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三峽國際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禹:關注疫情後投資新機遇 共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作者:王琦 785
專訪三峽國際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禹:關注疫情後投資新機遇 共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十年磨一劍。過去十年,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國際),從無到有,從小到強,通過綠地投資、股權并購等形式,廣泛參與境外清潔能源投資合作。截至目前,公司資産總額近1000億元,發電總裝機超過1600萬千瓦,業務區域涉及近20個國家和地區,中外員勞工數超1400人。

作為三峽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台,三峽國際的業務涵蓋海外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涉及亞洲、歐洲、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已形成以巴基斯坦、巴西為重點的水電、風電市場;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海上風電市場;以葡萄牙電力公司為重要合作夥伴的歐洲能源市場。

疫情肆虐全球,2021年以來,三峽國際海外能源投資依然收獲頗豐。年初,公司成功進入西班牙這一歐洲最大的光伏市場,截至目前,在西班牙市場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已逾百萬千瓦,并将境外清潔能源投資業務拓展到中東、北非地區。

過去十年,三峽國際的快速發展經曆了哪些節點?與葡萄牙電力公司的合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在開拓歐美市場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公司将如何布局?針對上述問題,近日,三峽國際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禹在北京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專訪。

過去10年曆經三個重大節點

21世紀:2021年是三峽國際成立十周年,過去十年,三峽國際經曆了哪些重要節點?請簡要介紹一下三峽國際的發展成績。

王禹:三峽國際于2011年10月成立,到2021年正好是10周年,可謂是“十年磨一劍”。過去10年,三峽國際主要經曆了三個重要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我們抓住機遇,在三峽集團的支援和運作下,收購了葡萄牙政府所持有的葡萄牙電力公司(以下簡稱“葡電”)的部分股權,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通過與葡電合作,雙方互相學習公司治理經驗,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開發歐洲風電資源。三峽國際以參股方式開發巴西三座水電站,成功進入巴西市場。此後,通過一系列并購活動,在較短的時間内成為巴西第三大發電商,并積極跟進南美市場其他清潔能源項目。

第二個節點是2015年底。當時,三峽國際通過參股葡電在巴西的投資項目已成功進入巴西市場,并在2015年初嘗試并購了兩座水電站。年底,通過競拍,三峽國際成功獲得巴西朱比亞和伊利亞兩座大型水電站30年特許經營權。2016年,投資收購了美國杜克能源在巴西10座水電站。至此,三峽國際在巴西總共營運了14座水電站,一躍成為巴西第三大發電公司。

第三個節點是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三峽國際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巴基斯坦市場開發清潔能源。作為在南亞地區的投資平台,三峽南亞公司吸引了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IFC)與絲路基金共同參股投資。在建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優先實施項目,“一帶一路”首個大型水電投資建設項目,也是首個被寫入中巴兩國政府聯合聲明的水電投資項目,将于2022年實作并網發電。此外,我們在當地的第二個水電項目科哈拉水電站也有望2022年開工。

總體而言,我們抓住了機遇進入了歐洲和巴西市場,随後又通過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在巴基斯坦開展清潔能源投資項目。過去十年,機遇對三峽國際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機遇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比如,在巴西并購兩座大水電特許經營權,時間緊、任務重,三峽集團基于自身的産業資産判斷能力,快速決策、迅速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三峽國際将努力從“機會導向”轉為“戰略導向”,優先布局重要市場。

共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21世紀:作為三峽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台,三峽國際業務分布地域涉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三峽國際是如何劃分海外市場的?在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開拓業務,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王禹:三峽國際成立初期,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把海外市場劃分為歐美市場、資源富集的市場(拉美和非洲)以及中國周邊市場(巴基斯坦和東南亞)。随着公司在約旦和埃及成功并購風電和太陽能項目,周邊市場也擴充到了一些新的地區。

發達國家市場相對穩定,供給也相對穩定,合同執行有保障,政策變化較小,可預期性高。但同時,市場準入和審查比較嚴苛。開發中國家,市場不成熟、不穩定,電能消納和電費回收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為解決欠發達地區市場經營問題,一方面,三峽國際與國内多家知名工程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利用合作夥伴的市場布局和觸角,擷取優質項目資源;另一方面,也與國内礦企探讨合作,使生産出來的電能争取實作就地消納,為礦企節約運輸等成本,降低市場風險,共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積極關注并探尋疫情後海外并購機會

21世紀:新冠疫情給三峽國際業務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是不是也帶來一些投資機會?

