旅團長中村正雄

昆侖關之戰,日寇傷亡五千餘人,而進攻的中國軍隊在出動機械化部隊的情況下,也付出了三倍多的傷亡。此後,日軍得知南甯方向攻勢受阻,又從其他戰場抽調援軍來反攻,這才又有了賓陽等地區的鏖戰。昆侖關之戰後,中日雙方在廣西境内又打了半年多的拉鋸戰,後因歐戰法國敗亡,日寇趁勢奪取法屬中南半島上的越南,敵人切斷滇越公路的目的已經達到,廣西境内的日軍為免再像昆侖關之戰那樣被分割包圍殲滅,方才撤出。廣西是以又度過了三年多平靜日子,直到1944年豫湘桂戰役的爆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