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變異毒株“IHU”出現!突變點比奧密克戎多9個,至少感染12人!世衛組織正進行觀察

作者:王琦 785
新變異毒株“IHU”出現!突變點比奧密克戎多9個,至少感染12人!世衛組織正進行觀察

據央視新聞1月5日晚間消息,當地時間1月5日,據多家法國媒體報道,去年12月9日,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所對外表示,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新的變異毒株,該毒株編号為B.1.640.2,也被稱為“IHU”毒株。該毒株包含46個突變點和37個缺失。

新變異毒株“IHU”出現!突變點比奧密克戎多9個,至少感染12人!世衛組織正進行觀察

截至目前,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院共發現了12例該毒株感染者。由于樣本較少,目前很難評估其傳染性和危險性。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将該毒株列為接受觀察的新冠變種。

當地時間4日,根據法國公共衛生署的統計,法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診病例271686例,再創疫情以來新高,累計确診10589515例。

新變異毒株“IHU”出現!突變點比奧密克戎多9個,至少感染12人!世衛組織正進行觀察

圖/視覺中國

突變點比奧密克戎多9個

有專家稱無需過度擔心

據紅星新聞報道,相較之下,正肆虐全球各國的奧密克戎毒株的突變點為37個。IHU毒株的突變點包括了奧密克戎中已發現的兩項突變——N501Y和E484K。此外,還有9個缺失位于病毒刺突蛋白中,而目前全球面市的大部分新冠疫苗都是針對病毒的刺突蛋白建立防禦機制,刺突蛋白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

據報道,首位感染者IHU毒株的是一名住在法國東南部的男性,此前已完成了新冠疫苗的接種。

2021年11月中旬從喀麥隆旅行回家的兩天後,他開始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症狀。第二天,這名男子進行了新冠檢測,鼻咽樣本呈陽性。研究人員表示,測試顯示了一種“非典型”的穗狀基因組突變組合,與當時的主要流行毒株德爾塔的模式不符。

經過仔細研究,去年12月初,研究人員确認了這是一種新的變異毒株,将B.1.640.2從進化支B.1.640中分離出來。此後,這一毒株在同一地區出現了小規模傳播,至少有11人的B.1.640.2變種檢測呈陽性。

B.1.640于2021年9月被發現,其刺突蛋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異,随後被納入了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的監測之下,但一直沒有被提升到更高的擔憂水準。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一B.1.640.2變種是否會像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種一樣帶來大麻煩。衆所周知,新冠病毒一直在不斷突變,過去兩年出現了衆多新變體,但隻有極少數新毒株能占據主導地位。

流行病學家Eric Feigl-Ding在推特上發帖表示,新的變種不斷出現,但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們會更危險。而就時間線而言,IHU變種的出現時間幾乎與奧密克戎相同,甚至可能早于奧密克戎,是以無需有過多的擔心。

研究人員也在論文中表示,就感染和疫苗保護而言,“現在猜測這種變種會表現出怎樣不同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還為時過早”。但同時指出,這一變種的出現是新冠病毒變異和跨境傳播具有不可預測性的最新執行個體。而這種病毒繼續傳播和繁殖,它就會一直發生突變,新的變異毒株就會不斷出現。

世衛組織認定:國藥和科興疫苗可預防奧密克戎重症

另一方面,關于奧密克戎毒株的研究傳來了好消息。

據央視消息,當地時間4日,世衛組織官員阿蔔迪‧馬哈茂德表示,研究表明,中國國藥和科興等新冠疫苗可預防奧密克戎毒株導緻的重症住院風險,預計疫苗對重症住院患者的保護力将繼續維持。

阿蔔迪‧馬哈茂德同時指出,雖然南非新增病例激增後出現迅速下降,且住院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但高風險人群和未接種疫苗人群仍可能因感染奧密克戎毒株而發展成重症患者。

此外,1月4日,濟民可信宣布,公司聯合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團隊最新研究發現,JMB2002抗體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中和活性。據悉,該項研究從體外結合、假病毒中和活性及結構等多方面充分揭示了其獨特的分子機制。

濟民可信生物大分子總經理王學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和抗體兼具預防和治療的作用。與疫苗相比,中和抗體不僅可用于治療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也可用于預防性療法,給易感染人群提供被動免疫能力。同時,中和抗體起效快,在接受注射後能夠立即生效,卻對于不能對疫苗産生足夠免疫應答(如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患者)同樣有效,特異性強,又被稱為“生物飛彈”。

