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家的老物件

有一天,外婆在家裡翻箱倒櫃,終于找出來了一個袋子,還會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咦,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外婆神神秘秘地朝我笑了笑:“劉昊,裡面有寶貝呢。”我立刻湊了上去,快速打開袋子一看:“啊,原來就是一些硬币大小的破銅爛鐵,有什麼稀奇的!”外婆看我這麼不屑一顧,攔住我要走的腳步:“你再仔細看看,上面都寫些什麼。”我拿出幾個,朝着亮光舉着,仔細看看有啥奧妙。

這些小鐵片都是是黃褐色,外形圓圓的,中間有一個正方形的小洞,洞的周圍刻着四個大字,有些鏽迹斑斑已經模糊不清,還有些勉強能辨認,有的寫着“開元通寶”,有的是“乾元重寶”,有的是“康熙通寶”“乾隆通寶”。我不由奇怪,這些破破爛爛的小鐵片,不會就是博物館裡展示的古錢币吧?為什麼上面的字有些模糊,有些很清楚呢,是因為太老了嗎?這些古錢币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外婆告訴我,這些是外公當年在挖沙船上工作,不經意從長江底下連着沙石一塊挖上來的。經過了千年的江水沖刷,錢币已經破舊,但外公還是當做寶貝珍藏起來。

我忍不住去問“小度”,原來開元通寶是唐代的開國錢币,為整治當時混亂的币制而鑄造的,最初的“開元通寶”還是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呢!我手裡拿着兩枚錢币背面都是沒有文字,正面的“元”字第一筆唐朝不同時期也不一樣。我手裡拿着可能是唐高祖、唐高宗時期的錢币,距今時間有的短、有的長,寶的“貝”内中間兩橫也是有長有短。百度告訴我,初唐的錢币正面的錢文相對較短,盛唐的字型變長,通過字形可以辨識1300多年的曆史的,果然是寶物啊!而乾元重寶也是唐朝鑄造錢币,面值大于開元通寶,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還有康熙的、乾隆年代的錢币……

我不由好奇,千年前發生了什麼故事,為什麼這些錢币埋藏在長江底下。我也想穿越,到古代看看,看看古人怎麼鑄造錢币的,看看大書法家的提筆,看看嶄新漂亮的古錢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