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1934年11月,一支近3000人的紅軍隊伍從河南羅山縣出發,他們一路向西,經過10天的行軍,抵達了河南南陽北部的伏牛山。伏牛山是秦嶺支脈,山勢高大雄偉,一年四季的氣溫不高,此時正逢冬季,是以風雪天很多。26日這天,伏牛山區的風呼呼咆哮,天空落着大雪,大風将大雪吹打在人的臉上,讓人睜不開眼,風聲更弱化了人的聽覺。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紅軍的先頭部隊來到了伏牛山腳下方城縣的獨樹鎮。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獨樹鎮在伏牛山區的通道口,這是一片地勢平坦的開闊地,這種兩邊高山中間開闊的地形正好形成一個風口。大風吹到衣衫單薄的紅軍身上,使得他們被凍得縮手縮腳,但在穿透力極強的軍号聲和指揮員的吼叫聲中,這些士兵們依然各就各位,隊形絲毫不亂。

突然,四面響起槍聲。

槍聲在大山遮擋下産生響亮的回聲,回聲又加大了槍聲的響度和密集度,一輪槍響之後,呼嘯而來的子彈打亂了整齊的紅軍隊伍,立刻有數名戰士倒地。

紅軍以運動戰見長,隊伍前面必定有尖兵,此時突然遭到襲擊,頓時大出這支隊伍意料,但畢竟久經戰陣,這支隊伍在突然的變故面前沒有慌亂,而是就地抵抗,紛紛出槍射擊,又奈何天氣寒冷,很多戰士的手指都被凍僵,無法拉開槍栓,而射來的子彈卻越來越密,不斷有戰士倒地,隊伍開始混亂,士兵們各顧各地向後退。

襲擊這支紅軍隊伍的,是國民黨龐炳勳部40軍115旅和1個騎兵團,他們早已在此設伏,乘着大風雪能見度低和紅軍尖兵大意之際,不等紅軍全部進入伏擊圈就心急火燎地發起了突然襲擊,步兵115旅主力在正面發起猛攻,騎兵團從兩翼進行包抄。

國民黨軍從三面向紅軍隊伍發起沖擊,紅軍隊伍則慌亂地往後退,這樣的局面再持續下去,這支紅軍的潰敗甚至覆滅将不可避免。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萬分危急的時刻,一位紅軍指揮員高呼:“就地卧倒,堅決頂住。”同時,端着步槍以标準的跪姿向沖來的國民黨軍進行射擊,槍聲一響,一個揮舞手槍驅趕士兵沖鋒的高大軍官應聲倒地,敵軍的進攻有所減緩,接着又是4聲槍響,兩名敵軍又應聲倒地。這大大震懾了國民黨軍,他們的沖鋒被暫時遏制了,紅軍混亂的隊伍也穩定下來,有的戰士就地卧倒在泥水裡向敵人射擊,有的隐藏在障礙物後向敵人射擊,很快,反擊的槍聲也密集起來,雙方形成了相持的對射。

龐炳勳的40軍是久經戰陣的老西北軍,戰鬥力不弱,受到反擊後稍有停頓,随即迅速調整,一線士兵弓着腰,以半圓的散兵隊形迎着紅軍的子彈向前沖,同時不斷跳躍變換着路線躲避紅軍的子彈,他們的沖鋒很有效,眼看就要沖到紅軍跟前。這時,那位紅軍指揮員将步槍交給緊随在身邊的通訊員,再抽出通訊員背上的大刀,大喊:“跟我上。”率先迎着敵軍沖去,身後的紅軍戰士們緊緊跟上,和敵軍開展白刃格鬥,雙方展開了殘酷而激烈的白刃戰,這時紅軍後續部隊源源趕到,終将國民黨軍殺退,雙方進入短暫的相持。

