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秦小輝 通訊員 管佳
1月5日上午,中國共産黨東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開幕。大會指出,過去五年,東莞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産業發展優勢、城市品質内涵、生态環境品質、民生社會事業等七大領域有了顯著變化,高品質發展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有力。
而在城市品質内涵提升中,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既是重要抓手,也是重要突破口。1月5日,東莞市黨代表、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永定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五年,為了讓東莞——我們的家園更美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上司下,全市城管系統全力以赴、全情付出,攻堅克難、積極擔當,榮獲全國“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表現突出機關“三連冠”,推動東莞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切實為東莞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做好服務、提供支撐。

中國共産黨東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現場
堅決貫徹落實,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中貢獻城管人的力量
羊城晚報記者:黨代會報告中讓您感受最深刻的是哪些地方?能否談一下聽完報告後的感想?
劉永定:我認真學習了亞非書記在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作為一名黨代表,我覺得《報告》統攬東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未來五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切中東莞發展的症結要害,符合東莞“雙萬”城市新征程的實際需要,直達東莞市民的所想所盼,是一份群衆認可、社會期待的好報告。
我認為《報告》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
第一,《報告》立足“雙萬”城市這個新起點,敢于破局,謀定而動。報告提出東莞市即将位列“雙萬”城市行列,面對深度城市化的大背景,要赓續奮鬥,譜寫東莞現代化事業新篇章,并提出了三個方面,12個項目的具體舉措,要求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堅持培育壯大新動能,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努力實作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展望未來,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上司下,全市黨員幹部和人民沿着既定的藍圖,真抓實幹,引領東莞在新征程中争先進位、走在全省前列。
第二,《報告》直面現實的種種困難挑戰,對症下藥,攻堅克難。《報告》深入剖析當下東莞産業結構、人才結構以及要素供應的短闆,科學提出了未來五年東莞市經濟總量、人才結構、環境水準、居民生活、社會治理等一系列量化名額。同時,首次提出了“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雙輪驅動的城市定位,号召全市動起來、幹起來,比學趕超、奮勇争先,用心用情用功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那我想推進城市管理工作,也要沿着這個思路,敢于對标一流城市,打造國際一流灣區的城市綜合環境标準。
第三,《報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惠及全民,托底保障。《報告》基層治理創新和民生福祉增進,帶給大家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家深感解民優、順民意、暖民心,比如深化法治東莞平安東莞建設,提出建構完善12345熱線快速響應體系,實作市民服務一号響應;比如全力保障公共服務供給,加快補齊“民生五個位”短闆;還比如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準,多管道增加居民收入,等等舉措,都是市民關心期待的。這一項項沉甸甸的政策大禮包,必将進一步擦亮東莞這座城市“城人融合、共生共榮”的城市名片。
同時,作為一名城管人,《報告》對城市管理工作也高度重視,在很多章節裡面都有進行深入闡述,肯定了過去五年東莞城市品質内涵顯著性提升,針對未來五年工作,要求城市綜合環境要達到國際一流灣區标準,城鄉人居環境品質要有根本性改善的目标,令全市城管系統倍感振奮,深受鼓舞。下來我們将在全系統内進行傳達學習,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中貢獻城管人的力量!
東莞市黨代表、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永定
過去五年,全力以赴為高品質發展做好服務提供支撐
羊城晚報記者:“十三五”期間,東莞的經濟社會取得了顯著發展,城市管理事業持續繁榮,您能否用一組關鍵詞來概括過去五年的成績?
