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東漢在維持了一百多年的穩定之後,最終還是走向了衰亡和分裂。而漢末各地軍閥割據的場面,也是一段令人心神動蕩的歲月。從大體上來看,東漢末年最終走向衰亡,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從根本原因上看,東漢王朝腐朽的政治制度是首要原因。在這種情形之下,從西漢便流傳下來的“外戚宦官亂政”,數次掀起朝局的動蕩,也直接加劇了東漢王朝的衰亡。此外,東漢末年的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期間昏庸無道,極盡奢靡,也成為了東漢走上沒落的導火索。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而從直接原因上考慮,則有另外三條導火索。其一,是連年的饑荒、瘟疫和叛亂,讓許多百姓不再開始奮起反抗;其二,是各地軍閥割據一方,并展開四處混戰,也不再聽從朝廷的調令;其三,是黃巾軍長達九個月的禍亂中原,讓東漢王朝徹底名存實亡。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說起這第二條,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軍閥割據的局面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又是從哪個諸侯開始的呢?回顧曆史,在漢靈帝執政期間,位列九卿之首(太常)的一個皇室宗親,看到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便向漢靈帝提出,自己要前往邊境,來為國家鎮守一方。沒想到的是,此人卻沒能堅持住本心,最終成為了漢末首位割據一方的軍閥,從此掀開了天下大亂的序幕。此人,也正是後來的益州牧劉焉(即劉璋之父)。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劉焉,字君郎,出身于江夏竟陵,是西漢魯恭王劉餘的後代,亦是漢景帝的子孫。劉焉因為是漢室宗親,是以就很容易的被舉薦為了中郎。他在職期間,能舉賢良之士為朝廷所用,是以官也越做越大。就這樣,劉焉先後曆任為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等職,皆有不俗的政績。就在劉焉入主中樞,做到了太常(九卿之首)之時,他卻做了一個反常決定。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劉焉打算放棄中樞高官的位子,自願替國家鎮守邊疆。那麼他為何會有這個打算呢?據《三國志·劉二牧》記載:“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難。”而《後漢書·劉焉傳》給出的解釋則是:“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也就是說,劉焉覺得天下大亂,以至于民怨四起,是因為地方長官沒有做好他們的本分。在此情形之下,劉焉認為傳統的地方刺史,其手中權力太小,無法對各地太守形成有效制約。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在此情形之下,劉焉向漢靈帝提出重設州牧的打算。據《三國志·劉二牧傳》記載:“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緻離叛。”不少人覺得劉焉從這此時起,便生出了割據一方的野心。不過在筆者看來,劉焉的出發點,的确是在為東漢王朝考慮。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州牧、刺史和太守的職能演變。自漢武帝時期,刺史在名義上是代表中央,在地方上任職,以起到監察百官的作用。不過刺史的地位雖然超然,但在地方上的治理權,還是要次于太守的。而說到州牧,劉焉也并非是最早提出這個制度的人,第一個這麼做的,其實是王莽。他在篡位稱帝之後,将天下十三州重新劃分為九州。為了讓地方長官有能力鎮壓各地叛亂,王莽于是改刺史為州牧,并加以将軍之職,允許他們擴張自己的力量,以此完成以暴制暴的目的。後來劉秀繼位以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又把州牧改回了刺史。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不難發現,劉焉向朝廷提出設立州牧,并非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而是希望漢靈帝可以效仿王莽的舉措,借助地方武裝勢力,令其達到“以暴制暴”的手段。而且劉焉提出的人選,都是一些海内清名之士。而且劉焉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并非是地廣民豐的益州,反而是條件不太好的交州。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不過一開始,漢靈帝并沒有同意劉焉的這個打算。不過随着地方勢力愈發混亂:“會益州刺史郤儉賦斂煩擾,謠言遠聞,而并州殺刺史張壹,涼州殺刺史耿鄙,焉謀得施。”朝廷最終決定,在地方上設立州牧,讓他們自行武裝力量鎮壓反對勢力。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可惜劉焉的初心,終究是發生了變化。據《三國志·劉二牧傳》記載:“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将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聞扶言,意更在益州。”劉焉心境的轉變,很有可能是在朝廷拒絕他的提議之後。漢靈帝的昏庸,再加上手下謀士的教唆,讓劉焉心中,最終滋生出了一絲野心。

此人位列九卿之首,為救朝廷以身涉險,卻成為漢末首個割據勢力

在劉焉入蜀以後,他任用在當地頗有群眾基礎的張魯,令其去據守漢中。據《後漢書·劉焉傳》記載:“遂任魯以為督義司馬,與别部司馬張脩将兵掩殺漢中太守蘇固,斷絕斜谷,殺使者。魯既得漢中,遂複殺張脩而并其衆。”張魯在漢中隔斷了朝廷與益州之間的往來,同時劉焉又上書說“米賊(張魯)斷道,不得複通”。在劉焉自導自演的一手好戲之下,他最終成為了益州名副其實的“土皇帝”。自此之後,劉焉便掀開了漢末軍閥割據的亂象。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