在與奧密克戎的對戰中,不少中和抗體“敗下陣來”。此前,再生元稱,初步測試發現,其新冠病抗體混合藥物對新毒株(奧密克戎)無效。這一迹象表明,如果新毒株廣泛傳播,一種重要療法的某些産品可能需要進行修改。而為了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多家藥企也紛紛進行相關研究。

據世衛組織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2日,奧密克戎毒株已傳播至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在英國、美國等地,該毒株已取代德爾塔毒株成為當地主要流行毒株。

由于奧密克戎的迅速傳播,全球确診病例數在近一周内激增了20%。美國疫情尤其嚴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資料顯示,僅在過去一周内,全美平均單日新增确診病例至少四次重新整理紀錄。據Worldometers 1月2日釋出的資料,在過去24小時裡,全球共報告确診110萬例。全球感染總人數達2.897億,死亡總人數攀升至550萬。除了美國外,歐洲成為全球疫情暴發的另一個中心。

奧密克戎肆虐歐美,中和抗體進展備受關注

據環球網報道,德國媒體3日稱,歐洲累計确診人數突破1億大關,占全球确診總數超過1/3。

最近幾個月歐洲再次成為疫情中心,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種引發的病例激增。英國政府2021年12月31日公布的疫情資料顯示,該國新增确診病例18.9萬例,再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英國衛生安全局12月29日表示,90%以上社群感染病例源于奧密克戎毒株感染。

法國流行病學家菲利普·阿穆葉爾表示,如今法國三分之一的新增确診病例為奧密克戎毒株感染。奧密克戎毒株逐漸取代德爾塔毒株的主導地位,病毒以“閃電般的速度”傳播,導緻确診病例呈指數級增長。

新變毒株“奧密克戎”的橫空出世,不斷擴散,使得全球對現有新冠中和抗體藥物的有效性異常關注。如何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對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帶來的沖擊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大命題,為此,推動“特效藥”的研發進展也成為公衆關注的焦點話題。

作為大分子藥物,中和抗體也被寄予一定的希望。根據濟民可信方面的消息,早在2021年1月20日,濟民可信集團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注射液(項目代号:JMB2002)啟動I期臨床試驗。

而面對奧密克戎的肆虐,公司研發中心大分子創新研究院鄧俗俊博士帶領團隊近期開展了自研抗體JMB2002對奧密克戎的有效性研究,并聯合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教授和尹萬超博士團隊解析出JMB2002結合奧密克戎刺突蛋白的結構及奧密克戎刺突蛋白結合受體ACE2的結構,從機理上闡述了JMB2002對奧密克戎的有效性,從分子水準揭示了奧密克戎快速傳播及免疫逃逸的生物學機制。

根據濟民可信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奧密克戎假病毒中和實驗中,JMB2002表現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潛在的抑制病毒效果。在市面上大部分在研的中和抗體對奧密克戎失效或作用降低的情況下,這一結果具有重要意義。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增強的原因之一是其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區域與其受體ACE2相對于野生型有顯著的增強,開發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異性治療抗體迫在眉睫。濟民可信研究人員發現,JMB2002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刺突蛋白的結合能力較野生型毒株提高了4倍。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與濟民可信的聯合團隊,成功解析了奧密克戎變異株刺突蛋白與特異性治療抗體JMB2002的結構,從獲得的結構中,科學家們發現JMB2002抗體片段以一種新的構象結合在RBD的受體結合表位的背部,是新型作用機制的抗體。結合生化和抗病毒中和實驗,這次聯合研究闡述了抗體JMB2002具有廣譜抗新冠病毒的分子機制。

根據公開資料,JMB2002于2021年6月完成國内臨床I期研究,在健康受試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和免疫原性均達到預期結果。2021年3月,JMB2002注射液獲FDA準許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目前,濟民可信已經完成2000升JMB2002臨床藥品的制備,可随時啟動下一步臨床研究。

此外,據濟民可信方面透露,JMB2002後續臨床及生産将與東曜藥業達成合作,可以基本保障二三期臨床需求。此外,濟民可信在無錫也在建設廠房,後續将可保障近20萬升的産能。而前期東曜的産能也将足以支援JMB2002初期商業化。

來 源丨央視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紅星新聞

新變異毒株“IHU”出現!突變點比奧密克戎多9個,至少感染12人!世衛組織正進行觀察

本期編輯 黎雨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