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吕不韦:从商人到政客,却又被逼自尽,他的人生太传奇

公元前235年,河南洛阳吕不韦的府邸内,看着刚刚从咸阳宫中传过来的秦王赢政的手书,吕不韦知道那个往日在自己身边听从教诲的王子已经长大了,现在的他是高高在上大权独揽的秦王,在他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不再有自己的位置了。

想想自己的一生,从商人到政客,从丞相到如今被罢免退居洛阳,心中五味杂陈。一生的奋斗终究还是没有逃过命运的捉弄!

当初第一次见异人时说要替他光大门庭,助他登上王位,如今这个诺言已经实现,异人也已经不在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既然如此,那就追随异人去吧,收起心中满满的悲凉与无奈,吕不韦端起面前那杯早已准备好的酒,一饮而下。只希望自己死后,赢政能够放过自己的家人。

公元前235年,秦王赢政亲政后不久,权倾一时的秦国丞相吕不韦,在自己的封地洛阳自杀。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曾任秦国丞相,并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

他年轻时散尽千金扶持秦庄襄王,让秦庄襄王从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籍籍无名的质子,成为秦国的王位继承人,并顺利登上王位。吕不韦也因此登上秦国的政治舞台,庄襄王在位时,他出任秦国的相国。庄襄王去世后,由于继位的秦王赢政年仅13岁不能亲政,吕不韦被秦王尊称为仲父,代秦王处理朝政,一时间吕相权倾天下,达到人生的颠峰。

吕不韦:从商人到政客,却又被逼自尽,他的人生太传奇

然而短短9年以后,就在赢政刚刚亲政后不久,相国吕不韦就在自己的封地洛阳服毒酒自杀,结束了自己跌宕传奇的一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吕不韦选择服毒自尽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呢?

表面看来,原因非常简单,他被自己所推荐的假宦官嫪毐所连累,被逼自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独具慧眼,助异人登基

吕不韦本是阳翟的商人,他游走于六国之间,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为自己积累了不少财富。只是美中不足的是,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吕不韦虽然已经家产万贯,但家族的地位在当时却非常低。因此,吕不韦总是想着要提高自己得家族的社会地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作为一名商人,吕不韦具有敏锐的眼光,他知道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到了。在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虽然已经家财万贯,但吕不韦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改变自己家族的地位。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资。在和异人达成共识后,他用自己庞大的财力,为异人打通了秦国的各个环节,使异人顺利成为了当时的王太子继承人。并在秦赵两国发生战争时,想办法将异人送回了秦国。就这样,回到秦国后的异人于公元前210年登上了秦国的王位,史称秦庄襄王,吕不韦也顺利成为秦国的相国。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投资股票基本没有亏损,他用的最多的方法是看中了一只股票后就长期持有它,那么巴菲特是如何保证这支股票一定会盈利而不会亏损呢?他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投资那些正在亏损或盈利能力很差的公司,然后进入管理层投入资金改造公司,使之变成盈利能力强的公司,那么公司的股价自然会随着盈利能力的提升而提升。这样长期持有这家股票的巴菲特就跟着赚了许多钱。

吕不韦在两千年前无意间已经使用了巴菲特的这种投资方法。当他看准了异人这一支股票后,就用自己的财力,改变了原本没有什么价值的异人,使他成为了一支绩优股。最终,吕不韦成功了,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愿从一名商人成功转型为政治家。

二、

一步错、步步错,将自己送上断台头

异人登上王位后仅三年就撒手人寰,留下年轻的王后赵姬以及年仅13的王太子赢政。按照惯例,秦王赢政须得等到22岁才能亲政。这样,秦国的实权就落到了吕不韦和赵姬的手里。此时,吕不韦却犯了一个他人生中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他和已经成为王太后的赵姬旧情复燃了。

有一句至理名言这样说,当你撒了一个谎后,你会用无数的谎言来圆你的第一个谎。吕不韦也是如此,伴随着秦王赢政的渐渐长大,他渐渐感到不安。没有那一个帝王能忍受自己的母亲和别的男人鬼混。因此,吕不韦向赵姬献了一个名叫嫪毐的假宦官,以求自己能从这段混乱的关系中全身而退。

吕不韦:从商人到政客,却又被逼自尽,他的人生太传奇

事情的发展也如吕不韦所期望的那样,太后赵姬完全被嫪毐迷住了,不但大小事宜都听从毐的,还将毐封为长信候。吕不韦得以从这段关系中成功脱身。人性是贪婪的,新的危机也渐渐降临。本是一个街头混混的嫪毐,在尝到了权利的甜头后,再也不想放手,他害怕秦王赢政亲政后自己会失去现在手中的权利与地位,于秦王赢政举行及冠礼的那一天发动了叛乱。

几乎毫无悬念,叛乱迅速被镇压下去。嫪毐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五马分尸并诛三族。而吕不韦呢,则被贬到他的封地河南洛阳居住。

就在吕不韦到达洛阳后不久,秦王赢政又写下了一道文书,书中说:

君何功于秦,而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而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蜀,以郫之一城,为君终老!

当天,吕不韦就在自己的府里自尽而亡。

三、出色的商人并没有成为优秀的政治家

从表面上看,吕不韦的死是受到假宦官嫪毐的牵连,惹怒秦王赢政而被逼自尽。

但实际上,吕不韦之死,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嫪毐只是他死亡的一个导火索,他自己在这场政治博弈中犯了三个错误:

1、

在秦庄襄王死后,他没有能克制住自己,和赵姬展开了一段不能被人接受的恋情,后来为了脱身又给赵姬引荐嫪毐。

秦庄襄王去世时,继位的秦王赢政已经13岁,在那个时代13岁其实已经并不算小。对于男女之事,相信他也已经知道一二。从他后来处理嫪毐的手段来看,赢政对自己的母亲所作的种种事情,心中是有恨的。

吕不韦:从商人到政客,却又被逼自尽,他的人生太传奇

2、在嫪毐发动政变时,吕不韦没有在第一时间旗帜鲜明地站出来。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嫪毐在咸阳发动叛乱时,吕不韦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应对,当时另外两个大臣昌平君和昌文君是作为平叛的主力,出现在史书上的。那么此时作为秦国除秦王外最高的执政长官吕不韦在干什么呢?据史学家们推测,此时的吕不韦应该是在观望。

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孙立群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吕不韦传奇》中也说,正是因为吕不韦在嫪毐叛乱时的观望,加深了秦王赢政对他的不满。因此,赢政才会在嫪毐死后将吕不韦贬到了河南洛阳的封地。

3、回到自己封地后的吕不韦,本应该低调隐忍,闭门谢客,至少做个反省自己的样子吧,可他倒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自己的府中收留了三千多的门客,给赢政造成具大的压力也给自己挖好了坟墓。

作为商人,吕不韦无疑是成功的。他通过自己的投资,成功地使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完成了阶层的跨越,从最低下的商人成为权利颠峰的实权人物。但他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和警觉性。如果他能在秦王赢政即将亲政时,主动提出退隐,相信秦王不会太过为难他,又或者被贬到河南时他能低调一些,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出色的商人吕不韦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才是他导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