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孔子可能不會想到,他的後人也會鬧婆媳沖突,甚至鬧到皇帝都解決不了的地步。

事情要從孔府第七十二代衍聖公孔憲培的夫人于氏說起。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一、迷霧重重的于夫人

史料記載,于夫人是乾隆時期的大學士、戶部尚書于敏中的女兒,孔府衍聖公孔憲培的元配夫人。

關于于夫人的身份,有人認為她其實是乾隆皇帝的親生女兒,乾隆對她非常寵愛。隻因臉上長了一顆痣,有可能給家人帶來災禍,是以得讓她嫁給天下最富貴、最尊榮的人家才能免除禍患。

顯然,這樣的人家,除了皇家就是曲阜的衍聖公府了。當時滿漢不能通婚,乾隆就讓公主做了于敏中的女兒,再以于家的名義嫁到衍聖公府。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不過,這件事并沒有史料能夠證明。

乾隆共有十個女兒,每一個女兒的生平都有詳細的記載,在這些記錄中,根本沒有嫁給衍聖公的女兒。是以,于夫人是乾隆女兒的說法不太可信。

不是皇帝的女兒也沒啥,作為當朝大學士、戶部尚書的千金,于夫人仍然身份顯赫。為迎娶她,孔憲培特意擴建了孔府後花園,還專門撥出部分田莊收益,當作于夫人日常零花錢。她的嫁妝也非常豐厚,除绫羅綢緞、首飾珠寶外,還有珊瑚、瑪瑙、靈芝等奇珍異寶。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孔府後花園

結婚的那天,孔憲培親自入京迎娶,乾隆和皇太後按又先後召見,賞賜頗豐。後來,乾隆過大壽時,于夫人特意進獻兩幅自己的刺繡為皇帝賀壽。這兩幅繡品華美精緻,并繡上了乾隆的詩詞,盡顯皇室氣派。繡品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于夫人為孔憲培先後生了兩個女兒都沒能活下來,此後再無所出。一般情況下,元配沒有子嗣,衍聖公會再娶側室或納妾,可孔憲培一直到38歲去世,都沒有再娶。現在想來,應該是這位于夫人太厲害,讓孔憲培打消了再娶的念頭。

孔憲培不再娶,衍聖公的爵位卻要有人繼承,為此,他将胞弟孔憲增的兒子孔慶镕過繼為嗣。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孔憲培去世,第二年,孔慶镕襲爵,诰授光祿大夫。

孔慶镕自幼聰慧,才華出衆,口才也好;而且懂禮儀,尊長親,淳樸厚道。他視于夫人如生母,“孝行誠笃,伺候其母,出入起居不敢有違;躬侍寝疾,夜不解衣。”

二、婆媳沖突爆發

孔慶镕承襲爵位時隻有八歲,管理孔府的大權自然落在了于夫人手上。如果于夫人夠聰明的話,應該扶植孔家子弟協助管理,這樣既籠絡了孔家人,又不會授人以柄。可于夫人卻不,她覺得自己遠離娘家,親朋無所依,能依靠的隻有出嫁時的随身仆人、娘家侄子于公著;這樣一個仆役,于夫人竟然讓他讓他做孔府的管家。看到孔府的大權落到了于家之手,另一個女主人——程夫人非常不滿。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上一代衍聖公孔昭煥有兩位夫人:元配陳夫人與繼室程夫人,孔憲培與孔憲增均為陳夫人所生,是以,于夫人就不怎麼尊重這位繼婆婆。孔憲培在世時,婆媳二人就有沖突;孔憲培去世後,于夫人掌權,管家于公著利用工作之便,與人合夥偷偷倒賣孔府祭祀用地。程夫人知道後大為光火,婆媳沖突終于爆發。程夫人以衍聖公祖母的身份強行收回孔府大印,撤銷于夫人對孔府的管理權,讓孔憲增代為管理孔府事務。

于夫人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于公著就唆使她借機回娘家,并把小衍聖公孔慶镕一起帶走,在京城一住就是好幾年。

程夫人對此并不以為意,沒有了孔慶镕,她還可以報請朝廷另立衍聖公。可于夫人卻待不住了,她不甘心失去在孔府的一切。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三、狀告婆婆 皇帝調停

嘉慶三年(1798年),于夫人不請自來,帶着孔慶镕又殺回孔府。她這次不僅沒有同婆婆講和,反而在另一個侄子于錫嘉和仆人劉大信的慫恿下,跑到山東省府衙門狀告婆婆,要求拿回孔府印信,重掌大權。

于夫人是一品诰命夫人,時任山東巡撫的伊江阿不敢怠慢,一面派人送于夫人回曲阜,一面下令孔府答應于夫人的要求。并指出于夫人是衍聖公的母親,孔府所有事務均要向她禀告,孔家其他人不得幹預。

