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孔子可能不会想到,他的后人也会闹婆媳矛盾,甚至闹到皇帝都解决不了的地步。

事情要从孔府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的夫人于氏说起。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一、迷雾重重的于夫人

史料记载,于夫人是乾隆时期的大学士、户部尚书于敏中的女儿,孔府衍圣公孔宪培的元配夫人。

关于于夫人的身份,有人认为她其实是乾隆皇帝的亲生女儿,乾隆对她非常宠爱。只因脸上长了一颗痣,有可能给家人带来灾祸,所以得让她嫁给天下最富贵、最尊荣的人家才能免除祸患。

显然,这样的人家,除了皇家就是曲阜的衍圣公府了。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乾隆就让公主做了于敏中的女儿,再以于家的名义嫁到衍圣公府。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史料能够证实。

乾隆共有十个女儿,每一个女儿的生平都有详细的记载,在这些记录中,根本没有嫁给衍圣公的女儿。所以,于夫人是乾隆女儿的说法不太可信。

不是皇帝的女儿也没啥,作为当朝大学士、户部尚书的千金,于夫人仍然身份显赫。为迎娶她,孔宪培特意扩建了孔府后花园,还专门拨出部分田庄收益,当作于夫人日常零花钱。她的嫁妆也非常丰厚,除绫罗绸缎、首饰珠宝外,还有珊瑚、玛瑙、灵芝等奇珍异宝。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孔府后花园

结婚的那天,孔宪培亲自入京迎娶,乾隆和皇太后按又先后召见,赏赐颇丰。后来,乾隆过大寿时,于夫人特意进献两幅自己的刺绣为皇帝贺寿。这两幅绣品华美精致,并绣上了乾隆的诗词,尽显皇室气派。绣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于夫人为孔宪培先后生了两个女儿都没能活下来,此后再无所出。一般情况下,元配没有子嗣,衍圣公会再娶侧室或纳妾,可孔宪培一直到38岁去世,都没有再娶。现在想来,应该是这位于夫人太厉害,让孔宪培打消了再娶的念头。

孔宪培不再娶,衍圣公的爵位却要有人继承,为此,他将胞弟孔宪增的儿子孔庆镕过继为嗣。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孔宪培去世,第二年,孔庆镕袭爵,诰授光禄大夫。

孔庆镕自幼聪慧,才华出众,口才也好;而且懂礼仪,尊长亲,淳朴厚道。他视于夫人如生母,“孝行诚笃,伺候其母,出入起居不敢有违;躬侍寝疾,夜不解衣。”

二、婆媳矛盾爆发

孔庆镕承袭爵位时只有八岁,管理孔府的大权自然落在了于夫人手上。如果于夫人够聪明的话,应该扶植孔家子弟协助管理,这样既笼络了孔家人,又不会授人以柄。可于夫人却不,她觉得自己远离娘家,亲朋无所依,能依靠的只有出嫁时的随身仆人、娘家侄子于公著;这样一个仆役,于夫人竟然让他让他做孔府的管家。看到孔府的大权落到了于家之手,另一个女主人——程夫人非常不满。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上一代衍圣公孔昭焕有两位夫人:元配陈夫人与继室程夫人,孔宪培与孔宪增均为陈夫人所生,因此,于夫人就不怎么尊重这位继婆婆。孔宪培在世时,婆媳二人就有矛盾;孔宪培去世后,于夫人掌权,管家于公著利用工作之便,与人合伙偷偷倒卖孔府祭祀用地。程夫人知道后大为光火,婆媳矛盾终于爆发。程夫人以衍圣公祖母的身份强行收回孔府大印,撤销于夫人对孔府的管理权,让孔宪增代为管理孔府事务。

于夫人虽然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于公著就唆使她借机回娘家,并把小衍圣公孔庆镕一起带走,在京城一住就是好几年。

程夫人对此并不以为意,没有了孔庆镕,她还可以报请朝廷另立衍圣公。可于夫人却待不住了,她不甘心失去在孔府的一切。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三、状告婆婆 皇帝调停

嘉庆三年(1798年),于夫人不请自来,带着孔庆镕又杀回孔府。她这次不仅没有同婆婆讲和,反而在另一个侄子于锡嘉和仆人刘大信的怂恿下,跑到山东省府衙门状告婆婆,要求拿回孔府印信,重掌大权。

于夫人是一品诰命夫人,时任山东巡抚的伊江阿不敢怠慢,一面派人送于夫人回曲阜,一面下令孔府答应于夫人的要求。并指出于夫人是衍圣公的母亲,孔府所有事务均要向她禀告,孔家其他人不得干预。