紅軍雖然打退了國民黨軍的進攻,卻沒有打破國民黨軍的堵截,後續還有國民黨軍正加速趕來,這支紅軍的危機形勢還沒有解除。

面對國民黨軍在對面設定的阻擊陣地,紅軍調整了部署,他們在正面集中了70多挺機槍,機槍手在前一字排開,在數百米的正面以平推的機槍火力向對面國民黨軍發起進攻,機槍手後面是空着手的戰士,一旦機槍手倒下,後面的徒手戰士就接過機槍繼續掃射。

在紅軍強大的火力下,國民黨軍被壓得擡不起頭來,阻擊陣地很快被紅軍突破。遭此打擊的國民黨115旅再也不敢貿然進攻,而是退入高大的村寨——保安寨防守,他們打算拖延時間,等待40軍主力到達後再對紅軍進行圍殲。

令國民黨軍115旅的士兵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大早,他們當面的紅軍竟然全體消失了。

115旅阻擊的紅軍,是從鄂豫皖根據地出發的紅軍第25軍,那位率領隊伍與國民黨軍進行白刃格鬥的指揮員就是紅25軍政委吳煥先,而領着後續紅軍趕來支援的,就是日後著名的大将,此時的25軍副軍長徐海東。

紅25軍将115旅敵軍趕進村寨固守後,并不和當面敵軍硬拼,而是利用夜色,繞過115旅防線,在第二日拂曉進入了伏牛山區。

一、差別于鄂豫皖老紅25軍,這是一支兒童軍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1932年10月,在張國焘的肅反和胡亂指揮下,連連失利的鄂豫皖紅四方面軍主力不得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向平漢路以西轉移,在這支主力紅軍中,就有紅25軍的第73師。

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後,留守鄂豫皖的紅軍主力是紅25軍留下的另外兩個師:紅74師和紅75師,外加各地方獨立師和團。為了便于指揮,鄂豫皖省委于11月29日以紅74師和紅75師為基礎,将鄂豫皖的留守紅軍進行了整編,組建成一支新的紅25軍,軍長是吳煥先,政治委員是王平章,74師師長為徐海東,75師師長為姚家芳,全軍約7000餘人。

這支新組建的紅25師很快就迎來了國民黨軍15個師外加2個旅的重兵圍剿,結果在吳煥先和徐海東的上司下,先後消滅了西北馬鴻逵軍2個團和夏鬥寅軍1個團,紅25軍發展到13000餘人,這是紅25軍發展的最鼎盛時期,但随後就進入了低谷,因為精銳的蔣系中央軍來了。

紅25軍在和蔣系中央軍的作戰中連連失利,1933年9月,紅25軍被國民黨軍沖成兩部分,吳煥先部在鄂東,徐海東部在皖西。皖西的徐海東部雖隻有2000餘人,但由于一度無法和吳煥先部會合,隻能自己獨立作戰,便将番号改為紅28軍。

半年後的1934年3月,吳煥先紅25軍和徐海東紅28軍再次會合,兩軍又重新合編為紅25軍,這次合編後的紅25軍軍長成了徐海東,吳煥先擔任政委。合編後的紅25軍迎來了張學良東北軍的圍剿,雙方多次交鋒,紅25軍完勝東北軍,每戰總占極大的優勢,使得紅25軍繳獲頗豐。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紅25軍雖然在戰場上節節勝利,但是由于根據地戰争不斷,糧食生産受到影響,外來的糧食運輸通道被國民黨軍截斷,倉庫和糧食儲存地都被國民黨占領和破壞,使得根據地發生了嚴重的糧食危機,出現了群衆被餓死的情況,紅軍隻能通過打土豪來擷取糧食,但往往大土豪都有民團保護,紅軍不得不以武力攻取,白白犧牲不少戰士,而且擷取土豪的糧食有限,戰士們吃不飽,是以普遍身體瘦弱,傷病員增加。

在軍事上,雖然紅25軍對東北軍多有勝仗,但畢竟面對的是整個國民黨軍體系,是以戰争處境越來越困難,人數也越來越少,到了1934年4月份,紅25軍人數由最鼎盛時期的萬餘人銳減到4000人,如果再不想辦法加以改變,紅25軍将面臨覆滅。

