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發概念車型,成立造車公司,“索尼大法好”在新能源賽道玩得轉嗎?

作者:數字綠洲

新能源車賽道逐漸擁擠。1月5日,據索尼官網消息,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索尼展出了一款SUV型原型車,索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田憲一郎宣布成立索尼移動公司(Sony Mobility Inc.),緻力于将索尼的電動汽車商業化。這幾年,日本老牌廠商都在加速轉型,索尼也難逃這一宿命。不過,如今的電動車領域已經成為各大公司轉型的必選項目,索尼固然有其積累多年的技術優勢,但也存在不可忽視的技術短闆,未來能否在電動車市場與大佬們一決高下還有待觀察。

再發概念車型,成立造車公司,“索尼大法好”在新能源賽道玩得轉嗎?

第二輛概念車

索尼在CES期間展出了在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的原型車VISION-S 01和以全新外觀亮相的SUV型原型車VISION-S 02。

早在2020年CES上,索尼就曾展出過VISION-S 01,其車身内外搭載33種不同的傳感器,多個寬屏顯示器以及360°沉浸式音頻系統,零部件供應商涵蓋黑莓、博世和麥格納等業内知名企業。

至于VISION-S 02,吉田憲一郎介紹道,這款車的開發建立在安全、适應性和娛樂的基礎之上。“在創造舒适的出行體驗方面,安全一直是首要任務,這一點在開發這款SUV時沒有改變,車内和車外共安裝了40個傳感器,用于監控車輛的安全。”

吉田憲一郎透露,索尼正在探索索尼電動車業務的商業化。“就适應性而言,我們擁有連通性,使我們能夠制造一種不斷進化的車輛。它還可以為每個使用者提供個性化乘坐艙。通過5G技術,可以在車載系統和雲端之間實作高速、高容量和低延遲的連接配接。VIsion-S還将移動性發展為一種娛樂空間。”

這兩年,索尼一直在為進入電動車領域甚至自動駕駛領域做準備。2020年,索尼和合作夥伴在奧地利開始了公共道路測試,以評估VISION-S 01的安全性和索尼技術;2021年4月,索尼集團和德國沃達豐在德國奧爾登霍芬開始 VISION-S Prototype 的5G駕駛測試,以驗證車輛擷取的各種傳感器資料低延遲傳輸到雲端,以及實時控制的可能性。

作為曾經的消費電子巨頭和現在的影視娛樂大佬,索尼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消息也備受關注。但實際上,近幾年跨界造車的企業并不在少數,比如蘋果、百度、小米等,而電動車幾乎是這些企業的共同選擇。

從剛剛過去的2021年統計資料中就可以看出,電動車正在逐漸擠壓掉汽油車的市場佔有率。資料顯示,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傳遞30.86萬輛汽車(市場預估26.3422萬輛),2021年全年累計傳遞93.6萬輛汽車;小鵬汽車2021年總傳遞量98155輛,為2020年的3.6倍;蔚來汽車2021年共傳遞91429輛汽車,同比增長109.1%;理想汽車2021年總傳遞量90491輛,同比增長177.4%。

優劣勢明顯

“索尼造車,更多的還是希望将企業在消費電子、傳感器半導體等方面的優勢,在電動車領域得到更多方位、更立體地展示與落地。”産業觀察人士許意強表示,同時,該公司也是看到了未來人們生活娛樂方式的變化,移動出行将會承載很多家庭更多的娛樂時光,而作為一家創意娛樂公司,索尼需要親自下場造車,提升這種創意娛樂的跨産業融合度。

十年之前,大衆對索尼的認識還是“技術大佬”,不管是電視、電腦、相機還是手機,索尼都是當之無愧的技術流企業。然而,因為對技術的沉迷而忽視了市場變化,失去了把握消費者心理的能力,索尼在消費電子這條路上的發展阻礙也越來越大。

由于家電業績不佳,索尼2011财年(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合并淨虧損高達455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272億元),陷入巨額赤字。

2011-2012年,平井一夫接連任索尼SCE總裁、索尼集團總裁兼CEO,通過實施快速決策将索尼集團整合為“一個索尼(One Sony)”,使公司從硬體核心領域向影像、遊戲和移動三個方向轉移,重點發展以PlayStation遊戲為核心的娛樂業務,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截至2019年3月的2018财年,索尼營收達到8.67萬億日元(約合781.4億美元),同比上漲1.4%;淨利潤9163億日元(約合82.6億美元),同比增長86.7%。

在平井一夫的帶領下,索尼逐漸由“技術大佬”轉變為“影視娛樂大佬”。2019年,平井一夫正式退休,他的接任者吉田憲一郎繼續強化索尼的娛樂屬性。

不過,近期有一位日本遊戲發行商的高管匿名放出消息,稱索尼不僅在逐漸失去遊戲行業的壟斷地位,玩家也在逐漸向PC端過渡。新的轉型迫在眉睫。

在許意強看來,索尼造車有其固有優勢。他認為,電動車本質上已經不是傳統的汽車,而是一款帶着晶片的智慧出行機器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索尼以傳感器為代表的晶片半導體技術優勢,可以發揮協同性,同時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多年的音視訊技術,也會為其汽車業務增色。

“當然,索尼在電動車上的劣勢也很明顯,如何從消費電子産品多是以個人為機關的消費人群,切入到汽車以全家人為機關的群體,還需要跨越傳統的經營思維和邏輯。當然,在提升電動車娛樂性的同時,還需要保證其安全性。”許意強說。

至于索尼電動車何時能夠量産上市,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索尼方面,但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複。

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