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三國時期有很多的忠義之士,他們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這些人都有着獨特的才能,或文韬武略,或才智過人,或忠勇可嘉,是以留下了很好的名聲,今天筆者就來說說柳隐的故事,他是一位十分忠義的将軍。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文武全才

柳隐是成都人,年少時曾與同郡的杜祯、柳伸齊名,頗有名氣,他為人誠懇,高風亮節,是以有很多的朋友,後來出仕蜀漢,有一些政績。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不僅是政治上,在将略上柳隐更是具有才能。他曾經追随大将軍姜維北伐,在北伐的過程中逐漸凸顯出了才能,不僅有着非凡的謀略,還有着随機應變的本事,能親臨前線沖鋒陷陣,也能指揮士兵勇猛殺敵,勇冠三軍,是以頗受姜維的信任,一路升遷為牙門将,巴郡太守,騎都尉,後來遷為漢中黃金圍督,負責蜀漢重要地區漢中北部一個圍守的防禦。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固守黃金

通常名将都是在戰争的洗禮中凸顯出來的。曹魏的實權人物司馬昭以蜀漢大将姜維屢屢騷擾邊疆為由,想發兵一舉消滅蜀漢,此時的司馬昭覺得蜀漢連年北伐,國力空虛,再加上一些名将早已凋零,是以此時正是滅亡蜀漢的最好時刻,但司馬昭的想法遭到了群臣的反對,隻有鐘會認同司馬昭的想法,于是司馬昭與鐘會暗中商議滅蜀大事,他們權衡利弊,仔細分析,于是決定出兵伐蜀,一舉滅亡蜀漢。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此時的蜀漢國力空虛,宦官弄權,再加上後主劉禅昏庸無能,是以疏于防範,當時姜維上表劉禅希望劉禅派遣張翼、廖化分别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等地防止魏軍來犯,但宦官黃皓迷信鬼神,認為敵軍不會前來,緻使蜀漢很多大臣不知道此事,等到魏軍十幾萬大軍伐蜀,鐘會進軍漢中,鄧艾進軍沓中時,劉禅才派遣廖化去支援沓中,并讓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

由于姜維降低了漢中的兵力,鐘會順利地進入漢中,率軍攻打漢、樂兩城,還有漢中的各個圍守,當然也包括柳隐守衛的黃金圍。這個時候陽安關口的蔣舒開城投降,鐘會于是拿下了關口,随即率軍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見狀隻能退守劍閣。然後姜維和鐘會在劍閣對抗,最後一直到鄧艾偷渡景谷道,進軍綿竹,攻進成都,迫降了劉禅。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而在鐘會駐軍漢中一直到鄧艾消滅蜀漢,曹魏軍隊都沒有攻下柳隐固守的黃金,無論鐘會的大軍如何攻打,都無法攻克這座城池。劉禅投降後,就寫了一封手令指令柳隐投降,柳隐才出門投降。司馬昭聽說柳隐的事迹後,認為他忠義可嘉,是難得的将才。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告老還鄉

柳隐投降後,被朝廷任命為議郎,等到晉武帝即位的時候,柳隐又被任命為西河太守,在任三年将西河治理的很好,後來柳隐以年老為由告老還鄉,最終病逝于家中,時年正好八十歲,兩個兒子都很優秀,一個成為了連道縣令,一個被舉薦為秀才。

面對鐘會的十萬大軍,他堅守圍守直到蜀漢滅亡,現在卻鮮為人知

小結

柳隐不愧是古之名将,确實有過人之節,後人評價他“西河烈烈,秉義忠貞”,足見其為人之忠義。

參考文獻:《華陽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