對紅25軍和根據地面臨的局面,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感到很着急,他派作家,宣傳部長成仿吾去找黨中央請示彙報。成仿吾無法直接聯系上黨中央,他先到上海找魯迅,通過魯迅和中央接上了關系,之後他到瑞金見到了周恩來。

周恩來派紅22師師長程子華去鄂豫皖擔任軍參謀長,他告訴程子華,紅25軍隻有進行戰略轉移,去建立新的根據地才可以得到發展,同時也可以減輕鄂豫皖老根據地的壓力。

程子華來到鄂豫皖紅25軍後,鄂豫皖省委對紅25軍上司班子又進行了調整,讓程子華擔任紅25軍軍長,程子華謙虛地表示他是來做參謀長的,但是大家對從中央來到鄂豫皖的程子華非常信任,一緻要求他擔任軍長,程子華恭敬不如從命,擔任了紅25軍軍長,政委依然是吳煥先,原軍長徐海東擔任了副軍長,軍參謀長為戴季英,軍政治部主任為鄭位三,軍政治部副主任為郭述申。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上司層确立後,紅25軍又進行了一次整編,取消了師級建制,下轄223團,224團,225團3個團和1個手槍團,全軍2900餘人。

整編後的紅25軍有一個重要的特征,戰鬥部隊的士兵都不到18歲,他們的父輩很多都是紅四方面軍的幹部和戰士,有的已經犧牲,有的跟着紅四方面軍主力進行了長征。這支隊伍的幹部也很年輕,其中程子華29歲,吳煥先27歲,徐海東年齡稍大,為34歲,後來的上将韓先楚當時21歲,少将劉華清18歲,中将陳先瑞20歲,上将劉震19歲,如此年輕的隊伍,被稱為“兒童軍”。

二、離開老根據地,到哪裡去建立新根據地?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上司層确定,隊伍的整編已經完成,但是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後在哪裡去建立新根據地?又使紅25軍上司層犯了難。

紅25軍的上司層如吳煥先,徐海東等人都是鄂豫皖本地人士,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離開鄂豫皖到哪裡去合适,外面的世界陌生的環境能否讓紅25軍生存,大家都感到迷茫。從中央蘇區來的程子華是山西人,還是黃埔學生,參加過廣州起義,是以見過世面,他聽說山西有個土匪在河南南陽的伏牛山占山為王幾年,認為既然土匪都能在伏牛山待幾年,我們工農紅軍更可以站穩腳。

程子華說出他到伏牛山的想法,結果得到大家的一緻贊同,最終他們确定了目标:越過平漢鐵路向西,到鄂豫陝建立新根據地。

遵照周恩來的訓示,離開根據地必須打出一個旗号,由于尋淮洲和粟裕率領的紅7軍團已經打出了“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旗号,是以整編後的紅25軍打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号。

紅25軍上路了,他們成為最後一支參加長征的紅軍部隊,雖然戰鬥人員的年齡都在13-18歲之間,雖然人數不足3000,但是由于之前和東北軍作戰繳獲頗豐,是以這支部隊武器裝備非常好,彈藥充足,各後勤、醫院等機關的人員都裝備有武器,随時可以投入戰鬥。

三、原計劃在伏牛山,為什麼又去了陝南?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紅25軍于1934年11月16日晚從根據地的河南羅山出發後,國民黨軍以東北軍115師為主力,輔之以5個支隊在後跟蹤追擊,22日,蔣介石準确判斷出紅25軍将會通過伏牛山西進,指令駐紮南陽的龐炳勳40軍堵截。

龐炳勳派出115旅和騎兵團前往獨樹鎮設伏。

115旅和騎兵團在26日這天等到了紅軍先頭部隊,由于風雪交加,能見度低,是以他們沒有被紅25軍的尖兵發現,但不知是立功心切還是慌張,這支隊伍出擊過早,隻是打了紅25軍一個措手不及。

