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信:以他為名的成語背後,是他的每一次選擇

一說起韓信,你可能會想起,那個在“王者峽谷”裡披銀甲、執銀槍的少年刺客。而回到現實中,關于韓信的成語,可謂是,多,很多,非常多。比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置之死地而後生、十面埋伏、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等等。

可以說,韓信的一生充滿着傳奇色彩。如果我們撕掉傳奇這層外衣,從這些成語當中,會發現韓信的一生都在面臨選擇。每一次選擇,都對他的人生,埋下了重重的伏筆。

一.自尊與活着

胯下之辱

韓信:以他為名的成語背後,是他的每一次選擇

韓信那會兒還在淮陰,很喜歡把佩劍帶在身上,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大将軍征戰沙場。但是有個屠夫看見韓信這樣子,心裡就不爽了,想要羞辱他一下。

不巧他們兩人在街上撞見,屠夫擋住了韓信,對韓信說:“你個小子,乖乖,整天把佩劍帶在身上,裝什麼大英雄。你小子頂多就是個膽小鬼,夠膽的話,你刺我一下。要是不刺的話,你就從大爺的胯下鑽過去。”

韓信想着這人是個神經病吧,想走。但屠夫這邊的人多,自己肯定走不了。硬拼吧,說不定自己會被屠夫一刀劈死。那怎麼辦呢?此時此刻,韓信面臨着一個選擇。

尊嚴和生命,哪一個重要?韓信權衡了一下,選擇了生命。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在尊嚴和生命面前,韓信的選擇是,生命。

當他鑽過屠夫的胯下的時候,他一定想要千百年前,有一個叫做勾踐的人,忍受了奇恥大辱隻為了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有機會實作心中的夢想。

昌亭之客

韓信:以他為名的成語背後,是他的每一次選擇

韓信有一段時間很窮,他啥都不想幹,就想着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幹出一番事業來,讓大家看看他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淮陰少年。

他的母親賺了錢,就給他讀書。韓信很刻苦,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但是當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他的生活就沒有了保障,飯也沒得吃。那怎麼辦?

韓信就去昌亭亭長家裡,蹭飯吃。這個昌亭亭長看得出韓信非池中之物,就主動邀請韓信去他家吃飯。

男人跟男人嘛,吃幾頓飯沒關系的。但是亭長老婆就不願意幹了。因為韓信天天來蹭飯,遲早會把米缸吃空。是以亭長老婆想了一個辦法,在韓信來蹭飯之前,夫妻倆就先吃了飯,這樣韓信就蹭不到飯了。

不過,韓信沒等亭長夫妻吃完午飯晚飯,就決定再也不去亭長家了。因為韓信早上去了之後,一下子就看明白了亭長是什麼意思,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自己沒了自尊。

在飽腹和自尊面前,韓信選擇了自尊。他已經失去了一次尊嚴,不可以再一次失去,死活賴在亭長家裡。如果這樣的話,韓信就不會成為後來的“無雙國士”。

韓信确實想要有錢有權。但目前他要想辦法解決肚子問題。如果自己都活不下來,他就沒有辦法實作在母親墓前的豪言:派一萬人來守母親的墓。

這一次,他選擇去釣魚。就算釣不上,那就餓着,一直到釣上為止。

二.頹廢與追夢

一飯千金

韓信:以他為名的成語背後,是他的每一次選擇

韓信在河邊釣魚釣了幾天了,都沒見一條魚上鈎,真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啊”。重點是,還有幾個婦女在河邊洗衣服,經常在背地裡嘲笑他。剛剛好,他聽得到。

有個老婆婆,看見韓信這個年輕人餓着肚子,有點兒不忍心。于是她将自己的夥食分一半給韓信。韓信這個人還算尊老愛幼,他很委婉地拒絕了老婆婆:“老婆婆,這是你的飯,我不能吃,吃了你就餓肚子了。”

老婆婆說:“傻小子,我年紀大了,吃不了多少,剩下來的飯也會扔掉,這不是浪費了嗎?”

聽了這話,韓信也就不客氣了,立馬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緩解了幾天的餓病。

原本,老婆婆的衣服洗十幾天就完成了。但為了韓信,她竟然洗了四十多天。就這麼,韓信也蹭了老婆婆四十多天的飯。

最後,老婆婆不再來河邊的時候,跟韓信說了一句話:“年輕人啊,我給你飯吃,不是要你報答我,而是看見你可憐。你那麼年輕,有大好的前程等着你,為什麼要在這裡耗時間,一直頹着呢?”

