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由蔣氏在溪口幕後操縱的代表團,他們不想在和平協定上面簽字,後來渡江戰役就開始了,中國軍人百萬人員順利渡軍,解放全中國的大幕陸續展開。蔣氏集團88軍防線終于拿下,蔣氏在江陰守軍陣地進行了起義,在長江周邊再加上沿岸響起的炮聲非常激烈,南京頓時混亂一片,南京負責城防的部隊結果還沒等到開戰,就落荒而逃了,警察跟公職人員都在忙着瓜分蔣氏的公款,或者一些富裕人家的家産。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檔描述
正在此時,中國軍隊35軍所屬部隊,他們都在争搶着誰能第一個跨過長江解放南京,不斷進行着争論。103師認為船是他們找來的,并且優先到達浦口,是以應該以他們為主,先讓他們過江。104師則認為上級派發的指令中,答應先由104渡過。他們争吵的很厲害,一直吵到軍部,而35軍堅持按照作戰序列由104先行渡江。
眼看104已經擺好陣勢,準備渡江時,103師科長沈鴻毅由于兩天兩宿沒睡過覺了,是以紅着眼眶稱,雖然不答應103師先過,但是至少得讓103師偵察連先過。先不講這些船是他們冒着生命危險換來的,最主要的是,屬于103師中的偵察員已經有五名到達對岸了,他們跟當地同志取得聯系,對那邊情況做了詳細了解,隻有讓103師偵察連第一隻船先過去,會對接下來的戰鬥比較有利。
103師參謀長認為這個說辭很在理,是以就立即向軍部請示。軍上司通過再三分析以後,終于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是以103師偵察連趁着夜色快速過河,成了我軍首個進入南京土地的建制連隊。是以有多人認為,當年首個沖進南京總統府的部隊非35軍103偵察連莫屬。
那到底是不是屬實呢?在4月22日,晚上21點左右,沈鴻毅當時率領103師偵察連,看見十幾名蔣軍士兵正搬着東西,朝一輛大卡車走去。沈鴻毅抓住有利時機,迅速與戰士們把這夥士兵給制服了。進入南京以後,沈鴻毅還看到由較多數量的蔣氏官員,跟一些四處逃跑的士兵,沈鴻毅再次加入到搜尋中,當時遇到一支跟我軍服飾很想像的人群,是以随口問了句,你們是哪個部隊的?對方答:華東挺進縱隊。
後來通過沈鴻毅老人回憶:按照軍部發放的指令,在南京中山路也就是總統府一帶屬于104師所在區域中,是以到底是誰優先沖進總統府,是不必多說的。另外也有一些人以為,當年真正第一個沖進總統府的部隊,其實是104師312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