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在戰國時代,各國先後崛起,稱霸一時,而趙國也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國力大增,訓練出來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到了戰國後期,随着齊國和楚國的衰敗,趙國成為了唯一能夠和秦國針鋒相對的國家。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而秦國也是非常的清楚,趙國已經成為了擋在自己統一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了,于是在公元前270年,秦國派遣大将胡陽率領十萬大軍進攻趙國,在趙軍沒有準備的前提之下,秦軍直取了趙國的戰略要地。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而的戰略意義對于趙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阏與一旦失去,整個趙國的土地将被封為東西兩部分,也是聯系趙國曾經的國都晉陽和現在國都邯鄲的重要通道,是以阏與之地的失守,雖然暫時不會對邯鄲有太多的危險,但是整個晉中之地将全部落入秦國的手中。

在這樣的一個危機關頭,趙惠文王找來了大臣紛紛商量,看看能不能救一救阏與之地,經過激烈的讨論,作為趙國軍事上面權威的廉頗和樂乘都認為阏與之地不能去救。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首先阏與之地已經失守,秦軍可以在與以逸待勞,來對抗奔馳而來的趙軍,其次便是阏與的地形,因為秦國拿下阏與之後,又迅速占領了邯鄲西北部的武安,在武安城中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邯鄲的情況。

而前往與之地的路上,又是極其狹窄的通道,是以一旦趙國出兵援救邯鄲,很有可能被武安的秦軍發現,并且可以在通道上面設下埋伏,整個趙軍就有被全部殲滅的風險,是以從整體的軍事戰術角度來說,廉頗和樂乘不去援救的觀點是非常正确的。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但是如果不是這場戰争的難度極大,趙奢又怎麼能夠在戰勝以後被封為馬服君呢?是以極具戰略眼光的趙奢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他指出趙軍是在本土作戰,有着天然的補給、地形、人心等等優勢,而且兩軍作戰,在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向來是敢于拼打的一方勝利,是以趙奢認為,這一次可以援救阏與之地。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也不知道趙惠文王是不是被趙奢這樣的氣勢給鎮住了,竟然不顧兩位大佬的建議,便任用了不出名的趙奢擔任主帥,前去援救阏與。

當然趙奢自然也不是什麼吹牛之輩,反而他在戰術上面非常的謹慎,出邯鄲以後不久,一方面便下令安營紮寨,一方面又不斷關注武安方面秦軍的動向,秦軍見趙軍沒有要去阏與的意圖,領軍的又是一個不出名的趙奢,于是便放松了警惕。

趙奢隻打赢了一場大戰,就封為馬服君?專家:你看他赢的是誰!

在經過了28天的對峙之後,趙奢下令連夜奔襲,在兩天之内行軍160多公裡,抵達了阏與,結果秦國将領大驚,後來又在戰鬥當中被趙軍打敗,與之地也被趙軍收複。

趙奢創造了戰争史上一個奔襲戰和以弱勝強的奇迹,而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還從來沒有吃過如此之大的虧,是以趙奢名将之稱,名正言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