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助李顯提前繼位,明明是功臣,為何慘遭流放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有帝王尊号的女性,也是為數不多的活過了八十歲的皇帝。不過她沒有像大多數皇帝那樣一直當到死,而是在八十二歲,也就是她生命最後一年的時候,被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官員聯同太子李顯等人發動政變被逼禅位。

這場政變,就是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蓋因政變之後,李顯上台,改元神龍,故而得名。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助李顯提前繼位,明明是功臣,為何慘遭流放

當時的武則天,正患有重病,再加上已經八十二高齡,本來就命不久矣。不過張柬之等人卻等不及,他們趁着武則天年老病重,無暇顧及朝政之時突然發動政變,以雷霆之勢處死了武則天的兩位男寵,将李顯繼位這件本來就會發生的事提前“生米煮成熟飯”。

張柬之為什麼這麼心急?他難道不知道武則天死了之後,李顯會順勢繼位嗎?要知道,李顯早就已經是太子了,隻要武則天一死,武周就會立刻宣告滅亡,天下将重歸李唐。其實這還真不能怪張柬之,因為他跟武則天一樣,也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同樣等不起了,而且他雖然是宰相,卻與武則天關系并不怎麼好。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助李顯提前繼位,明明是功臣,為何慘遭流放

早年得罪武則天,導緻張柬之被下放合州等地

此人雖然一大把年紀,也位居宰相,可是真正飛黃騰達,不過數年的時間,而且還是狄仁傑一再舉薦之下,武則天才勉強同意破格提拔的。早年的時候,他還曾因得罪了武則天而被下放到合州、蜀州等偏遠地方去當刺史。

這樣的遭遇,肯定會讓張柬之耿耿于懷,他明明很有能力,也很有抱負,卻不受重用,以至于老邁之時,才因别人的舉薦而被勉強提拔。可以說,他這個宰相,與武則天其實是貌合神離的。是以推翻武則天,于他而言,并沒有多大的心理壓力。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助李顯提前繼位,明明是功臣,為何慘遭流放

擁立李顯上位有功,張柬之被封漢陽王

神龍政變之後,張柬之的目的可以說是達到了,李顯提前繼位,而他則因為擁立有功而被封為漢陽王。當時像他一樣因功被封王的還有其他四人,這些人被合稱為“五王”。

通常來說,非宗室就算功勞再大,最多也就能封公封侯,很少有被封王的。而張柬之卻被封為漢陽王,足見其榮耀,也足以顯示出他在“神龍政變”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他的這份榮耀真能持久嗎?答案是否定的。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助李顯提前繼位,明明是功臣,為何慘遭流放

除害不盡,張柬之終為奸人所誣,慘遭流放

張柬之的榮耀隻是一時的,不久之後,他就被武三思以及韋後等人進讒誣陷,導緻宰相之位被剝奪。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算是軟着陸,至少可以回老家安享個晚年,而且還得以保留王爵。

可惜的是,武三思等人沒有放過他,這些人繼續在李顯面前誣告,最終導緻李顯下诏将其流放泷州。獲悉這個消息後,張柬之氣憤異常,還沒動身就憤懑而死。奇的是,他死的時候,正好也是八十二歲,與武則天同壽。

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助李顯提前繼位,明明是功臣,為何慘遭流放

張柬之的下場,其實在他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要知道,武則天雖然不怎麼喜歡他,可是也不會有心鏟除他,否則的話,又怎麼會一步步提拔他去當宰相呢?然而李顯這邊卻不一樣,不管怎麼說,神龍政變也有篡位之嫌,而且武則天又是他親娘,這種大逆不道之舉,如不找些人來背鍋,難道要讓李顯自己來背嗎?

更何況,李顯向來與武氏諸人關系不錯,張柬之想借他之手除掉諸武,原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非但不能,反而會遭對方所害。後來他的結局,也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舊唐書》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