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戰争便有傷亡,在無情的戰争機器面前,沒有誰能安然無恙,但有時候,即将爆發的戰争還是可以和平解決的,在我國結束抗戰之後,迎來了長時間的内戰,雖然在這個階段有很多人犧牲,可也有很多戰事最後和平解決。

當兩邊的戰士劍拔弩張的時候,會突然發現,手下的将士和敵人認識,這時候會不會冒險讓自己的将士去勸降呢?

在解放軍解放河南新鄉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正當兩軍對壘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一個将士卻帶來了好消息,也許可以和平解放新鄉。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原來在當時的部隊中,有一位将士是新鄉駐軍軍長的表弟,于是當時的戰役負責人梁興初果斷決定,就由他負責勸降。

而結果自然是喜人的,最後成功解放了新鄉,沒有造成任何的傷亡,這在全國範圍的解放戰鬥中都是相當經典的一次戰鬥,而當時做出重要決定的正是團長梁興初。

鐵匠之子梁興初

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在梁興初出生以前,他的家庭還是非常幸福的,父親是一個鐵匠,而且手藝很好,可是随着梁興初的出生,亂世也到來了。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在那個時候生意很不好做,即使梁興初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鐵匠,但忙碌一年下來也僅僅能維持溫飽而已,根本沒有讓梁興初接受教育的能力。

面對這種情況梁興初也沒有任何辦法,是以從小他便跟着父親學打鐵,從拉風箱到掄大錘,着實吃了不少苦頭,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梁興初慢慢長大了。

時間一轉眼來到了1930年,當時18歲的梁興初突然看到了紅軍在招兵,他也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紅軍隊伍當中。也許是因為從小打鐵的原因,面對火星四濺,炮彈紛飛的戰場,梁興初從來沒有害怕過。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因為在戰場上表現優異,是以梁興初一度擔任過紅二師第二團的團長,而他也不辱使命,在攻占天險臘子口的戰鬥中立下奇功,從此一戰揚名。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梁興初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量,進入到了八路軍115師進行工作,在來到115師後,梁興初先後擔任過教導旅旅長和軍分區的司令員,并在魯南和蘇北地區多次帶領部隊與日僞軍進行作戰,碩果累累,可以說為整個抗戰局勢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日寇投降之後,梁興初有了新的作戰任務,他帶着自己的手下前往了東北,在那裡,他參加了多場重要戰役,尤其是黑山阻擊戰,可以說是阻擊戰中的典範。而梁心初的成功,為我軍全殲廖湘耀湘兵團立下了汗馬功勞。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在平津戰役結束後,當時擔任47軍軍長的梁興初又接到了一次新任務,率部南下,去解放河南地區的新鄉。

解放新鄉之功臣

當時梁興初奉命解放的新鄉也是鐵桶一塊,駐守新鄉的是國民黨第40軍,這支部隊是龐炳勳的的部隊,部隊雖然戰鬥力很強,可整體士氣并不是很高,他們之是以士氣低落,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别的出路。

因為是龐炳勳的部隊,是以在國民黨時期一直受到中央軍的排擠,很多官兵也都已經不想為蔣介石賣命了,而且經過一系列發展之後,再加上這支部隊原來的軍長已棄士落荒而逃,讓所有戰士都倍感背叛。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在原來的軍長逃跑後,當時駐守新鄉市的40軍便由原來副軍長李辰熙代為指揮。雖然當時新鄉還沒有被解放,但李辰熙明白,自己手中的一萬多人是很難守住新鄉的,尤其是在解放軍解放大部分區域之後,必定會派精銳的部隊前來解放新鄉。

為此,李辰熙多次召開軍事會議,和手下的将士們商量對策,因為現在局勢很不好,是以在會議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主意。

有的人說要進行死守,為黨國盡忠,有的人主張突圍,前往安陽,和安陽的守軍會和擴大自己的優勢,甚至還有的人建議模仿八路軍去打遊擊。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這些想法都極不靠譜,李辰熙也十分無奈。而與此同時,前往新鄉的梁興初也相當發愁,他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去解決新鄉問題。如果進行強攻,那麼憑借他的人力和裝備是肯定沒問題的。

要知道當時從東北回來的梁興初手上有四個師的兵力,一共六萬餘人,而且手上還握有大量重武器,即使強攻也可以輕松打下新鄉。

但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要強攻,必定會有傷亡,普通群眾也會受到很大損傷,這是梁興初所不願意見到的。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要知道現在他的對面全部都是中國人,他甚至不願意看到國民黨的士兵出現大量的傷亡,最後考慮之下,梁興初決定利用現在河南已經基本全部解放的優勢去進行勸降,力争和平解放新鄉,不過這時有個最大的問題,究竟派誰去完成這項任務。

握手言和之勸降功臣

首先,梁興初自己是肯定不能去的,如若去了很容易成為人質,那麼新鄉的解放便會更加困難,可是派别人去又怕沒有足夠的魄力,還會白白犧牲,就在梁興初犯難的時候,他手下的炮團副團長冉影來了。

冉影見到梁興初後直接表明态度,他說現在駐守新鄉的軍長李辰熙是他的表哥,他願意主動去進行勸降。聽到這個消息,梁興初很高興,立即向當時的四野總部請示,當時的四野總部在聽聞有人可以去勸降之後也非常開心,畢竟和平解放新鄉是所有人的願望,于是便派遣冉影前往新鄉勸降了。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在看到是冉影過來了以後,李辰熙立即拉着冉影來到密室之中進行商談,在密室中冉影詳細地向李辰熙分析了目前的局勢,并且明确表示,投誠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看到李辰熙有些猶豫,冉影開始下狠藥,他告訴李辰熙,現在梁興初手握重兵,無論他們怎麼打都會全軍覆沒。如果不是考慮到城中的老百姓,那麼梁興初很有可能選擇強攻。

李辰熙自然也明白這一點,要知道傅作義手中的幾十萬大軍都已經接受和平改編,而他手中的這一萬多士兵不僅裝備極差,士氣低下,而且人心不齊,是以在經過考慮之後,李辰熙立馬決定聽從冉影建議,接受和平改變。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于是在1949年的5月5日,梁興初和平解放新鄉,沒有造成任何傷亡,這對于整個新鄉來說都是最好的結局。

新鄉的和平解放在當時全國的解放戰争中,都是十分光輝的案例,而當時起決定作用的其實并不是冉影,而是梁興初,作為一個手握重兵又全權負責戰鬥的軍長,梁興初如果選擇強攻解放新鄉,憑借當時的戰鬥力對比,最多也就三天的時間,但是梁興初卻依然優先考慮勸降。

副團長與敵軍長是表兄弟,梁興初派其去勸降,最終新鄉和平解放

結語:

要知道勸降的風險是極大的,稍有不慎,自己也可能喪命,但梁興初依舊選擇勸降,并且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手下的将士,相當有大将風度,而新鄉這座老城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很大原因也是因為梁興初的勸降。八路局能夠從一隻隻能打遊擊的小部隊,最後解放全國,就是因為他們始終考慮到的是老百姓的生命,而梁興初就是最好的表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