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1959年,江西省贛南行政區于都縣仙下圩的一家小雜貨店内,一個帶着孩子,穿着滿是更新檔衣服的中年婦女,滿眼放光的盯着一張舊報紙上陳毅副總理接見外賓的照片。

當這位中年婦女确認了照片上的确是陳毅後,一邊哭着一邊喃喃自語的說道:"陳毅哥,我的郎君,原來你還活着。"

然後她像瘋了一樣開始舉着報紙往外跑,并大聲哭喊道:"陳毅活着哩!陳毅活着哩!"

這個看起來像瘋了一樣的女人叫做賴月明,是開國元帥陳毅的第二任妻子。

此時的陳毅已經貴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帥,而身為陳毅第二任妻子的賴月明,為何卻過得如此狼狽不堪呢?

這件事還得從賴月明與陳毅元帥的相識到相愛開始談起。

"媒人"牽定的姻緣

1914年舊曆7月,賴月明出生在江西省興國縣白石村的一戶貧困人家,因為家裡太過貧苦,在賴月明三歲那年就被過繼給了她的叔父。

賴月明的叔父有吸食鴉片的不良嗜好,家裡的财産大部分都被用來買了鴉片,當賴月明的叔父将家産變賣幹淨後,便把主意打在了自己剛滿14歲的侄女賴月明的身上,就這樣賴月明被賣給了傑村圩裡的一戶謝姓的人家,當了童養媳。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陳毅元帥

1929年,紅軍部隊到達江西興國縣并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傑村圩也成立了婦女改善委員會,賴月明則成為了該村改革委員會的主任。

1932年4月位于瑞金的中央列甯師範學院成立後,組織上經研究決定,派遣賴月明去瑞金接受學習,賴月明結業後被配置設定到江西省委工作。

當時的江西省省委組織部部長兼婦女部長是蔡暢女士,中央師範配置設定給他的幾名職業學生,有的被安排到部隊工作,有的被分到縣區機關工作,唯獨賴月明被她"扣"了下來。

蔡暢在紅軍中是出了名的"愛做媒",她見到賴月明之後,覺得這姑娘長得很好看,學習成績也很好,于是想給她找個好人家。

蔡暢回到家之後對自己的丈夫,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的李富春說道:"我們團校剛分來個小姑娘,是黨員,長得挺好看,我想把她介紹給陳指揮做媳婦,是以暫時沒有往下分,你看我們是不是找他談談?"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李富春和蔡暢

蔡暢口中的陳指揮指的是時任江西省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的陳毅,陳毅曾經有過一個妻子叫做肖菊英。

1931年1月17日,中共贛縣特區區委成立之後,陳毅被任命為書記,肖菊英則被調任為特區區委婦女部長。當時蘇區正在搞肅反運動,是以很多同志因為被當作所謂的"ab團"遭到迫害。

1931年4月的一個晚上,幾個背着武器的幹部敲開了陳毅家的門,讓他去外地開會。在當時,很多幹部都是在夜間被叫去開會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是以陳毅認為自己此去可能兇多吉少。于是對肖菊英說道:"如果我三天後還沒有回來的話,你就别等我了。"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肖菊英

事實上,陳毅這次的确是去參加會議。因為怕妻子擔心,他在會議結束後馬上騎了一匹馬往家趕。不幸的是,陳毅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國民黨地方武裝的襲擊,馬匹中彈身亡,陳毅無大礙。

是以等到陳毅趕回興國時已經是第4天了,意外得知:肖菊英在他離開的第3個晚上,因為誤以為陳毅已經遇害,投井自殺了。

當陳毅失魂落魄地推開自家大門時,看到剛剛從井裡撈起的肖菊英,渾身濕透地躺在一個木闆上面,房間裡挂上了白花。

肖菊英死後陳毅十分悲痛,再加上頻繁的戰鬥,他的身體越來越消瘦,蔡暢是以産生了幫陳毅重新組織一個新的家庭,找一個女同志在生活上照顧他的想法。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青年陳毅

然而當李春富和蔡暢将這件事情與陳毅說起時,陳毅卻當場表示拒絕。陳毅認為,人家小姑娘是來配置設定工作的,如果卻被介紹給了自己當媳婦,那不就成配置設定媳婦了。

蔡暢見陳毅态度堅決,于是采取暗度陳倉的方式,将賴月明派到了團省委兒童局擔任幹事,給陳毅創造機會。

1932年,中央紅軍順利打垮了"圍剿"革命根據地的20個團的廣東軍閥部隊,當時配合主力作戰的江西紅軍,則回到甯都做調整。

為了歡迎戰鬥英雄,江西團省委馬上組織了一次慰問演出,這次演出的壓軸節目,就是由賴月明以及團省委宣傳部長李美君一起表演的對唱興國山歌。

陪在陳毅身邊觀看演出的江西團省委書記張績之,他想到陳毅至今仍然是孤身一人,于是也産生了撮合陳毅和賴月明的想法,遂對陳毅說道:"陳指揮,你看看這個賴月明不錯麼,你孤單單的一個郎子,要不要我去說說,找個嫂子暖暖腳好不好?"

