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1959年,江西省赣南行政区于都县仙下圩的一家小杂货店内,一个带着孩子,穿着满是补丁衣服的中年妇女,满眼放光的盯着一张旧报纸上陈毅副总理接见外宾的照片。

当这位中年妇女确认了照片上的确是陈毅后,一边哭着一边喃喃自语的说道:"陈毅哥,我的郎君,原来你还活着。"

然后她像疯了一样开始举着报纸往外跑,并大声哭喊道:"陈毅活着哩!陈毅活着哩!"

这个看起来像疯了一样的女人叫做赖月明,是开国元帅陈毅的第二任妻子。

此时的陈毅已经贵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而身为陈毅第二任妻子的赖月明,为何却过得如此狼狈不堪呢?

这件事还得从赖月明与陈毅元帅的相识到相爱开始谈起。

"媒人"牵定的姻缘

1914年旧历7月,赖月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白石村的一户贫困人家,因为家里太过贫苦,在赖月明三岁那年就被过继给了她的叔父。

赖月明的叔父有吸食鸦片的不良嗜好,家里的财产大部分都被用来买了鸦片,当赖月明的叔父将家产变卖干净后,便把主意打在了自己刚满14岁的侄女赖月明的身上,就这样赖月明被卖给了杰村圩里的一户谢姓的人家,当了童养媳。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陈毅元帅

1929年,红军部队到达江西兴国县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杰村圩也成立了妇女改善委员会,赖月明则成为了该村改革委员会的主任。

1932年4月位于瑞金的中央列宁师范学院成立后,组织上经研究决定,派遣赖月明去瑞金接受学习,赖月明结业后被分配到江西省委工作。

当时的江西省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妇女部长是蔡畅女士,中央师范分配给他的几名职业学生,有的被安排到部队工作,有的被分到县区机关工作,唯独赖月明被她"扣"了下来。

蔡畅在红军中是出了名的"爱做媒",她见到赖月明之后,觉得这姑娘长得很好看,学习成绩也很好,于是想给她找个好人家。

蔡畅回到家之后对自己的丈夫,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的李富春说道:"我们团校刚分来个小姑娘,是党员,长得挺好看,我想把她介绍给陈指挥做媳妇,所以暂时没有往下分,你看我们是不是找他谈谈?"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李富春和蔡畅

蔡畅口中的陈指挥指的是时任江西省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的陈毅,陈毅曾经有过一个妻子叫做肖菊英。

1931年1月17日,中共赣县特区区委成立之后,陈毅被任命为书记,肖菊英则被调任为特区区委妇女部长。当时苏区正在搞肃反运动,因此很多同志因为被当作所谓的"ab团"遭到迫害。

1931年4月的一个晚上,几个背着武器的干部敲开了陈毅家的门,让他去外地开会。在当时,很多干部都是在夜间被叫去开会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因此陈毅认为自己此去可能凶多吉少。于是对肖菊英说道:"如果我三天后还没有回来的话,你就别等我了。"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肖菊英

事实上,陈毅这次的确是去参加会议。因为怕妻子担心,他在会议结束后马上骑了一匹马往家赶。不幸的是,陈毅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国民党地方武装的袭击,马匹中弹身亡,陈毅无大碍。

因此等到陈毅赶回兴国时已经是第4天了,意外得知:肖菊英在他离开的第3个晚上,因为误以为陈毅已经遇害,投井自杀了。

当陈毅失魂落魄地推开自家大门时,看到刚刚从井里捞起的肖菊英,浑身湿透地躺在一个木板上面,房间里挂上了白花。

肖菊英死后陈毅十分悲痛,再加上频繁的战斗,他的身体越来越消瘦,蔡畅因此产生了帮陈毅重新组织一个新的家庭,找一个女同志在生活上照顾他的想法。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青年陈毅

