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衛國,抗美援朝”。衆所周知,整個北韓戰争,我國的主要對手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美國。
而當時,敵我雙方的裝備的優劣是一目了然,而這也貫穿了整個北韓戰争,特别是空軍上的劣勢。

而據後來的資料顯示:在戰争伊始,美軍就投入了800架軍機參與作戰,後來随着戰事的焦灼而逐漸增加,最多時高達2000餘架。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機在志願軍活動區域肆無忌憚的展開了攻擊,瘋狂的咬住補給車和小股步兵進行追殺,可謂是沾滿了戰士們的鮮血。
與此相比較,志願軍在初期不但沒有空軍參戰,就連防空武器也極為稀少,在入朝初期,全軍隻有3個裝備落後的高炮團。
但為了應對美軍肆無忌憚的狂轟濫炸,我志願軍高炮部隊還源源不地補充到防空作戰的第一線,與美軍飛機展開殊死較量。
在占據如此優勢的情況下,美軍本應該嚣張無比的,但為什麼内部還會忠告美軍飛行員:一旦軍機被擊落,需盡快投降志願軍呢?
而這就不得不從朝戰的開始說起了。
高炮北韓首戰,與美先進戰機拼刺刀,損失慘重
1950年11月23日,寒冷的北韓半島,一場慘烈的遭遇戰即将上演。
在進入北韓距離祖國邊境僅僅不到80公裡的雲山地區,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40軍118師發生了遭遇戰,對手是美軍的精銳之師騎兵第一師。
兩虎相争必有一傷,狹路相逢勇者勝,志願軍首戰告捷,美騎兵第一師被我軍擊潰。這是曆史上中美陸軍的首次強強對話,我國取得勝利,但不甘失敗的美軍随後展開了瘋狂的報複行動....。
圖·志願軍高炮部隊在研究美機可能采用的戰術
而這次站出來的是我軍尚未形成最終戰鬥力的高炮部隊,而這也是中美軍事史上首次野外地對空防空作戰,其慘烈程度難以想象。
其實在北韓戰争爆發之際,我國政府上司人就未雨綢缪,開始籌備可能會發生的戰争。
而鑒于對手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美國,其空中實力,必然會給缺少制空權的我軍帶來極大的傷亡,是以非常早就開始籌備防空部隊。
尴尬的是,我軍雖然在長達二十餘年的戰争中所向披靡,但是鑒于戰争跨度長、且對手自身裝備水準一般,尤其是在防空這一塊,缺少裝備和人才,是以籌備面臨着極大的困難。
後來,經過全軍的統一搜羅,才非常勉強地組建了3個高射炮團,并部署在東北。其主要的防空武器還是日本投降遺留下來的11式75毫米高射炮和88式75毫米高射炮。
圖·日制88式75毫米高炮,是早期志願軍防空的重要武器
這兩個款的防空武器都定型于20世紀20年代,在武器剛剛問世之際,這兩款武器對着當時的雙翼戰機還是有着輝煌的戰績。
但是随着幾十年的發展,到了50年代,此時的戰機已經從雙翼發展成高空高速噴氣式戰鬥機,這兩款武器面對此時的先進戰機已經存在着非常大的弊端。
特别是我軍當時裝備最多的88式75毫米高射炮,這種高射炮不僅需要更多的人來操控,顯得非常笨拙,而且射程僅為7250米。
雖然剛服役之初是世界上性能最為優良的高射炮之一,但是到了北韓戰争之際,88式防空性能盡顯落後,對付高速戰鬥機非常吃力,尤其對高空轟炸機更是無法進行有效攻擊。
對于武器落後的問題,我國跟蘇聯緊急采購了一批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有坦克、火箭炮,高射炮。
不過戰争的形勢瞬息萬變,随着麥克阿瑟在仁川的登陸,北韓人民軍的局勢危在旦夕,出兵北韓,已經迫在眉睫。
而此時我軍的換裝尚未正式開始,除了個别部隊裝備了少量蘇聯淘汰的高炮之外,其他的高炮部隊不得不裝備着落後的日式高炮,奔赴北韓參戰。
1950年10月底,根據志願軍司令部的指令,高炮1團下轄3個連跟随志願軍39軍入朝參戰。
雖然裝備落後,但是數量極為有限的高炮部隊還是被委以重任,三個團的主要任務就是掩護我軍的炮兵部隊。
