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家的老物件

這幾日天氣好,奶奶将鹹肉和鹹魚都架在陽台上晾着,曬的溫溫的。她有時也将自己晾在那兒,好讓身上有股陽光的味道。太陽将溫暖透過一方方玻璃窗送進來,我在一旁不講話,隻是靜靜的看着這幾塊鹹肉脫水變老,我有點不敢瞥見奶奶,因為我怕看着看着她也如這鹹肉般老了。

搬過幾次家,家中的老物件大抵都扔了。思索良久,想到奶奶的手藝自我出生以來便未變過,這或許也算得上是個老物件了。

那日早晨,我與爺爺正踞在沙發上看着那電視螢幕忽閃,紅,黃,藍,白,正當入迷之際,嘟嘟的剁肉聲便從廚房中傳出,多少擾了爺爺的興緻。我走進廚房,向内把門帶上,奶奶将震斜了的砧闆擺正了些,擡頭看我,我望着她笑了笑。她把切好的肉餡倒入一個大碗中,醬油,鹽,都按感覺加入。我望着她,隻覺神奇。她用一雙筷子繞圈攪動着肉餡以便入味,那雙如樹皮般蒼老的手極細又極長,關節處十分突出,這使得手顯得凹凸不平又蒼老了些許。

我留在那兒幫奶奶包餃子,奶奶拿出擀好的餃子皮,我感到奇怪,為什麼不買現成的?奶奶似是看出了我的不解,細聲答道:“自己做的餃子皮有韌勁,好吃一點。”她是以一直堅持自己做餃子皮,因為這樣會好吃些,也許這就是老物件為何老了。我與奶奶悶聲包着餃子,廚房的台面太高,我們隻得站着,站久了,奶奶撐了撐腰,骨頭吱吱直響。那一刻我才真的意識到這老物件的主人也老了。我看着奶奶将包好的餃子先下鍋煮着,我則在一旁繼續我的工作。她用一雙木制筷子撥動着那些在沸水中翻騰的餃子,确有些朱自清筆下豆腐的味道了,養在裡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在氤氲的熱氣中,我依稀辨出了奶奶臉的輪廓,欲伸手去擋,怕這熱氣把她給騰化了,可她卻顯得更在意這鍋餃子,眯着雙眼,隻顧明媚的笑。

餃子漾在水裡咕咕的吐着泡,上面的老餃子被下面的新餃子從鍋的中央頂開來,吓的四散。奶奶喚我将第一碗餃子端給爺爺,自己卻捧着那幾隻不小心煮破的老餃子在陽台上吃。這裡最接近陽光,仿佛伸手就能扯回一大把。奶奶愛待着這兒,發呆也好,看風景也罷。太陽把光柔軟的打在她的臉上,又從雙眸中反射出來。那張如核桃般蒼老的溝壑分明的臉卻被照得白了些,亮了些,就這樣小小的精神了一會兒。

她屈膝坐下,吱吱的關節聲似又在耳邊回響。老物件老了,是以它的主人也跟着老了,手中的餃子溫溫的,奶奶的手藝也溫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