王禹:疫情對存量資産營運影響不是特别顯著。電力是一個國家運轉的基礎,即便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存量資産的營運沒有受到較大的影響,也沒有中斷既有項目建設。三峽國際參照國内疫情管控經驗,確定屬地有足夠的運維人員保持電力穩定供應。同時,積極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確定項目建設有充足的建設人員。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産兩手抓,将如期建成投産發電。

但是,疫情對我們增量資産的擷取有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過去兩年,很多國家經濟都遭受沉重打擊,面臨需求不足的困境;第二,有些國家的疫情依然很嚴重,不僅難以集中人力,而且由于開工不足,所需裝置難以按時提供,使得新項目的開發周期變長。

同時,也存在一些投資的機遇。由于三峽集團整體發展較好,從投資角度看,應該還是有很多投資機會。随着疫情導緻各國經濟狀況惡化,之前不讓我們投資的項目,也使得以後的投資機會變得可能。此外,公司也在進一步積極探尋後疫情時期海外投資新機會。

過去,通過投資并購,公司成功進入歐洲和巴西市場,下一步,要實作更穩、更好的發展,我們要從綠地投資做起,提高效益。公司目前已在南亞、歐洲和拉美等國家和地區謀劃了綠地項目開釋出局。

全球加速減排帶來機遇和挑戰

21世紀:2021年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訊方式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将大力支援開發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建立境外煤電項目。這一新政的出台将産生怎樣的影響?

王禹:三峽國際在成立之時就秉承了三峽集團的綠色發展理念,聚焦清潔能源項目,包括水電、風電和太陽能項目,沒有涉足過煤電項目。

自國家提出“雙碳”目标以來,各家企業不僅不能在海外投資煤電項目,甚至很多參與的煤電建設也都停止了。對三峽國際而言,這意味着未來的競争将會更加激烈,因為以前投資煤電項目的公司也會轉移到清潔能源領域。要應對這種挑戰,三峽國際必須秉承綠色發展、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能僅僅依靠機遇,而是要通過提升管理、加強協同和履行社會責任,取得項目所在地政府和群眾的信任,獲得更多資源,赢得更多機會。

21世紀:随着COP26大會的召開,很多國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減排目标,全球氣候行動注入了新動能。這是不是也給三峽國際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王禹:在聯合國全球氣候行動的指引下,很多國家紛紛出台碳達峰和碳中和時間表。發達國家也都制定了以清潔能源為主的電力政策,停止了核電、煤電等項目,這意味着未來的能源發展勢必轉向清潔能源方向,這也為我們在海外布局清潔能源創造了更多機會。但是,機遇和挑戰同在。伴随着機會的到來,競争也将更加激烈。最終,我們還是要依靠服務和履行社會責任赢得當地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争取更多的項目資源,實作可持續發展。此外,由于各國對水電開發過程中涉及的淹沒、移民等問題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使得水電開發難度不斷增大,是以未來公司也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風電、太陽能甚至氫能和儲能上。

與葡電攜手進入第三方市場

21世紀:2021年也是三峽集團和葡電合作十周年,能否具體談談三峽集團和葡電的合作曆程?

王禹:三峽集團與葡電合作已跨過第一個十年。一方面,通過分紅和市值管理,三峽集團已經收回了原始投資額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葡電在三峽集團的幫助下也很快重新回到投資級評級并開始探索轉型,聚焦新能源和配售電業務。縱觀三峽集團與葡電的十年合作發展曆程,實則是一條融合發展、互利雙赢之路。

三峽集團和葡電把彼此作為國際合作中優先的戰略夥伴,過去的十年間,雙方互相尊重、互相支援,彼此信任、攜手共進,從共同開發歐洲及南美第三方市場,到開展人才交流與技術合作,再到攜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也為各自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雙方的合作不僅深化了中葡兩國投資和經貿合作,還促進了兩國文化交流,更增進了兩國人民情誼,成為中葡兩國全方位經貿合作的典範。

近期,三峽集團與葡電簽署了新一輪戰略合作架構協定,着眼全球電力行業發展新趨勢,發揮雙方各自優勢,鞏固此前合作成果,進一步深化在全球項目投資、新能源技術研發、第三方市場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交流合作成果。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