由于有政委吳煥先沉着組織迎戰,使得紅25軍有驚無險。最終,紅25軍利用夜晚繞過115旅的防線,順利進入伏牛山。程子華和吳煥先對伏牛山的地形非常滿意,認為這裡可戰可守,是建立根據地的好地方,但是駐紮下來之後才發現這裡地瘠民貧,缺乏糧食,而且豪紳地主勢力很強,紅軍在這裡無法依靠群衆建立根據地,隻得考慮另外找地方,他們把目光投在了陝南。

12月8日,紅25軍西進到陝南的洛南,10日,鄂豫皖省委在洛南的庾家河開會,讨論建立鄂豫陝根據地,成立新的鄂豫陝省委等一系列問題,突然遭到國民黨豫皖綏靖公署主任劉峙麾下60師的襲擊。紅25軍經過20多次沖殺,終将60師殺退,但是徐海東和程子華都受了重傷。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雖然付出了徐海東和程子華重傷的代價,但是紅25軍打勝了進入陝南的第一仗,對紅軍在陝南開辟根據地奠定了重要基礎,之後的紅25軍的主要作戰對象主要是楊虎城西北軍和張學良東北軍,紅25軍對這兩支雜牌軍的作戰如魚得水,根據地不斷擴大,很快發展成為擁有50餘萬人口的根據地。

7月15日,紅25軍得到交通員送來的一份大公報,上面登載紅一,四方面軍已經在川西會師,正準備繼續北上。由于報紙是數十天以前的,是以程子華判斷此時的中央已經北上,當天鄂豫陝省委就召開會議,決定留下2000名紅軍組建紅74師,以223團政治處主任陳先瑞為師長,繼續上司陝南根據地的鬥争,主力立刻北上,尋找中央紅軍會師。

四、要和中央紅軍會師的紅25軍,為什麼又先到了陝北?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紅25軍非常精幹,沒有多餘的辎重和包袱,15日晚上定下的北上決策,第二天就出發,他們沿着終南山北麓行進了十餘日,抵達陝西鳳縣,先後和胡宗南部及馬家軍的馬鴻逵部作戰,之後越過西蘭公路翻過六盤山,抵達平涼。

紅25軍一進入甘肅,就受到馬家軍的馬鴻賓部35師的追蹤。

35師很狡猾,知道硬拼不是紅25軍對手,就采取緊随在紅25軍之後,找準機會咬一口的政策。紅軍對付這樣的對手,慣常戰術都是以一個埋伏将他徹底打垮,但是,紅25軍隻是在合水地區打垮了35師的105旅,并沒有讓35師失去戰鬥力,是以35師的騎兵團和104旅依然緊緊跟随在後。到了泾川縣,35師終于又獲得了一次向紅軍發起進攻的機會。

8月21日拂曉,紅25軍來到泾川縣的泾河,這時正是夏季漲水季節,連日暴雨後泾河水猛漲,無法實施渡河,紅25軍決定繞個大彎,在距離縣城15公裡遠的王母宮塬附近渡過泾河的支流汭河。

汭河也在漲水,但還是能夠勉強渡過,當紅25軍前兩個團已經渡過河,後衛團223團在徐海東指揮下正準備渡河時,尾随而來的馬鴻賓35師104旅208團1000餘人在一個騎兵連配合下,對紅25軍來了個半渡擊之。