韓信一聽,心裡有點兒愧疚,嘩啦啦那個眼淚就流下來了。他可能忘記了胯下之辱,也可能忘記自己曾是個“昌亭之客”。但是,他絕對不可能忘記自己拔劍向天起誓:派一萬人來守母親的墓。

從此之後,韓信苦讀兵書、鑽研兵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在追夢的過程中,他也能忍,一直等待自己的機會。終于,他遇見了劉邦,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

後來,功成名就的韓信回鄉的時候,找到了老婆婆,贈送她千金,表示報答。“一飯千金”的成語,也就是這麼來的。同時,韓信還找到當年讓他忍受“胯下之辱”的年輕人,那麼,韓信會殺了他嗎?

韓信這個人心很大,他對以前的事兒不計較,原諒了屠夫。并且他給了屠夫一個官做,讓屠夫去抓賊。是以說,韓信的大度為他赢得了千古傳頌的可能。李白,蘇轼,陸遊等等數不盡的詩人,都在他們的詩篇裡留下了韓信。

三.道義與背叛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以他為名的成語背後,是他的每一次選擇

那時,韓信在項羽那邊沒有出頭之日,加上項羽剛剛推翻了秦朝,無厘頭地封了二十一個王,又無厘頭地攻打這些王。韓信感覺自己跟着這位大哥,遲早沒有好下場,于是投奔了劉邦。沒想到劉邦給了韓信安排了一個小官,就是給人端端茶水的那種。

有一回,這個小組織裡有個人犯了錯,組内的十四個人都要連坐,一起砍頭。監斬官砍了前面十三個人,輪到韓信。韓信心裡的那個痛啊,明明自己啥也沒幹,就丢了性命,哪裡對得起老母親和老婆婆。于是他擡起頭,看見了路過的掌管劉邦車馬的夏侯嬰,大喊道:“漢王究竟想不想打天下了,要是想的話,怎麼在這個時候殺壯士呢?”

這個夏侯嬰一聽可不得了,漢王想要奪天下的事兒,壓根就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年輕人能看得出大局,可能是個能審時度勢,有雄才大略的人,把他留下來,聊聊。

這一聊可不得了,夏侯嬰知道了韓信的軍事天分,極力要求他留在漢中。但是他始終得不到劉邦的重用,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這一出,劉邦才對韓信登壇拜将,開始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北出計劃。

可以說,韓信在劉邦那兒挺順利的,封官拜将,手下有兵,一直打到齊國去,直到占領了齊國的首都臨淄。這會兒,劉邦正在垓下圍項羽。本來劉邦跟友軍約好了,一起到垓下打敗項羽,但是卻沒有一個友軍出現。

韓信:以他為名的成語背後,是他的每一次選擇

這個時候,韓信身邊的謀士蒯通勸他:“大王,你就不要去垓下了。雖然你的面相,隻是一個當将軍的命。但是你’功高震主’,劉邦以後肯定會猜忌你,那時你就危險了。不如現在就反了劉邦,自己開創出一番事業來。”

說句實話,韓信确實被蒯通說動了。不過,韓信想到了劉邦的恩,是劉邦幫助他、相信他,才給了他兵權,才有了他現在的成績。是以,在道義和背叛面前,韓信再一次面臨着選擇。

從前面的事可以看出,韓信不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反而,他是一個善良的人,懂得知恩圖報的人。

這一次,韓信遵從自己的内心,去垓下圍項羽,幫助劉邦完成大業的最後一步。

可是他打敗了項羽,又得到了什麼呢?項羽自刎之後,劉邦立馬奪了韓信的兵權,之前給韓信的承諾也沒有兌現。更可恨的是,劉邦還把韓信軟禁在長安裡。直到呂雉利用韓信對蕭何的信任,殺了韓信。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最後總結

韓信,真是一個可愛的人。從那些經典的成語裡,可以看得出韓信每一次面臨選擇,都在遵從内心的選擇。隻要後果是他能夠承受得了,就好。

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也是在時時刻刻面臨着選擇。不管是學業,家庭,還是事業,每一次的選擇,隻要遵從自己的内心,跟随夢想的腳步,就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