雖然剛開始陳毅在最開始予以了堅決拒絕,但是架不住團省委組織部長鐘浩等人的勸說,再加上他的确對賴月明有了點意思,于是順水推舟的表示:"那好,你們去跟那個小鬼頭說說。"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陳毅軍裝照

陳毅這邊說通了後,張績之找到了蔡暢,請她幫忙做賴月明的工作。

在連日的接觸中,賴月明已經将蔡暢當做了自己的親姐姐,很快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就這樣,陳毅和賴月明在一衆"媒人"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蔡暢将他們二人的結婚日期定在了農曆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陽節那一天,寓意白頭偕老,天長地久。

距離婚期還剩幾天的時候,陳毅抱着一捆嶄新的布料找到賴月明,用來給新娘添置新衣服。一旁的蔡暢見狀,對賴月明說道:"贛南的姑娘結婚時總要提幾個條件,月明你也提幾條。"

賴月明想想之後說道:"那我就提6個條件,第一,别人結婚要辦酒席,我也要酒席;第二,給我買一件羊毛衫;第三,給我買一塊手表;第四,教我更多的文化知識;第五,培養我入黨;第六,别離開我。"

1932年10月8日,陳毅和賴月明在甯都東門的一家餐館舉行了婚禮,江西省委省蘇維埃省軍區和附近縣委的同志都趕來為他們慶祝。為了辦一桌像樣的酒席,陳毅夫婦拿出了15元公債券和平時積攢的"夥食尾子"辦了一桌酒席。

江西省委書記李富春擔任了他們之間的證婚人,在戰友們的見證下,陳毅拿出了一塊金表,送給賴月明作為結婚信物。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李富春

聚少離多的夫婦

因為當時是革命時期,陳毅身上擔負着指揮6個師以及所有地方武裝的重任,工作十分的繁忙。是以他和賴月明總是聚少離多,在婚後的半年時間裡,他們相聚時間甚至還不到一個月。

曾有人建議陳毅将賴月明調到軍區工作,這樣二人見面機會将會多一些,然而陳毅卻予以了拒絕,因為他是一軍之長,部隊的總指揮,更加不能搞特殊化,而且他認為身為新時代的夫妻,不能把自己的妻子關在房間裡面,革命者應該完全服從革命鬥争的需要,不能把夫妻家庭看得比革命還重要。

1933年春天,賴月明接到通知,組織上拟提拔她去瑞金中央黨校學習。賴月明認為能去中央黨校當然是好事,但是瑞金和江西省軍區駐地于都之間相隔幾十裡路,自己一去就是半年,在這半年裡幾乎不可能和陳毅見面,是以心情非常的沖突。

陳毅知道後耐心地告訴他,個人感情太濃,會影響到革命工作。當革命需要抛棄個人感情時,身為革命者就必須毫不猶豫地服從革命的安排。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地圖:瑞金市和于都縣

就這樣賴月明踏上了前往瑞金的道路,她在中央黨校進行了6個月的學習後,又去福建省和田實習了3個月,在這段時間裡他一直沒有和陳毅見過面。

當1933年年底賴月明回到江西省委時,陳毅已經率領部隊在贛江兩岸進行第5次反"圍剿"作戰了,夫妻二人還是沒能見面。

1934年10月上旬,賴月明得知陳毅在一次戰鬥中受了傷,是以組織上想要她去瑞金梅坑國家醫院照顧陳毅。

因為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失利的緣故,中央蘇區之間的交通路線已經被切斷,賴明月為了見到丈夫開始東躲西藏,日伏夜出,終于在10月下旬抵達梅坑。

然而此時陳毅已經跟随中央辦事處搬遷至都縣寬田區。賴月明見狀,又不辭辛苦地再次奔向寬田,并順利找到了已經近兩年沒有見面的丈夫。

陳毅是在1934年8月24日的一次戰鬥中受的傷,雖然已經兩個多月了,傷口卻一直沒有愈合,仍還在往外滲着血水。在賴月明的精心護理之下,僅僅過了一個多星期,陳毅的腿就消腫了,偶爾能下床站立。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陳毅