指令很快的貫徹了下來,但是日式高炮對于運輸的條件非常苛刻,加上美軍飛機不斷的對道路進行轟炸,這一路,高炮部隊行進得非常之艱辛。
1950年11月2日清晨,三個連的高炮部隊晝伏夜出,披星戴月終于趕到了雲山地區,并在鷹峰洞附近完成了作戰部署,中美之間的首次地對空作戰,一觸即發。
經過一夜的鏖戰,此時的騎兵第一師第5團、第8團已經被志願軍擊潰,失去了戰鬥力,這一仗志願軍打得極為漂亮,美軍司令部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唯有派出飛機前來偵查。
天色剛蒙蒙亮,一批美軍飛機就抵達了雲山的上空。後來根據老志願軍戰士的回憶:
“此時的戰事已經基本平息,隻有零星的交火,炮火引燃了山火,整個雲山上空是煙霧缭繞,能見度非常差。”
而一些老兵根據以前的作戰經驗,知道這種條件戰機是很難取得戰果的,是以明知道有美軍飛機的到來,但還是有不少志願軍戰士抓緊時間打掃戰場,把美軍潰逃所丢棄的武器裝備和物資進行轉運。
但志願軍戰士明顯低估了美空軍的眦睚必報的心理。待硝煙一轉淡,美軍的F-80戰鬥機就從雲層俯沖了下來,瘋狂的向正在打掃戰場的志願戰士進行掃射,很多戰士們剛剛還在擺弄着先進的武器,轉眼間就倒在了異國的血泊之中。
圖·北韓戰争中美F80戰鬥機
而此時的高炮9連就部署在靠近戰場的一個陣地裡,美空軍的4架f-80戰鬥機卻在分割志願軍的一小隊步兵。
4架飛機輪流俯沖掃射,強大的音爆聲讓戰士們短暫失聰,強大的氣流更是吹跑了志願軍戰士的帽子,戰士們無處可躲,隻能卧倒憤怒地進行還擊......。
f-80是美空軍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造價在當時高達100萬美金,用來攻擊小股步兵,前所未有,也就美國人幹得出來。
後來據戰争結束後披露,美空軍甚至出現戰鬥機超低空飛行肆意射殺無辜路人,轟炸機對着一個騎自行車的人丢炸彈的惡性事件。
眼看着志願軍戰士的生命遭受了極大的威脅,高炮9連連長随即指令全連對準美軍機進行開炮,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全連上下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武器方面的“代差”。
F-80速度每小時高達932公裡,“唰”的一聲就過去了,而且角度變換極快。雖然我軍高射炮火力全開,但是由于設計方面的缺陷,炮口的轉換速度竟然完全跟不上飛機的速度,炮彈全部打在了空處。
這可捅了馬蜂窩,炮擊做了無用功且暴露了高炮陣地的位置,美戰鬥機立即放棄了步兵轉而向更有價值的高炮陣地呼嘯而來。
美軍的飛行員大多經曆過二戰的洗禮,作戰經驗非常豐富。此刻,4架飛機分别從不同的方向往陣地進行俯沖,随着一連串的投擲,炮彈像長了眼睛似得精落在了僞裝的炮位上。
由于日式高射炮需要大量的炮手才能維持火力,是以頃刻之間戰士們傷亡慘重。随着一個個戰士的倒下,但是依然沒有一個人去尋找掩體,幾門僅存的高射炮依舊倔強地輸出着火力。
此時的8連連長看着戰友一個個倒下,已經殺紅了眼睛。他随即指令僅存的幾門高炮标定射擊距離1800米,引線定為4秒,提前30倍炮身瞄準。
這種提前量的打法,在防空戰猶如步兵白刃戰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此刻的美機飛行員也懵了,他們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圖·第40戰鬥機中隊的Glen Dale Schiltz Jr少校座機被高炮擊落而身亡
随着全連僅存高炮的集中射擊,一架F-80被我軍的火舌舔中,冒着濃煙就墜毀在陣地的不遠處,而這一架飛機也有幸成為了我軍防空部隊的第一個戰果。
也許美飛行員也被我軍的這種不要命的打法所震懾了,剩餘的3架飛機也沒再發動進攻,拉起高度就揚長而去了 。
美軍機的離去,讓戰士們松了一口氣,但這并不意味着戰鬥的結束,而更加殘酷的考驗正在後面等着他們。
