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英超一波11連勝,曼城已經将領先優勢擴大到10分,賽季初期,一度被看作近些年英超冠軍競争最為激烈的三足鼎立局面,踢着踢着就漸漸土崩瓦解,轉眼間又被曼城踢成了一枝獨秀的格局。

太強了!曼城的統治力看上去真的很難撼動。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上賽季初期,曼城開局表現不好,當初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曾對曼城的未來持懷疑态度,理由有三:

1、主力中鋒阿圭羅開始進入退化期,且長時間養傷,曼城是否會陷入“鋒無力”的泥淖?

2、主力後腰費爾南迪尼奧已經基本退居二線,羅德裡從個人風格上來講,明顯接不了費爾南迪尼奧的班,而後腰位置是瓜迪奧拉4-3-3體系的陣眼之一,曼城前後場都是以後腰為軸,進行整體陣型的移動,在陣型過渡期,曼城是否會出現戰術體系的坍塌?

3、球隊“大腦”大衛·席爾瓦離隊之後,曼城的前場雙核驅動瓦解,僅靠德布勞内一人,是否依然能夠撐起曼城暴風驟雨般的攻勢?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從賽程的進展來看,我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曼城2020-2021賽季僅僅打進83球,而過去三個賽季,曼城的進球數字分别是106球、95球、102球。

不過,僅有32粒丢球的防守端表現,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曼城前10輪表現狀态起伏不定基礎之上的數字,說明瓜迪奧拉已經逐漸為曼城建構了新的攻守平衡,核心奧義就在于,瓜迪奧拉讓司職邊後衛的坎塞洛更多地活躍在中場中路,既然一個後腰起不到軸心的作用,那麼,我就配上僞雙後腰的動态“雙軸心”模式。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與此同時,前場不是沒有正兒八經的中鋒麼?那麼,索性我就不用正兒八經的中鋒戰術,前場每個人都可以往肋部打,京多安就是在這樣的鼓勵下,頻頻開赴前線,此前瓜迪奧拉曾經一度讓京多安幫助羅德裡“擦屁股”,一度變陣4-2-3-1的站位,收效不佳。

但是,當坎塞洛馳援中路,而京多安化身成中前場自由人,曼城的前場進攻一下子就搞活了,在曼城最被人們看不上,最有可能丢失統治力轉而走下坡路的一個賽季,京多安們勇敢站了出來,曼城不僅沒有崩盤,反倒順利完成了平穩過渡,嗯,也順手又一次将英超冠軍獎杯攬入囊中。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回首2020-2021賽季,“去核心化”一詞或許最能準确概括瓜迪奧拉的戰術設計思路,曼城的踢法開始漸漸沒有特定的軸心,所有人一哄而上,讓對手防不勝防。

2021-2022賽季,曼城将這種“去核心化”的戰術設計思路,進一步發揚光大,當德布勞内因為新冠無法登場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曼城的前場進攻組織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雖然德布勞内的手術刀傳球,從視覺效果上看,有着無可匹敵的賞心悅目。

不過,曼城的取勝之道從來不是靠這類畫龍點睛般的神來之筆,而是靠中前場持續性的高壓,大量的控球産生的一波又一波攻勢。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能夠形成這種攻勢的前提在于,場上所有球員都必須有不錯的控球能力,以及不俗的跑動能力,這樣球員之間的互相距離才能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之内,或是互相之間傳遞更容易尋覓到隊友,或是在圍攻對手時更容易搶到二點球發起持續性的攻勢。

事實上,曼城每招納一名球員,都在竭力去除這名球員個性化的标簽,以讓該名球員能夠更好融入瓜迪奧拉的戰術體系,比如馬赫雷斯此前在萊斯特城是大腿,擁有無限控制權,和開火權,在曼城就隻是一名邊路球員,新引進的格拉利什也是同樣的道理。

就連效力曼城多年的斯特林,如今也不是絕對的主力;上賽季踢得飛起的小将福登,也隻是前場輪換的一員而已,瓜迪奧拉就是要打造這樣的效果,每一個位置都不依賴于某一名球員。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瓜迪奧拉這樣打造球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本賽季切爾西中場7号球員一旦無法登場,再缺少個邊翼衛什麼的,看起來切爾西隊内人手不少,但是整個攻防體系一下子就大打折扣;利物浦也差不多,法比尼奧、亨德森一旦雙雙不能登場,再少個範戴克,球隊就秒變另一支球隊。

以目前曼城的體系來說,少個兩三名球員,球隊的整體實力影響不會太大,這才是真正的闆凳厚度所在,當然這樣的闆凳厚度,既得益于瓜迪奧拉去核心化的戰術體系,更得益于曼城的球員儲備思路,曼城招入的每一名球員,選材的核心奧義一定要有同位置可圈可點的控球能力和出球能力,用個時髦的詞來形容,全員都必須“會國術”才行,對于絕大多數球隊來說,這一門檻就幾乎永遠無法企及。

我們既要感慨瓜迪奧拉為曼城打造的戰術體系的高明,又要感歎曼城讓大家望塵莫及的人員儲備,若想将英超這種級别的聯賽踢成一家獨大,要求的條件,也挺苛刻的!

曼城的統治力為何經久不衰?去核心化和全員會“國術”,領風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