面對突然而來的敵軍,徐海東急忙組織火力阻擊。

紅25軍從東北軍手中繳獲不少武器,每個連有9挺機槍,比蔣系中央軍的1個連還多出3挺,是以火力非常猛烈。在機槍阻擊下,馬鴻賓208團損失慘重,但是紅軍畢竟人少,形勢非常不利,這時,已經随先頭部隊渡過河的吳煥先帶着150餘人渡河傳回,從側翼插入敵208團後面,與208團敵軍展開白刃戰,正面的徐海東也進行反沖擊,雙方戰在一起,結果紅25軍最終将208團全殲,還擊斃208團團長馬開基。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紅25軍雖然殲滅了馬鴻賓的208團,自身也遭受了重大損失,最大的損失就是優秀的軍政指揮員吳煥先胸部中彈犧牲。吳煥先是鄂豫皖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在紅25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犧牲給紅25軍的軍心帶來很大打擊。

紅25軍的目标,本來是要尋找中央紅軍會師,但是吳煥先犧牲後,紅25軍軍心受到影響,而且長期的征戰也讓紅25軍疲乏不堪,此時後面又有毛炳文37軍乘坐80輛汽車追來,馬鴻賓的騎兵也緊随其後,程子華和徐海東遂決定改變尋找中央紅軍的計劃,盡快到陝北和劉志丹會合。

紅25軍強渡泾水北上,這次的行軍非常順利,9月7日抵達保安(今志丹縣)後,鄂豫陝省委在這裡召開會議,任命徐海東為紅25軍軍長,程子華為政委,之後又向北進,15日到達延川縣永坪鎮和劉志丹的陝北紅軍會合。

抵達陝北的紅25軍還有3400餘人,比離開鄂豫皖時增加了500人,如果加上留在陝南2000餘人的紅74師,人數比開始長征時翻了一倍,是以紅25軍也是唯一一支長征結束後人數增加的部隊。

1935年9月18日,紅25軍和陝北的紅26軍,紅27軍合編為紅15軍團,由徐海東擔任軍團長,程子華擔任政委,劉志丹任副軍團長。

五、事件評價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長征的紅軍部隊大多受到重大損失,而紅25軍最晚長征,卻最早抵達目的地,人數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除了指揮員善于用兵和幹部戰士勇敢善戰不怕犧牲以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紅25軍比其他任何長征部隊都有更明确的目的和更多的準備。

最早進行長征的紅7軍團,從中央軍委得到的指令是北上抗日,這個軍團從上到下對此目的都深信不疑,但中央軍委的真實意圖,是要他們擔負起調動敵人,掩護中央紅軍主力突圍的任務;緊随紅7軍團之後長征的紅6軍團,得到的指令是按規劃好的路線到湖南中部建立根據地,但中央軍委的真實意圖是要這個軍團進行前期探路;紅一方面軍的長征,最初是要到湘西和紅二六軍團會合,以為路途并不遙遠,是以路上帶了大量的辎重,嚴重降低了靈活性;紅四方面軍的長征更是在無目的的内耗中進行。

目的和準備不足,使得上述幾支長征部隊在長征途中都不可避免地遭到重大損失。

紅25軍的長征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離開老根據地去尋找适合生存的新根據地,至于路上如何行軍則完全由自己根據敵情靈活變化,又由于幹部戰士年齡偏小,是以基本沒有什麼包袱,完全輕裝前進,在長征前就實作了全員的戰鬥化,連後勤和醫務人員都随時可以戰鬥,在戰術上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快捷性,可以保證一天行軍100多裡,這是其他所有的長征部隊都無法比拟的。

有留守兒童軍之稱的紅25軍,最晚出發最早到陝北,長征後戰力翻倍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條件,就是紅25軍與東北軍的作戰中獲得大量的武器裝備,使得紅25軍火力非常強。抵達陝北後的紅25軍每連有9挺機槍,服裝軍容整齊,讓陝北紅軍羨慕不已,強大的裝備再加上紅軍的勇敢善戰,使得國民黨追剿和堵截部隊不敢和紅25軍硬拼,也使得紅25軍屢次能夠化險為夷。

當然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國民黨軍的主力,尤其精銳的蔣系中央軍精力主要放在對付紅一,四方面軍方面,用以對付紅25軍的都是雜牌軍,而雜牌軍為了儲存實力,也并不願意和紅軍硬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