第二天早上6點,一聲聲防空警報就響徹了雲霄,幾個批次幾十架美軍戰機氣勢洶洶地朝我軍的陣地飛來。
其中這幾個批次不僅有昨天的F-80,而且還有滿載彈藥的F-84、P51等戰鬥機。戰鬥機到達預定的投彈位置就開始傾瀉燃燒彈,最先遭到攻擊的是9連的陣地,一時間9連的陣地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濃烈的硝煙彌漫了整個山頭。
圖·F84戰鬥轟炸機可挂載大量彈藥
圖·P51戰鬥機在北韓戰場上常被用于對地攻擊
面對美軍機的報複行動,志願軍的3個高炮連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且轉移到了新的陣地。
雖然志願軍防空武器異常落後,但是絕不會助漲敵人的嚣張氣焰,就算犧牲也在所不惜。
随着負責指揮的團長一聲令下,所有的高炮同時開火,頓時半空綻放了一朵朵的“死亡之花”,一架敵機瞬間被擊傷,倉遑逃竄,而高炮這一舉動也徹底暴露了新陣地的位置,并引起了美軍機的圍攻。
8連陣地距離美空軍最近,率先遭到空襲。美國空軍不愧飛機先進,而且飛行員也是久經沙場,配合默契。
既有飛機發起佯攻吸引火力,又有戰鬥機從極為刁鑽的角度對志願軍炮位進行劈入,并準确地把炸彈甩進高炮陣地。
面對着敵人飛機多種戰術的騷擾襲擊,而年邁的日式高射炮所暴露出的轉角速度慢、火力弱、性能差,這些弱點也被無限地放大。
鏖戰之際,竟然有數門高射炮因連續發炮導緻機械故障,進而引起啞火,而這不禁讓戰士們捶胸頓足。
正當8連将士浴血奮戰之際,7連陣地也遭到了多架美軍飛機的圍攻,陷入了苦戰。
而這次敵軍機投下了幾枚凝固汽油彈,烈火産生的高溫瞬間将中心區域的戰士和炮位全部吞噬,爆炸後又形成一層火焰向四周濺射,發出1000°C左右的高溫,沾染的志願軍戰士隻能痛苦的死去。
雖然傷亡巨大,但是戰士們已經殺紅了眼,炮手大量減員,各連組織衛生員頂上,衛生員犧牲、通訊員繼續頂上。
一枚枚高射炮彈迎着美軍機面對面射擊,戰士們青筋爆裂地雙手操縱着炮口,力求在被炸掉之前,以一換一。
而這種悲壯的“玩命戰術”也終于取得戰果,一架美軍戰機跟志願軍炮位同歸于盡了。
經過2個小時的血戰,美軍機被志願軍擊落1架,擊傷10餘架,退出了戰場,而志願軍的3個高炮連則基本損失殆盡。
而經此實戰證明,這種極為落後的防空武器在對戰強大的制空力量時,巨大的鴻溝不是單單用犧牲或者勇氣可以彌補的。
這天夜裡,減員嚴重的3個連隊帶着僅存的裝備連夜撤回了國内,而這也預示着志願軍僅有的一點防空力量也失去了。
撤回國内并不意味着結束,而重新整裝待發的高炮部隊将依次迎接蘇聯的先進高炮,補充人員後再次入朝作戰。
高炮二次緊急入朝,蘇制武器顯神威
1951年3月,高炮63師接到緊急入朝的作戰指令,接到指令後,63師離開了上海,沿途北上,到達北韓後擔任包圍永柔機場的任務。
高炮63師下轄607、608、609團,由原高炮3師,高炮12團,西南軍區炮兵暫編6團組成。
而此時的高炮已經全面接收了蘇聯提供的先進防空裝備,其中全師共裝備16門蘇制85毫米高射機關炮,32門蘇制37毫米高射機關炮,12.7毫米高射機槍36挺,汽車261輛。
1939式52-K 85毫米高射炮(以下簡稱蘇制85高炮),是二戰期間蘇聯的主力高射炮,曾創下了輝煌的戰績。
蘇制85高炮其最大射程達15.65千米,有效射程10500米,比起日式高炮的7000多米,多得不是一星半點。
而且最為欣喜的是可對中高空以上的敵軍飛機進行射擊,在對付遠距離目标,特别是龐大笨重的轟炸機時,用集火射擊的方式射擊,非常有效。
是騾子還是馬,拉出來溜溜,實戰的機會很快就來了。1951年4月7夜,5架敵軍B-26轟炸機趁着夜色對志願軍陣地展開了空襲。
圖·在北韓上空飛行的美國空軍轟炸機編隊
憋着一股氣的戰士們早已迫不及待了,随着608團團長王立長的一聲令下,一串串的炮彈飛向了夜空,随着黑暗中傳來的沉悶爆炸聲,一架轟炸機轟然中彈起火,拖着長長的火舌,一頭栽到了地上,其餘4架美軍機見勢不妙,于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首戰告捷,在沒有任何折損的情況下,擊落美軍轟炸機,堪稱大捷。而戰士們也對新式的蘇制裝備有了更大的信心,他們堅信會擊落更多的敵機。