永遠的别離

夫妻二人相聚的時間總是非常短暫的,石城阻擊戰失利之後,紅軍在内線粉碎敵人"圍剿"的行動已經完全失敗,隻剩下長征一條路了。

因為陳毅腿部有傷,再加上他在江西工作時間較長,黨内黨外有較高威望,容易展開工作。是以博古等人決定将陳毅留在中央蘇區配合項英打遊擊。

同時部隊需要動員一批紅軍家屬以及傷病員疏散群衆,在地方上埋伏下來進行鬥争,而賴月明就是其中之一。

就這樣,一對對的夫妻被迫開始分離。在分離的最後一刻,陳毅鄭重地對賴月明說道:"記住,要堅強地活下去,要相信不管怎樣組織都會找你,我也會找你,一定會找你的。"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博古

和丈夫分别後,賴月明傳回了家鄉興國縣,并在興國縣東南部蘇區的蘇維埃政府擔任婦女部長。賴月明将自己對陳毅的思念化為動力,投身到了革命事業當中,她堅信,總有一天自己會回到丈夫的身邊。

然而不幸的是,随着國民黨完全占領中央蘇區,賴月明在一次戰鬥中群組織失去了聯系,為了躲避國民黨還鄉團的清算,賴月明隻得躲到了南山村妹妹的家裡。

在這段時間裡,村子裡總是傳來各種各樣的傳聞,比如"誰誰誰上了大枷,在浙江奉化溪口祭了蔣氏列祖列宗,在江西做過軍事總指揮的陳毅也被人挖了心"等謠言。

擔心丈夫安全的賴月明聽到傳言後,每天晚上都抱着妹妹哭泣。賴月明在妹妹家住了半個月後,一隊荷槍實彈的國民黨軍隊沖進了賴月明居住的茅屋。

賴月明因為采野菜剛剛回村,正巧看到此事,吓得她趕緊扔下籃子,掉頭往村外跑去,再也沒有回過南山村。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國共兩黨開始第2次合作,國民黨暫時停止了對共産黨員的迫害。是以陳毅開始多次派人前往興國縣,尋找自己的妻子,結果意外得知賴月明在國民黨還鄉團的迫害下跳井自殺了。

陳毅并不相信自己的妻子已經犧牲了,于是在1937年10月3日前往南昌談判時,特意在興國縣停留了一日,希望知道此事的真相。

陳毅到達興國後住到了興國旅舍,一些群組織失去了聯系的的革命者聽陳毅來興國後,紛紛來到旅社找他彙報情況,陳毅特意詢問了妻子的下落,結果所有人都表示,賴月明已經犧牲了。

當晚,陳毅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旅社的房間裡。想到自己36年的人生中,有兩位妻子已經為革命犧牲,再想到自己和賴月明,雖然聚少離多,但相濡以沫的生活,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悲涼的《興國旅舍》。

在這首七言絕句中,陳毅悲憤地寫道"戰争艱難還剩我,阿蒙愧負故人情。"

此後深信賴月明已經犧牲的陳毅再也沒有派人找過賴月明。

1938年的冬天,在朱克靖的介紹下,陳毅和本支隊戰地服務團的張茜結為了夫妻。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陳毅夫婦

事實上,賴月明并沒有死。

"跳井自殺"的說法,是她父親故意散布的謠言。當初賴月明離開南山村後,逃回了故鄉。因為賴月明的叔父不願意讓賴月明進家門,賴月明隻得回到了親生父親家裡。

父親知道女兒被國民黨特務追捕的危險處境後,将她嫁給了仙下的一個姓方的鞋匠。并對外散布女兒投井自殺了的消息,姓方的鞋匠為人本分,他們結婚一年之後就生下了一個女兒。

女兒出生後不久,鞋匠就去外地做生意,結果因為突發疾病沒錢治療,病死了。幾年之後,賴月明在媒人的安排下嫁給了一個殘疾的軍人,并為對方生下了一兒一女。

報紙上的"重逢"

因為賴月明的丈夫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的緣故,他們一家生活得十分的艱苦。

1959年,賴月明最小的一個孩子生了病花了大量的積蓄,病好之後吵着要糖吃。無奈之下,賴月明隻得背着他,走到了一家雜貨店内。掏出了一枚鎳元遞給雜貨店老闆,希望他能給孩子一點糖吃,賴月明的這點錢是不夠買糖的,但心善的老闆還從罐子裡摸了一點冰糖,送到了賴月明的孩子的嘴裡。

之後他從櫃台裡掏出一張舊報紙糊起了紙袋。正在這時賴月明突然抓住他的雙手,兩眼放光地盯着他手裡的報紙,老闆順着賴月明的目光看去,發現賴月明的目光正死死地鎖定在報紙上陳毅副總理和外賓的照片上。照片的上面有一行大字:"陳毅副總理在中南海接見外賓"。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陳毅副總理和外賓

正在雜貨店老闆不知所措之際,賴月明從他手上一把奪過報紙,仔細端詳片刻之後,一邊哭着,一邊喃喃自語的說道:"陳毅哥,我的郎君,原來你還活着。"

雜貨店老闆被賴月明說的話吓了一跳,趕緊說道:"你可别胡說,那可是陳毅元帥!"