重新夺权后,于家两个侄子于公著、于锡嘉又不消停了。他们启用了从前与他们一直盗卖田地、侵吞祀银(祭祀费用)而被孔府赶走的百户赵豫,诬陷程夫人重用的管家杨天祥侵吞祀银,要把他送交刑部问罪。已经十一岁的孔庆镕明白内情,不愿追究,

于锡嘉就强按着孔庆镕的手签发咨文。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程夫人被如此恶劣的行径彻底激怒了。嘉庆四年(1799年),程夫人派儿子孔宪堃[kūn]到省府衙门控告于夫人。此时的山东巡抚已换成陈大文。在了解内情后,他不敢擅专,将此事直接上报了嘉庆皇帝。

接到奏报,嘉庆命刑部、都察院和山东巡抚组成工作组联合查证,根据查证结果御批如下:

“于氏系原任大学生丁敏中之女,此朕所素知。今因孔庆镕年幼,辄偏听家奴唆使,信用母家族属,以于氏之人干预孔氏之事,实属不合。”“即将衍圣公家务暂交孔宪增代办,俟孔庆铭年长再令自行掌管。于氏交伊姑程氏约束,毋任纷争。”

——(《孔府档案》)

嘉庆让孔宪增继续管理孔府,并命于夫人听从程夫人管束,不得再起纷争。在现在看来,这判决显然是正确的。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嘉庆皇帝

可于夫人会乖乖听话吗?显然不可能。两场轰动一时的官司不仅给孔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让这一对婆媳的矛盾越来越深。

四、敢抗旨的强悍儿媳

嘉庆八年(1803年),距嘉庆上一次判决仅仅三年后,程夫人再次向嘉庆上书,控告儿媳于夫人的种种不端行为。指控如下:

于夫人不仅在元旦这样的节日里装病不向她请安,还不让孔庆镕接受生父孔宪增和老师的教导,并纵容仆人引诱孔庆镕;

于夫人甚至数月不让孔庆镕进家塾学习,孔宪增屡次对孔庆镕朝廷训斥,于夫人竟然认为是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让孔庆镕请出孔宪培遗像悬挂在堂上,朝夕行香供献;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孔宪增责备孔庆镕不年不节的供奉遗像不吉利,以及长时间不去读书,用戒尺打了他几下,于夫人当即与孔宪增吵闹起来,并把孔庆镕唤入内室,把所有的书籍收起,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让他读书,向孔宪增示威。

由此可见,于夫人不仅不把婆婆和小叔子放在眼里,连皇帝任命的管家和让她接受婆婆管束的圣旨也不当回事,想不听就不听。

嘉庆帝这一次不知该怎么处理了,总不能把于夫人抓起来打板子吧?

嘉庆十一年(1806年),程夫人去世,没有了对手,于夫人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不知于夫人每天看到这个戒贪警示,心里会怎么想

五、后人评说

道光三年(1823年),于夫人走完了自己强悍的一生,关于她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人们愿意相信她就是乾隆的女儿,给这个强势女人再加上料,否则她怎敢如此骄横霸道?关于于夫人的所作所为,有人认为她是在反抗封建礼教压迫,为争取自由和权益而作斗争。

这显然有些硬性拔高,是非不分了。

程于二人的婆媳之争与普通人家的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她们都是孔府衍圣公的老婆,一品诰命夫人,身份尊荣,地位显赫。孔府家规森严,更以重孝道,守礼法,尊崇孔子的孝悌思想而为天下人推崇。程夫人虽然不是于夫人的亲婆婆,但毕竟是长辈,在整个事件中似乎也无大错;然而,于夫人不仅不敬婆婆,还纵容奴仆侵吞家财,干涉衍圣公的教育,甚至公然违抗圣旨,为谋取管家大权使尽手段。

孔府的儿媳有多强悍?不敬婆婆,违抗圣旨,巡抚无奈,皇帝没办法

在她眼里,衍圣公孔庆镕不是儿子,而是她争权夺势的工具,是要挟程夫人与孔宪增的手段,否则又怎会让孔庆镕在该读书的年龄几个月不去读书?这样的品性与行为,哪里有孝悌和礼法的影子?又有何美德可言?完全的蛮横、霸道、自私自利的行为,又何谈在争取自由、反抗压迫呢?

如果孔夫子还活着的话,以他那爆脾气,估计得说一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后冲于夫人一巴掌扇了过去……

#

#龙元阁读书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