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提起電子遊戲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是以滿打滿算發展到現在也不足百年的時間。雖然電子遊戲曆史不算長,但是回顧了一下以前的複古遊戲後,我們都知道遊戲技術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般來說,複古的遊戲風格已經落伍,是被市場淘汰掉的。不過在玩家創作者的圈子裡,許多人喜歡制作現代遊戲的demake版本,複古的風格可以勾起老玩家的回憶,還是挺有意思的。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2021年12月,博士和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低畫質的奎爺也惹人愛,玩家團隊将戰神改造成PS複古版本》,講述了玩家團隊“64Bits”将原本發售在PS4上的《戰神》搬到了Playstation1上,角色變成了像素小人,戰鬥變成了回合制!《戰神》一下子從2018年回到了1994年,非常帶感!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博士個人非常喜歡“64Bits”這個團隊的作品,是以一直有跟蹤他們的創作。近日,繼《戰神》複古版本之後,創意團隊“64Bits”又有了新的優秀創作!這一次他們回答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我的世界(Minecraft)》回到1982年會變成什麼樣”?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我的世界》是Mojang Studios開發的人氣沙盒遊戲,第一個公開版本是在2009年,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的三維空間裡創造和破壞各種各樣的方塊;而1982年的時候,還在流行街機遊戲,就是那種放在公共娛樂場所的經營性的專用遊戲機,起源于美國的酒吧。也就是說,“64Bits”将一款3D沙盒遊戲改造成了一款街機産品。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我們看到:《我的世界(Minecraft)》搖身一變,成為了必須投币才能遊玩的街機遊戲《Mine Mine》,遊戲的主要内容和原版一樣依舊是挖掘,不過3D世界已經變成了2D平面世界。更加簡陋的像素角色在地下挖掘探險,會碰到“苦力怕”、“僵屍”、“蜘蛛”之類異常熟悉的敵人,而且還會被岩漿燙到,整個機制和玩法都和《我的世界》類似,隻不過打怪、采礦變成了單純提高最終分數的元素。當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街機遊戲是不可能有建造系統的。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博士看過成果展示後,從《Mine Mine》的玩法、風格、音效等等細節推測:“64Bits”制作的靈感應該就是1982年推出的經典街機《打空氣(Dig Dug)》。雖然其沒有《吃豆人》那麼有名,但是依舊是南夢宮早期經典作品之一。《打空氣》中,玩家殲滅敵人的手段是将怪物當作氣球充到爆炸,而《Mine Mine》中,玩家拿武器直接攻擊就行了。除了戰鬥手段不同之外,兩者幾乎一樣。

回到了1982年,玩家團隊将《我的世界》改造成複古街機版

是以,《Mine Mine》也可以被認為是在《打空氣(Dig Dug)》中添加了許多《我的世界》元素的複古遊戲。遊戲的整體效果确實不錯,“64Bits”的創意和技術得到了許多玩家的稱贊。博士這裡要補充一個知識點:上述創作隻是一個概念性的demo展示,并非可以實際遊玩的産品,大家不用想太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