重新奪權後,于家兩個侄子于公著、于錫嘉又不消停了。他們啟用了從前與他們一直盜賣田地、侵吞祀銀(祭祀費用)而被孔府趕走的百戶趙豫,誣陷程夫人重用的管家楊天祥侵吞祀銀,要把他送交刑部問罪。已經十一歲的孔慶镕明白内情,不願追究,

于錫嘉就強按着孔慶镕的手簽發咨文。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慈禧親筆寫的“壽”字

程夫人被如此惡劣的行徑徹底激怒了。嘉慶四年(1799年),程夫人派兒子孔憲堃[kūn]到省府衙門控告于夫人。此時的山東巡撫已換成陳大文。在了解内情後,他不敢擅專,将此事直接上報了嘉慶皇帝。

接到奏報,嘉慶命刑部、都察院和山東巡撫組成工作組聯合查證,根據查證結果禦批如下:

“于氏系原任大學生丁敏中之女,此朕所素知。今因孔慶镕年幼,辄偏聽家奴唆使,信用母家族屬,以于氏之人幹預孔氏之事,實屬不合。”“即将衍聖公家務暫交孔憲增代辦,俟孔慶銘年長再令自行掌管。于氏交伊姑程氏限制,毋任紛争。”

——(《孔府檔案》)

嘉慶讓孔憲增繼續管理孔府,并命于夫人聽從程夫人管束,不得再起紛争。在現在看來,這判決顯然是正确的。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嘉慶皇帝

可于夫人會乖乖聽話嗎?顯然不可能。兩場轟動一時的官司不僅給孔府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讓這一對婆媳的沖突越來越深。

四、敢抗旨的強悍兒媳

嘉慶八年(1803年),距嘉慶上一次判決僅僅三年後,程夫人再次向嘉慶上書,控告兒媳于夫人的種種不端行為。指控如下:

于夫人不僅在元旦這樣的節日裡裝病不向她請安,還不讓孔慶镕接受生父孔憲增和老師的教導,并縱容仆人引誘孔慶镕;

于夫人甚至數月不讓孔慶镕進家塾學習,孔憲增屢次對孔慶镕朝廷訓斥,于夫人竟然認為是欺負他們孤兒寡母,讓孔慶镕請出孔憲培遺像懸挂在堂上,朝夕行香供獻;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孔憲增責備孔慶镕不年不節的供奉遺像不吉利,以及長時間不去讀書,用戒尺打了他幾下,于夫人當即與孔憲增吵鬧起來,并把孔慶镕喚入内室,把所有的書籍收起,表示以後再也不會讓他讀書,向孔憲增示威。

由此可見,于夫人不僅不把婆婆和小叔子放在眼裡,連皇帝任命的管家和讓她接受婆婆管束的聖旨也不當回事,想不聽就不聽。

嘉慶帝這一次不知該怎麼處理了,總不能把于夫人抓起來打闆子吧?

嘉慶十一年(1806年),程夫人去世,沒有了對手,于夫人終于可以為所欲為了。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不知于夫人每天看到這個戒貪警示,心裡會怎麼想

五、後人評說

道光三年(1823年),于夫人走完了自己強悍的一生,關于她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人們願意相信她就是乾隆的女兒,給這個強勢女人再加上料,否則她怎敢如此驕橫霸道?關于于夫人的所作所為,有人認為她是在反抗封建禮教壓迫,為争取自由和權益而作鬥争。

這顯然有些硬性拔高,是非不分了。

程于二人的婆媳之争與普通人家的并無不同,所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孔府衍聖公的老婆,一品诰命夫人,身份尊榮,地位顯赫。孔府家規森嚴,更以重孝道,守禮法,尊崇孔子的孝悌思想而為天下人推崇。程夫人雖然不是于夫人的親婆婆,但畢竟是長輩,在整個事件中似乎也無大錯;然而,于夫人不僅不敬婆婆,還縱容奴仆侵吞家财,幹涉衍聖公的教育,甚至公然違抗聖旨,為謀取管家大權使盡手段。

孔府的兒媳有多強悍?不敬婆婆,違抗聖旨,巡撫無奈,皇帝沒辦法

在她眼裡,衍聖公孔慶镕不是兒子,而是她争權奪勢的工具,是要挾程夫人與孔憲增的手段,否則又怎會讓孔慶镕在該讀書的年齡幾個月不去讀書?這樣的品性與行為,哪裡有孝悌和禮法的影子?又有何美德可言?完全的蠻橫、霸道、自私自利的行為,又何談在争取自由、反抗壓迫呢?

如果孔夫子還活着的話,以他那爆脾氣,估計得說一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後沖于夫人一巴掌扇了過去……

#

#龍元閣讀書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