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十三陵的康陵,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後夏氏的合葬陵寝。

朱厚照,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後果就是皇位傳承在他這裡拐彎了。對于他爺爺,憲宗皇帝朱見深還無所謂,朱厚照和朱厚熜都是孫子,但對于他爹、還很不錯的孝宗皇帝朱佑樘來說就是皇位花落别家了。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史書上的朱厚照是一個奇葩皇帝。朱厚照真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啊,他爸是皇帝裡最專情的孝宗朱佑樘,一生隻有皇後張氏一人,沒有其他嫔妃。生過兩個兒子還夭折一個,他就是皇帝的獨子,生下五個月就被立太子,十五歲登基。

史書上記載,他是一個極聰明的人;史書上也記載,他是一個挺荒唐的皇帝。不住紫禁城住豹房;封自己為大将軍,喜歡挂帥出征;喜歡民間有夫之婦;最後還是掉水裡受驚吓後三十一歲就挂了。

廈門大學傅小凡教授在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中講“明代疑案系列”的時候講了一節“明武宗朱厚照離奇的死亡之謎”。傅老師認為朱厚照是死于在和文官集團争奪權力的鬥争中,被以首輔楊廷和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給害死的。

不是學曆史的,聽聽倒是挺有意思的。但從人性的角度,倒是想說兩句。事情都是兩面的,看是誰說和從哪個角度看。就比如他自封大将軍,可以說是貪玩不務正業,但另一角度就可以說是勇敢。如果接他班的是他親兒子,看着那些寫史書的寫,也許就是不一樣的結果。接班的是他弟弟,而且還是堂弟,外藩入主,心裡本來就虛,巴不得把他寫得很爛。那些拿着大筆寫史書的,一點都不用顧忌去世皇帝的臉面,巴結新皇帝就行了。

聽過馬未都的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他說“曆史沒有真相,隻殘存一個道理”。

朱厚照是不是被害死的,是不是皇後張氏的親兒子……,對于普通遊客,這些都沒有意義。我們隻要知道該幹是事要幹、該承擔的責任要承擔。比如,家裡如果真有皇位,自己親自生一個兒子很重要。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現在預約開放,至少提前一天。票價一百,包含一張價值五十元康陵村的春餅券。

遠遠看着,康陵背靠大山,地勢很好的。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祖有功而宗有德”,是以在皇陵中,給“祖”陵前立神功聖德碑,“宗”陵前立聖德神功碑。

十三陵除長陵外,所有陵門前的石碑上都空無一字。通常,都是兒子給老子寫“事迹”。仁宗給成祖寫了,所有成祖的長陵碑是有字的。仁宗比較節儉,就根本沒建碑亭,宣宗自然不用寫了。宣宗不能超過老爸的規制,也沒有建碑亭……,知道嘉靖帝繼位,他給之前的皇帝都建了碑亭。碑文該皇帝寫,但他哪寫得了那麼多啊,就成了“無字碑”。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預約開放。提前一天哦!這個看着有點小的陵門,是乾隆時候的規模,修複也是按照乾隆時期修複的。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十三陵是開放了長陵、定陵和昭陵。說實在的,有點少。康陵能開放,真是“喜大苦奔”。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十三陵各陵區還都能進,就是申遺修繕後大門深鎖。這一鎖,也鎖了二三十年了。能開,真是太好了。深色的大門,裡面紅牆黃瓦、綠色的草地,這顔色也是夠美的啦!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康陵的隆恩殿在乾隆朝就修複過一次,但也沒存在下,隻剩地基還在。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地面建築無存,石頭還是“萬年牢”,丹陛石雲紋漂亮。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康陵隆恩殿在清朝已毀,乾隆給修複一次,但給縮小了規模,将面闊五間縮為三間。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隆恩殿的須彌座還在,可以看出當年是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大殿。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康陵隻有兩進院落。過了這三座門就是陵寝區域。現在是03年修複後的樣子。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棂星門,也叫二柱門。它上面蹲着的小獸是麒麟,長陵蹲着的是望天吼。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皇陵前的石五供。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石五供中間的是香爐,上面雕刻的蟠龍非常精美。

明樓毀于明末而在清朝重修時又縮小了建制,修複後按照縮小的規模複建的。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從五供到方城下是有一個斜坡的。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通過方城明樓下面這個通道可以看到迎面的琉璃屏。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十三陵不是所有的帝陵都有這個啞巴院。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原來一直以為寶城整個範圍都是地宮。至少,康陵不是,它的地宮很小的,紅線處的那個小凸起下面就是地宮。可見,地宮規模不大。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康陵在武宗去世後修建,而且還是堂弟給修建的,規模是小了點。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長了青苔的寶城的城磚,遠處是群山。這就是曆史的痕迹。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遠處應該是泰陵,武宗老爸朱佑樘的泰陵。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康陵的明樓在十三陵中算小的。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那時候品質就有責任制,很多城磚上都有“出品人”的印記。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好漂亮的景緻。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我說這裡風景不錯,但據說對于皇陵來說,有一座山峰離得太近,對皇陵産生一種壓迫感。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明樓内的聖号碑。明樓燒毀過,裡面的碑難免被燒裂了。拼接還算完整,可以看到碑首的龍紋,碑身上“武宗毅皇帝之陵”。朱砂的紅色還依稀可見。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基座是蓮花紋,這個比較特殊。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康陵的冢牆也不咋高,一年完工的工程各項規模上都有縮減。好在,地宮安穩。未被盜。

十三陵:他家是真有皇位要繼承,他是真的沒兒子

明武宗是不是真的“昏”?史書上大肆渲染的“豹房”,其實也可能是武宗為了擺脫文官集團而不得不在紫禁城外面重新設定的工作地;他的禦駕親征,畢竟是在土木堡之變之後明軍的一次勝利,怎麼也算外禦強敵吧;内部還平定過藩王的反叛;還有任用太監,劉瑾是武宗時期特有名的太監。但太監也是武宗制衡文官集團的棋子,到該舍棄的時候,劉瑾死得很慘的。

康陵的主人,被史書上塑造成奇葩,甚至昏庸。這多少都有他的繼任者、那位外藩入主的堂弟的功勞。

參觀完康陵可以去旁邊的康陵村吃春餅了。據說,這個餅就是武宗“發明”的。武宗經常帶着大隊人馬出行,為了避免大家挨餓,就把餅做得薄薄的,卷上菜随時可以吃了。

推薦相關閱讀:

十三陵:能耐很大,帝陵最小

十三陵:康陵,當那扇深鎖的門被徐徐推開

徒步十三陵:從地鐵站走到石牌坊、大紅門和碑亭

十三陵:從門縫中看一眼明朝修建的最後一座皇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