劉永定: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過去五年,為了讓東莞——我們的家園更美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上司下,全市城管系統全力以赴、全情付出,攻堅克難、積極擔當,榮獲全國“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表現突出機關“三連冠”,推動東莞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切實為東莞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做好服務、提供支撐。
(一)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打造一支有溫度的城管鐵軍。
堅持“黨建引領、剛性執法、柔性服務”三大理念,對标上級期許要求,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及“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剖析城管職責使命所在,出真招、重實效,以打通服務市民“最後一米”為引擎,深入推進全市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推進城管片長制建設,推動城管力量下沉一線,面對面向市民群衆提供暖心服務,盯緊“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通過城市服務碼的布設,推動市民“一鍵找片長”。
目前,全市建成城市服務驿站和城管社群工作站228座,配置156名城管片長。組建玉蘭女子服務隊,209名巾帼以專業形象行走在街頭巷尾,承擔城管執法、便民服務和宣傳教育三大職能,于“潤物細無聲”中解民憂、纾民困、暖民心。成立全省首家城市管理教育訓練學院,組建市局共産黨員應急突擊隊,建立健全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是廣東省住建系統第一個實作365天24小時上司幹部帶班值守的機關。創新引入群衆滿意度測評,委托第三方通過問卷調查及網絡、電話等形式,請群衆對城市管理工作打分評價,評分結果納入全市城管系統“A+S-N”考核,引導各分局全力提升群衆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以“掃幹淨、擺整齊”為目标,迅速掀起全市域、全天候環衛提升攻堅戰。
9月22日東莞市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暨環境衛生再提升動員部署會召開以來,城管部門立即行動起來,一是主動靠前推進環境衛生再提升,組織人員全面下沉一線開展環境衛生督導工作,督促環衛保潔管養機關、社群落實開展全市域大掃除,逐街逐巷找短闆、促整改。
二是從環衛保潔區域界定、分級分類作業标準再明确、合同條款執行等方面入手,堅決壓實承包企業、環衛所的清掃保潔責任。
三是把環衛保潔當作城管部門的主責主業聚焦用力,動員鎮(街道)、村(社群)各顯其能,落實“掃幹淨、擺整齊”要求,全面提升普掃及保潔工作品質。
四是重點解決灑水沖洗、普掃及動态保潔、城市家具擺放以及髒亂差現象等影響城市面貌的梗阻問題,還市民以潔淨舒适、還城市以規整秩序。通過幾個月的努力,東莞市環境衛生面貌特别是主幹街道、城市中心區環境品質大幅改善,“幹淨、整潔、有序、安全”的城市面貌初露芳容。
我們還以精細化管理“五件套”為載體,排程全社會參與城市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十三五”期間,各級上司共行走東莞24.6萬次,發現并解決問題54.2萬件;釋出潔淨測評21次,紅榜118處,黑榜130處,摘帽黑榜78處,舉辦城市論壇17次,潔淨城市活動日21次。
(三)以瓦斯安全監管為重點,全面夯實安全生産底線。
經過強化排查整治,全市瓦斯安全風險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安全事故發生率逐年明顯下降。推行送氣工入戶安檢,要求瓦斯經營企業建立健全送氣安檢機制,完善瓦斯管理資訊化系統,實時上傳入戶安檢采集的影像資料,確定每次入戶安檢可追溯。大力打擊“黑氣”,開展城鎮瓦斯安全“百日攻堅”行動,頂格處罰瓦斯非法經營行為。去年8月行動以來,查處“黑氣”窩點795處,查扣氣瓶3.3萬多瓶。推進有獎舉報“黑氣”線索,共受理群衆舉報線索312宗。推進瓦斯洩漏報警器,引導12898家餐飲場所安裝瓦斯洩漏報警器。對未安裝報警器的商戶,瓦斯經營企業将發放隐患通知單,明确整改期限。開展瓦斯安全“萬人敲門”行動,登門入戶宣教瓦斯安全常識,累計“敲門”入戶14.40萬戶。強化瓦斯設施保障能力,初步建成全市天然氣管道“一張網”,瓦斯管網裡程3500多公裡,管道裡程位居全省前列。
(四)以嚴控新增為突破口,合力推進違法建設治理。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出台《東莞市曆史遺留産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築補辦不動産權手續實施方案》,對曆史違建進行分類處理。落實《東莞市農民安居房管理辦法》,明确農房建設的标準規範,支援合法合規的農房建設。
二是嚴查嚴控農房違建。嚴格執行《東莞市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聯合執法實施方案》,築牢市-鎮-村立體的農房建設管控密網,制定《嚴控新增違建十條措施》,切實壓實鎮街治理新增違法建築工作職責,實施新增違建快速拆除機制,14日内完成新增違建拆除,堅決做到新增農房違建“零增長”。
三是創新工作機制,通過航拍、無人機和地面隊伍巡查等立體監管手段,及時發現、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行為。五年來,全市累計治理違法建設面積超1億平方米,其中2021年全市違建治理目标為2900萬平方米,已治理3054.1萬平方米。
(五)以打造精品美化城市,推動城市品質内涵顯著提升。
一是建成中心城區夜景燈光景觀品質提升、東莞大道“十裡迎賓景觀帶”、東莞植物園一期工程(含蘭花園、名樹名花園等12個專類園)等一批景觀工程,建立168個彩色林及1178個街頭小景,美化各類市政箱體2100個、修整樹池逾1.2萬個。
二是完成建設及更新改造公共廁所1756座(含84座“星級公廁”),是省任務(三年完成230座)7.6倍,完成438座轉運站更新改造。
三是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增加至1.425萬噸/日,居于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建成東南部衛生填埋場一期工程,飛灰無害化處理實作零的突破。建成26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處理能力達2052.6萬噸/年,資源化利用處置能力居全省前列。
四是在全省率先啟動存量垃圾清理整治,通過“開挖篩分+篩上物焚燒處理”的方式,推動存量垃圾清理。象山垃圾臨時填埋場從“惡臭+投訴的填埋場”蛻變到“綠色+智能化的公園”,還“綠水青山”于民,成為東莞市填埋場整治和生态修複的标杆示範。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德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