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台寺排”戰旗
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閱兵儀式上,有100面曾經曆經戰火洗禮的光榮戰旗接受檢閱,其中一面“雲台寺排”則是參加了魯南戰役的英雄部隊。
雲台寺勇立奇功
“雲台寺排”的建制,最早可追溯至濱海警備旅三團三營七連三排,他們的英雄故事,還要從魯南戰役前的阻擊戰開始講起……
抗日戰争勝利之後,國共兩黨本應團結一心,合作建國,重慶談判讓群眾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但所有的努力都未能避免内戰的全面爆發,國民黨于1946年6月開始,揚言半年内消滅共産黨,先後派出50萬軍隊進攻山東解放區。
1946年9月,國民黨軍隊自蘇北向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方向進攻。濱海警備旅所屬的三排在江蘇邳縣官湖附近的雲台寺(今江蘇省邳州市雲台寺)構築工事,進行阻擊。這裡離山東隻有十多公裡,是解放區的南大門,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雲台寺戰鬥打響之後,敵軍以一個連的兵力,在密集火力的掩護之下,向陣地猛撲過來。在離前沿隻有三十米遠之時,三排長指揮全排官兵一起将手榴彈投向敵人,頓時硝煙彌漫,塵土飛揚,被炸蒙的敵人死傷三十餘人,慌忙撤退。
不甘心失敗的敵人,又妄圖使用猛烈的炮火将三排的陣地摧毀,但三排官兵越戰越勇,依托掩體、坑道與敵頑強作戰。炮火之後敵人又先後四次發起猛攻,三排沉着應對,靈活運用戰法,成立了手榴彈組、機槍組、阻擊組實施打擊。所剩彈藥不多了,他們就從敵人屍體上收集槍支彈藥。
“雲台寺排”榮譽軍旗
經過一晝夜的激戰,三排像一顆鋼釘一樣,牢牢地釘死在陣地上,敵人始終未能前進一步。戰鬥之後,三排被華東軍區授予“雲台寺排”榮譽稱号。班長劉來臣因槍法過硬,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号。
授予劉來臣“一級戰鬥英雄”
大青山上戰旗紅
1946年11月,國民黨軍整編第二十六師,在第一快速縱隊的配合下,占領峄縣、棗莊之後,又向臨沂方向進攻。“雲台寺排”所屬的濱海警備旅三營七連,駐紮到趙鎛縣新興街(今蘭陵縣新興鎮西新興村),擔任阻擊敵軍進攻的任務。
新興街西邊是伏山口,由于此地處于兩山之間,村中間有當時連接配接臨沂與峄縣唯一的汽車公路,時任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葉飛憑借有利地形,已經與國民黨軍展開數日的“拉鋸式”争奪戰,雙方都付出了很大的傷亡。
急于求勝的國民黨軍,将快速縱隊的坦克、大炮全都派到了伏山口的戰場上,在重型裝備的掩護下,占領了伏山口。野戰軍被迫後撤,依托石城崮、尖山、大小青山的有利地形,繼續阻擊敵人。
七連負責在大青山正面阻擊敵人,配合山野一縱主力部隊作戰。敵人瘋狂進攻二十三天,也沒能前進一步。第二十四天,敵軍在飛機的掩護下,又利用坦克、榴彈炮向大青山發起猛攻。七連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仍然高喊“與陣地共存亡”的口号,與進攻的敵人拼刺刀,最後保住了陣地。
戰役勝利之後,七連150餘人隻剩下20餘人,三排七班因班長張彥喜作戰英勇,被命名為“張彥喜班”,一排二班,則被命名為“大青山班”。
英雄精神永傳承
魯南戰役之後,“雲台寺排”又先後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在濟南戰役中,他們擔任攻打商埠的任務,戰士們紛紛遞交請戰決心書。範福德、丁紹吉、張有财在決心書中寫道:“商埠戰鬥關系到濟南戰役全局的成敗,為了拿下商埠,我們決不怕流血犧牲!”因商埠街頭碉堡火力兇猛,他們三人利用壕溝,靈活地避開了敵人的火力,然後兩人作掩護,一人用炸藥包炸毀了街頭的碉堡。戰後,三人被九師黨委評為“無敵三勇士”。
“無敵三勇士”錦旗
全國解放之後,該部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歸國之後駐守東北邊疆,但他們的英雄精神一直傳承,被譽為先鋒中的先鋒,尖刀上的刀尖。特别是1987年,在撲滅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時,“雲台寺排”在缺少大鋸、斧頭的前提下,僅憑手中的鐵鍬,開僻出隔離帶,展現出和平時期官兵堅決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軍人本色。
圖檔來源:第七十八集團軍“北疆衛士”
精彩不錯過
作者:陳印政
微遊棗莊 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