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不韋:從商人到政客,卻又被逼自盡,他的人生太傳奇

公元前235年,河南洛陽呂不韋的府邸内,看着剛剛從鹹陽宮中傳過來的秦王赢政的手書,呂不韋知道那個往日在自己身邊聽從教誨的王子已經長大了,現在的他是高高在上大權獨攬的秦王,在他的政治權利中心已經不再有自己的位置了。

想想自己的一生,從商人到政客,從丞相到如今被罷免退居洛陽,心中五味雜陳。一生的奮鬥終究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

當初第一次見異人時說要替他光大門庭,助他登上王位,如今這個諾言已經實作,異人也已經不在了,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既然如此,那就追随異人去吧,收起心中滿滿的悲涼與無奈,呂不韋端起面前那杯早已準備好的酒,一飲而下。隻希望自己死後,赢政能夠放過自己的家人。

公元前235年,秦王赢政親政後不久,權傾一時的秦國丞相呂不韋,在自己的封地洛陽自殺。

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曾任秦國丞相,并主持編撰了《呂氏春秋》。

他年輕時散盡千金扶持秦莊襄王,讓秦莊襄王從一個身在異國他鄉籍籍無名的質子,成為秦國的王位繼承人,并順利登上王位。呂不韋也是以登上秦國的政治舞台,莊襄王在位時,他出任秦國的相國。莊襄王去世後,由于繼位的秦王赢政年僅13歲不能親政,呂不韋被秦王尊稱為仲父,代秦王處理朝政,一時間呂相權傾天下,達到人生的颠峰。

呂不韋:從商人到政客,卻又被逼自盡,他的人生太傳奇

然而短短9年以後,就在赢政剛剛親政後不久,相國呂不韋就在自己的封地洛陽服毒酒自殺,結束了自己跌宕傳奇的一生。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呂不韋選擇服毒自盡這樣慘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呢?

表面看來,原因非常簡單,他被自己所推薦的假宦官嫪毐所連累,被逼自盡。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獨具慧眼,助異人登基

呂不韋本是陽翟的商人,他遊走于六國之間,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為自己積累了不少财富。隻是美中不足的是,那個時代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呂不韋雖然已經家産萬貫,但家族的地位在當時卻非常低。是以,呂不韋總是想着要提高自己得家族的社會地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子異人。作為一名商人,呂不韋具有敏銳的眼光,他知道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到了。在那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雖然已經家财萬貫,但呂不韋無時無刻不在夢想着改變自己家族的地位。

于是,他開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資。在和異人達成共識後,他用自己龐大的财力,為異人打通了秦國的各個環節,使異人順利成為了當時的王太子繼承人。并在秦趙兩國發生戰争時,想辦法将異人送回了秦國。就這樣,回到秦國後的異人于公元前210年登上了秦國的王位,史稱秦莊襄王,呂不韋也順利成為秦國的相國。

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投資股票基本沒有虧損,他用的最多的方法是看中了一隻股票後就長期持有它,那麼巴菲特是如何保證這支股票一定會盈利而不會虧損呢?他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投資那些正在虧損或盈利能力很差的公司,然後進入管理層投入資金改造公司,使之變成盈利能力強的公司,那麼公司的股價自然會随着盈利能力的提升而提升。這樣長期持有這家股票的巴菲特就跟着賺了許多錢。

呂不韋在兩千年前無意間已經使用了巴菲特的這種投資方法。當他看準了異人這一支股票後,就用自己的财力,改變了原本沒有什麼價值的異人,使他成為了一支績優股。最終,呂不韋成功了,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如願從一名商人成功轉型為政治家。

二、

一步錯、步步錯,将自己送上斷台頭

異人登上王位後僅三年就撒手人寰,留下年輕的王後趙姬以及年僅13的王太子赢政。按照慣例,秦王赢政須得等到22歲才能親政。這樣,秦國的實權就落到了呂不韋和趙姬的手裡。此時,呂不韋卻犯了一個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他和已經成為王太後的趙姬舊情複燃了。

有一句至理名言這樣說,當你撒了一個謊後,你會用無數的謊言來圓你的第一個謊。呂不韋也是如此,伴随着秦王赢政的漸漸長大,他漸漸感到不安。沒有那一個帝王能忍受自己的母親和别的男人鬼混。是以,呂不韋向趙姬獻了一個名叫嫪毐的假宦官,以求自己能從這段混亂的關系中全身而退。

呂不韋:從商人到政客,卻又被逼自盡,他的人生太傳奇

事情的發展也如呂不韋所期望的那樣,太後趙姬完全被嫪毐迷住了,不但大小事宜都聽從毐的,還将毐封為長信候。呂不韋得以從這段關系中成功脫身。人性是貪婪的,新的危機也漸漸降臨。本是一個街頭混混的嫪毐,在嘗到了權利的甜頭後,再也不想放手,他害怕秦王赢政親政後自己會失去現在手中的權利與地位,于秦王赢政舉行及冠禮的那一天發動了叛亂。

幾乎毫無懸念,叛亂迅速被鎮壓下去。嫪毐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五馬分屍并誅三族。而呂不韋呢,則被貶到他的封地河南洛陽居住。

就在呂不韋到達洛陽後不久,秦王赢政又寫下了一道文書,書中說:

君何功于秦,而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于秦,而号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蜀,以郫之一城,為君終老!

當天,呂不韋就在自己的府裡自盡而亡。

三、出色的商人并沒有成為優秀的政治家

從表面上看,呂不韋的死是受到假宦官嫪毐的牽連,惹怒秦王赢政而被逼自盡。

但實際上,呂不韋之死,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嫪毐隻是他死亡的一個導火索,他自己在這場政治博弈中犯了三個錯誤:

1、

在秦莊襄王死後,他沒有能克制住自己,和趙姬展開了一段不能被人接受的戀情,後來為了脫身又給趙姬引薦嫪毐。

秦莊襄王去世時,繼位的秦王赢政已經13歲,在那個時代13歲其實已經并不算小。對于男女之事,相信他也已經知道一二。從他後來處理嫪毐的手段來看,赢政對自己的母親所作的種種事情,心中是有恨的。

呂不韋:從商人到政客,卻又被逼自盡,他的人生太傳奇

2、在嫪毐發動政變時,呂不韋沒有在第一時間旗幟鮮明地站出來。

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嫪毐在鹹陽發動叛亂時,呂不韋并沒有在第一時間作出應對,當時另外兩個大臣昌平君和昌文君是作為平叛的主力,出現在史書上的。那麼此時作為秦國除秦王外最高的執政長官呂不韋在幹什麼呢?據史學家們推測,此時的呂不韋應該是在觀望。

南開大學曆史學教授孫立群在《百家講壇》系列節目《呂不韋傳奇》中也說,正是因為呂不韋在嫪毐叛亂時的觀望,加深了秦王赢政對他的不滿。是以,赢政才會在嫪毐死後将呂不韋貶到了河南洛陽的封地。

3、回到自己封地後的呂不韋,本應該低調隐忍,閉門謝客,至少做個檢討自己的樣子吧,可他倒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自己的府中收留了三千多的門客,給赢政造成具大的壓力也給自己挖好了墳墓。

作為商人,呂不韋無疑是成功的。他通過自己的投資,成功地使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完成了階層的跨越,從最低下的商人成為權利颠峰的實權人物。但他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缺乏政治家的遠見和警覺性。如果他能在秦王赢政即将親政時,主動提出退隐,相信秦王不會太過為難他,又或者被貶到河南時他能低調一些,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出色的商人呂不韋沒有成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這才是他導緻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