第二天一早,昨晚落荒而逃的美軍戰機夾報複之心卷土重來,5架B-26轟炸機在4架F-80的掩護下,超低空的飛了過來。
這一次美軍機是專門來轟炸志願軍的高炮陣地的,果不其然,敵機有意識地繞過了機場,直奔高炮陣地而來,随之而來的還有下餃子般的炸彈。
随着巨大炸裂聲,高炮陣地頓時火光四濺、濃煙滾滾。戰士們一邊救火,一邊對準敵機進行開火,一架F-80躲閃不及被擊中,冒起了濃煙,美飛行員在拉高無果的情況下,無奈跳傘選擇了逃生。
當他飄在空中,看到下面虎視眈眈持槍的志願軍戰士時,知道自己已經逃生無望,隻能老老實實地做了俘虜。
在得知自己的優秀飛行員竟然被俘虜之後,惱羞成怒的美空軍竟然再次糾集了幾十架戰機對高炮63師的陣地進行狂轟濫炸,氣焰非常的嚣張。
而高炮63師頂住傷亡,不斷用機關炮和高射機槍進行還擊,愈戰愈勇,一天之内擊落敵機5架,擊傷3架。
随着志願軍高炮部隊對蘇制防空武器的日益娴熟,美空軍的傷亡也日益加大,不但軍機被擊落,而被俘虜的飛行員也不在少數。
美軍發動“夏季攻勢”,飛行員得到友情提示:被擊落趁早向志願軍投降,免得被打死
1951年8月,李奇微為了在談判桌取得更大的主動權,發動了“夏季”攻勢,還指令其空軍展開“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計劃用90天摧毀北韓北方鐵路系統,“盡可能做到使其鐵路運輸陷于完全停頓的地步”。
美軍将此作戰計劃稱之為“絞殺戰”。
而跟美空軍針鋒相對的志願軍高炮部隊則展開了針尖對麥芒的反“絞殺戰”,并把北韓北方鐵路劃分為四個防區,分區負責對空作戰。
在此期間,志願軍高炮部隊跟美空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這也促使擔負此次轟炸任務的美空軍第五航空戰鬥轟炸機編隊遭受了很大損失。
“9月,被擊落32架,擊傷23架;10月,被擊落33架,擊傷238架;11月,被擊落24架,擊傷225架。”
美軍飛機頻頻被擊落,一度在美軍艦載航空兵中造成了恐慌,特别是部署在平壤、元山鐵路線新成川至高原段上的高炮部隊,一度成為美軍飛行員的噩夢。
飛機杯擊落,很多美軍飛行員紛紛跳傘逃生,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北韓老百姓手持棍棒漫山遍野的追打。
而在空戰之前,美軍的飛行員就曾得到美空軍的忠告:“一旦飛機被擊落,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要盡快向志願軍投降,千萬不要落入北韓老百姓手裡,否則有性命之憂。”
衆所周知,美國人介入的這場戰争是非常不得民心的,而且美軍的一些飛行員甚至出現戰鬥機超低空飛行肆意射殺無辜路人,轟炸機對着一個騎自行車的人丢炸彈的惡性事件。
北韓群眾可謂是恨之入骨。早在1950年12月,在鴨綠江上空,第91戰略偵察中隊的一架RB-45C偵察機48-015被擊落,機上4人(上校1、少校2、上尉1)中,除1人當場陣亡之外,另外3人被俘後在數日内就被北韓群衆打死。
圖·John Raymond Lovell上校隸屬于美國空軍情報局。在一次臨時任務中他被配屬給第5航空隊,結果座機被擊落。
有了被打死的前車之鑒,是以每次美軍機被擊落,飛行員逃生後,挨到天黑準有美軍飛行員主動到志願軍的陣地投降。
志願軍也是來者不拒,正義之師彰顯大國風範,我們優待俘虜,以德服人。
随着美空軍軍後期的頹勢,我志願軍是愈戰愈勇,北韓戰結束後,根據美國空軍列出的戰損資料得知,美軍損失戰機1800餘架,其中遠東航空軍損失戰機1466架,陸戰隊損失368架。而“聯合國軍”總體損失戰機大概在3000架之内。
而根據志願軍方面的記錄則是擊落敵機2335架,擊傷7512架,可以說戰果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