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文武全才,湘江血戰以一敵十,建國後任國防部長及外交文職

耿飚,這是一個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響當當的名字,提起他來,人們的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位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将軍形象。估計會很少想起那個相貌堂堂,談笑風生的外交官耿飚。

他是文武全才,湘江血戰以一敵十,建國後任國防部長及外交文職

耿飚出生在湖南,家鄉是著名的瓷器産地醴陵,可他家裡卻是一戶貧困的農民。幼年開始,因為災荒他就随父母輾轉多地,嘗盡了世間冷暖和地主資本家的剝削。這使小小的他很早就在心裡埋下了“叛逆”的種子。因為他家是國術世家,他努力跟着父親學武藝,想長大了做一個不被人欺負的人。耿飚的父親參加過湘軍,在隊伍中就以武藝出衆,作戰勇敢受到大家的敬佩,還得到過皇帝的重視。就這樣小小的耿飚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一步步成長,也為後來他建功立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湖南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紅軍的傳說使少年耿飚躍躍欲試,很快,一個機會,他參加了紅軍,在隊伍裡,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并努力學習知識,從此,成為一名解放舊中國,建立新中國的戰士成為耿飚的志向。憑借自身的一身紮實的武藝,他在部隊裡越來越顯眼,立功越來越多,也受到了部隊首長的重視和戰士們的敬佩。

他是文武全才,湘江血戰以一敵十,建國後任國防部長及外交文職

後來,他跟随紅軍長征,參加了著名的湘江戰役,此時的耿飚已經是一名紅軍團長,面對蔣介石軍隊的重重封鎖,意欲在此将紅軍置之死地,耿飚毫不畏懼,他身先士卒,舉着一把大砍刀,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沖向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以一當十,一場浴血奮戰,鮮血染紅了江水,整個湘江上彌漫着炮火和鮮血的味道,他和其他将士帶領着紅軍戰士們,以一敵百,憑借自身少數兵力打勝了這場戰役,成功破除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又一個陰謀,耿飚也憑借此戰,一戰成名,鐵血耿飚,有勇有謀,智勇雙全,湘江血戰也成為我軍曆史上非常著名的戰役。

他是文武全才,湘江血戰以一敵十,建國後任國防部長及外交文職

經曆了無數戰争洗禮的耿飚,戰功卓著,本可以在建國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陪着妻子兒女共叙天倫,享享清福。但是沒有,他在建國後擔任了國防部長,這位文武雙全的将軍,黨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祖國哪裡需要就去哪裡。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就是,我就是為了老百姓,為了這個國家活着的,黨和祖國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他是文武全才,湘江血戰以一敵十,建國後任國防部長及外交文職

此後他還擔任過駐瑞典全權大使等外交文職,在外任期間他精準判斷國際形勢,同時不忘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經驗,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已經判斷出恐怖主義今後是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向中央上司建議組建了我國的特種部隊。直到今天,我們了解到這些,都很敬佩,一個武藝高強的将軍,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一手拿槍,一手拿筆,為這個新生的國家鞠躬盡瘁,年過半百還在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外交人才,這一切應該都源于他對黨和這個祖國深沉的愛。

他是文武全才,湘江血戰以一敵十,建國後任國防部長及外交文職

戰争中他披荊斬棘灑熱血,和平時他握筆如槍建祖國,耿飚這個一生為國為民的老将軍值得我們每個人崇敬。他的故事也在等着我們去努力挖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