賴月明對雜貨店老闆吼道:"你才胡說八道,我就是陳毅的老婆!"

然後她像瘋了一樣,一邊舉着報紙往外跑,一邊大聲哭喊道:"陳毅活着哩!陳毅活着哩!"哪怕背上的孩子已經開始哭鬧,她也不管不顧。

賴月明的新任丈夫叫做方良松,他之前隻知道自己的妻子曾經是個黨員,但他不知道妻子之前竟然是陳毅元帥的老婆。

當賴月明哭着回家告訴他,自己要去北京找陳毅時,他甚至懷疑妻子的精神出了問題。賴月明心情穩定了後,向丈夫講起了自己和陳毅之間的傳奇經曆。

方良松這才相信了她的話,但是堅決不肯讓賴月明去北京找陳毅。因為如果妻子走了,自己這個家也就散了,是以他堅決不肯讓妻子離開。就在此時,賴月明和方良松的兒女聽說媽媽要走後,急忙跑了過來扯住她的衣袖不讓她離開,賴月明無奈之下,隻得選擇留了下來。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1967年,賴月明認為自己有必要給陳毅說一下自己的近況。于是向陳毅寫了一封信,較長的描述了自己的經曆,希望能和陳毅見一面。然而她這封信投出去之後,就像石沉大海一般了無音訊。

1968年春天,賴月明向江西省革命委員會寫了一封信,希望尋求幫助。

一個月後,一輛轎車駛入了仙下公社的大門,從裡面走出了兩名幹部模樣的人士。幹部們下車之後,指名道姓的要見大隊書記羅華倫。

三人見面後,幹部們告訴羅華倫,組織上想讓他協助調查一個叫賴月明的人,對方應該屬于洋田大隊管理。

很快,幹部們就通過洋田大隊書記方奕梯找到了賴月明。

在詳細詢問了她的經曆之後,遺憾地對她說道:"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子孫滿堂,生活美滿,陳毅同志也已經另有家室,也是個幸福的家庭,我們很同情你的處境,可以把你接到别的地方居住。并按照有關規定安排你的生活,不過你最好不要去北京,如果你去了對雙方的家庭都不好,而且陳毅同志現在的日子其實也不太好過。"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原來在1967年2月,陳毅元帥因為受到了一些"沖擊",是以無法收到賴月明發給他的信。這才導緻賴月明寫給陳毅的信最終石沉大海,而這兩年陳毅元帥的處境也十分艱難。

幹部們離開後,賴月明對于陳毅的處境非常擔心,有一天甚至夢到陳毅穿着一身灰軍裝,騎着高大的白馬來接她。

賴月明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兆頭,逐漸萌發一路乞讨去北京見陳毅的念頭,希望能見陳毅最後一面,然而她最終還是沒能去成北京。

1972年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上司者陳毅元帥在京逝世,享年71歲。

陳毅去世的消息傳到仙下圩後,賴月明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擊倒了,在病床上,她請自己的丈夫在廳堂内立了一塊靈牌,表達自己對陳毅的最後心意。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賴月明

1985年1月6日,賴月明想到了當初自己在革命隊伍時,蔡暢女士對自己的幫助,覺得自己有必要向她報告自己在這些年的經曆,于是分别向《中國婦女》雜志社和蔡暢寫了一封信,将自己這些年的經曆原原本本的描述了出來。

在信的末尾,賴明月表示:自己并不是想要得到特殊的照顧,隻是希望能去北京見見大姐。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農婦指着報紙上的陳毅元帥:我的郎君

賴月明和蔡暢的最後一次會面

4個月後,中共中央辦公室信訪局向中共于都縣黨委發了一封信:請縣委的同志轉告賴月明,蔡暢同志因年老多病,現長期住在醫院裡,不宜會客,是以請縣委的同志向賴月明同志代為緻歉,婉言勸他不要前往北京。

是以賴月明放棄了前往北京的想法,直到1988年,賴月明得知蔡暢可能不久于人世後,毅然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步伐,希望能見蔡暢最後一面。

然而此時蔡暢病得非常嚴重,連她的妹妹都沒能見上一面。

賴月明并沒有感到灰心,找到了全國婦聯尋求幫助。

在婦聯從業人員的協助下,1988年9月,相隔54年之久的蔡暢和賴月明,在北京醫院見了面,兩人的手在一起握了很久、很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