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春夏秋冬,四季便是一年,“春秋”,這是春秋時代人的浪漫。

周代分為東西周,西周早,東周晚,而東周,卻是諸侯加劇厮殺,加快撕爛臉皮的一個時代,也是這個時候起,于是東周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三家分晉”為分界線,此前是“春秋”時代,此後是“戰國”時代。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所謂“春秋”,據說是來自于魯國所著的史書《春秋》。

而當時的人間,沒有太多的“日期”劃分,跟後來史書的具體到“七月十三日子時”之類的精确時間不同,魯國的史官們,喜歡拿春夏秋冬來說事。

又或者說,他們隻喜歡拿主觀覺得該記載的事情寫進去。

事不詳細,可是卻把标志性事件寫了下來,某一年春,某一年夏,又或者某一年冬,魯國人這本書成後,沾沾自喜,總要起個名字吧,既然都以人間的四季來寫這兩百多年的故事,那麼就以“春秋”為名吧。

人世滄桑,江河變換,日月更改,不過春秋。

在三國時期,吳國的文人、史學家韋昭就曾經寫過:

“以天時紀人事,謂之春秋”。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西晉時的杜預就曾說過:

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則錯舉以為之名也。

是以“春秋”是紀年,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史觀。

不過春秋卻不是《春秋》,在孔子之前,春秋隻是一些史官散碎的文字,反正什麼事情都有,一件事情又有多種說法和看法,為了把這些事情集合成體系,也就是推出一個“權威性”的标準,孔子再進行編著,精益求精,這才成書《春秋》。

《春秋》地位很高,這部史書成型之前,中國是沒有“編年體”的史書,甚至還可以說,《春秋》的出現,是一種啟迪,是對“周史之法”的一種補充,後世的史書,都是《春秋》的一種延伸。

可若是以魯國的“春秋”蓋稱全天下的春秋,那未免就是有些托大了,因為魯國不是鎮壓天下,震懾周天子那般的存在,既然沒有相對應的實力,魯國《春秋》也還不足以讓這個時代,被稱為“春秋”。

之是以這個時代被稱為“春秋時代”,還是因為各國在這個時期的“史”,都被稱為“春秋”。

春秋不是魯國獨有,齊國、楚國、趙國、秦國等國都是人間,都有四季。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周代天子大緻是有律令的,要求每個國家的史官“修史”,這個史的用途究竟是送到王畿給天子觀閱,還是為了留下火種,傳播給後人,具體的目的不得而知,但是周代對于各國,有着“史”的要求,也就是前面說的“周史之法”。

在《墨子》裡面,就曾多次提到“各國春秋”:

“著在周之春秋”

“著在燕之春秋”

“著在宋之春秋”

“著在齊之春秋”

可能當時他們的“史書”不叫春秋,可是在曆史的更疊下,大多數史書被毀掉了,其中還有一些國家都消失了,春秋不複,是以後人就以孔子的《春秋》來代指春秋時代的各國史書,每個國家,都有着自己的春秋。

魯國《春秋》到了漢代,成為唯一的幸存者,其實《春秋》未必是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但《春秋》,的确是唯一一個可以追溯的,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或許他之前還有,可是找不到了,也沒有證據表明,是以《春秋》乃是第一。

關于“春秋”的說法,更早還可以追溯到“甲骨文”。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在一些古人的“甲骨文”中,發現當時的人們把一年稱之為“春”,他們認為一年就隻是“春”,是以把一年稱之為“春”,認為春便是年。

而秋,則是在商朝的“武丁”的祭祀中被追溯到,當時商超統治者認為年便是“秋”,又把年稱為秋。

是以到了周代,集合以前時代的看法,綜合春秋,便把“紀年”稱為春秋,春秋更多是代指逝者如斯的歲月,一種感慨,到了書面上,就成為了史書的代稱。

到了漢代,魯國《春秋》因為是“幸存者”的緣故,地位很高,被看作是古往今來最絢爛的中華篇章,《春秋》被列入“五經”,儒者對這本書奉若神明,而每一個大才,必須也要讀《春秋》,不然則對過去未來沒有把握。

魯國的春秋,從公元前722年的魯隐公元年,一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公元前481年,這兩百多的人年跨度中,有着很多的魯國統治者的故事,與其一起的,還有同時代、同時間線其他國家發生的故事。

于是漢人讀史,便深讀《春秋》,司馬遷更是如此,司馬遷對《春秋》的褒揚很高,因為春秋時代的末期,左丘明編著了《左傳》,這本書也被稱為《左氏春秋》,本質是《春秋》的拓展,司馬遷著史,受這兩本書的影響頗多。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随着時代的更疊,儒生越多,大家發現,春秋很重要,而還有一些“春秋”已經失傳了,既然在那個時代,每個國家都開始自覺記載曆史,不管是成體系還是不成體系,這種集體性的行為,讓中華民族進入了“編年體”時代。

便是以稱那個時代為“春秋時代”。

是以“春秋時代”,既是《春秋》,也是對那個時代古人對曆史觀念的一種改變的概稱,他們知道了春夏秋冬,但是并不吝啬于感受,局限于眼球感官,他們記載下來,這是一個文明的開端,這也是為什麼說,此乃文人的浪漫。

春秋時代,是東周混亂前最後的浪漫,本來按道理來說,周代很早就已經諸侯割據了,中原實則開始分裂,可因為有史,各國之間還能形成牽連,在領土沖突上,還沒有那麼大,是以當時的風氣尚好。

春秋時代的“結束”,便是以“三家分晉”開始的。

三家分晉,強大無比的晉國最後潰敗于内部的争權奪利,若是強大的君王,說不定還能以此進行帝王心術,可惜的是,三家太強,最終不得不讓周威烈王将趙、魏、韓三家裂土封為諸侯,這三家人,各自為強。

因為都很強,分家隻是權宜之計,其實大家都想互相吞并,而公元前376年,晉國的君主被廢,晉國正式滅亡,這一場關于諸侯國世界的霸主死亡,讓中原大地的血腥味渲染,大家看到了霸主死亡的可能,戰端再起。

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為什麼叫做“春秋”?

既然戰,那便是“戰國”,戰國七雄确立,各國開始了和浪漫的春秋時代不一樣的蛻變,變法的變法,強軍的強軍,複蘇經濟的複蘇經濟,這是周代因為“竟備”而引動的全社會發展,當然啦,主旋律還是為了戰争開路。

春秋已經遙遠,周禮已經實亡,這個時候的七國也還是在寫着自己的史,可是文字已經“分化”,各國文字派系不同,再也看不懂彼此的春秋,這個時候的戰國,已經有點“割裂”的意味了,再不結束,就是民族性的崩壞。

是以有了秦國一統天下後,書同文、車同軌,不過秦始皇在做這些事情之餘,卻是排斥了很多思想派系,焚了書,坑了儒,而最主要的,是所焚的書裡,就有很多春秋時代各國的“春秋”史書。

這種矯枉過正的辦法,讓春秋時代成為了一個“大迷霧”,很多事情都解不開了,而第二次對于“春秋”史書打擊沉重的,乃是項羽後來焚燒關中,燒毀了大量的曆史典籍,到了漢代時,春秋成為了孤本的過去。

是以人們懷念那個時代,看《春秋》,念春秋,喚之為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