然而当李春富和蔡畅将这件事情与陈毅说起时,陈毅却当场表示拒绝。陈毅认为,人家小姑娘是来分配工作的,如果却被介绍给了自己当媳妇,那不就成分配媳妇了。

蔡畅见陈毅态度坚决,于是采取暗度陈仓的方式,将赖月明派到了团省委儿童局担任干事,给陈毅创造机会。

1932年,中央红军顺利打垮了"围剿"革命根据地的20个团的广东军阀部队,当时配合主力作战的江西红军,则回到宁都做调整。

为了欢迎战斗英雄,江西团省委马上组织了一次慰问演出,这次演出的压轴节目,就是由赖月明以及团省委宣传部长李美君一起表演的对唱兴国山歌。

陪在陈毅身边观看演出的江西团省委书记张绩之,他想到陈毅至今仍然是孤身一人,于是也产生了撮合陈毅和赖月明的想法,遂对陈毅说道:"陈指挥,你看看这个赖月明不错么,你孤单单的一个郎子,要不要我去说说,找个嫂子暖暖脚好不好?"

虽然刚开始陈毅在最开始予以了坚决拒绝,但是架不住团省委组织部长钟浩等人的劝说,再加上他的确对赖月明有了点意思,于是顺水推舟的表示:"那好,你们去跟那个小鬼头说说。"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陈毅军装照

陈毅这边说通了后,张绩之找到了蔡畅,请她帮忙做赖月明的工作。

在连日的接触中,赖月明已经将蔡畅当做了自己的亲姐姐,很快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就这样,陈毅和赖月明在一众"媒人"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蔡畅将他们二人的结婚日期定在了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那一天,寓意白头偕老,天长地久。

距离婚期还剩几天的时候,陈毅抱着一捆崭新的布料找到赖月明,用来给新娘添置新衣服。一旁的蔡畅见状,对赖月明说道:"赣南的姑娘结婚时总要提几个条件,月明你也提几条。"

赖月明想想之后说道:"那我就提6个条件,第一,别人结婚要办酒席,我也要酒席;第二,给我买一件羊毛衫;第三,给我买一块手表;第四,教我更多的文化知识;第五,培养我入党;第六,别离开我。"

1932年10月8日,陈毅和赖月明在宁都东门的一家餐馆举行了婚礼,江西省委省苏维埃省军区和附近县委的同志都赶来为他们庆祝。为了办一桌像样的酒席,陈毅夫妇拿出了15元公债券和平时积攒的"伙食尾子"办了一桌酒席。

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担任了他们之间的证婚人,在战友们的见证下,陈毅拿出了一块金表,送给赖月明作为结婚信物。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李富春

聚少离多的夫妇

因为当时是革命时期,陈毅身上担负着指挥6个师以及所有地方武装的重任,工作十分的繁忙。因此他和赖月明总是聚少离多,在婚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们相聚时间甚至还不到一个月。

曾有人建议陈毅将赖月明调到军区工作,这样二人见面机会将会多一些,然而陈毅却予以了拒绝,因为他是一军之长,部队的总指挥,更加不能搞特殊化,而且他认为身为新时代的夫妻,不能把自己的妻子关在房间里面,革命者应该完全服从革命斗争的需要,不能把爱人家庭看得比革命还重要。

1933年春天,赖月明接到通知,组织上拟提拔她去瑞金中央党校学习。赖月明认为能去中央党校当然是好事,但是瑞金和江西省军区驻地于都之间相隔几十里路,自己一去就是半年,在这半年里几乎不可能和陈毅见面,因此心情非常的矛盾。

陈毅知道后耐心地告诉他,个人感情太浓,会影响到革命工作。当革命需要抛弃个人感情时,身为革命者就必须毫不犹豫地服从革命的安排。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地图:瑞金市和于都县

就这样赖月明踏上了前往瑞金的道路,她在中央党校进行了6个月的学习后,又去福建省和田实习了3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没有和陈毅见过面。

当1933年年底赖月明回到江西省委时,陈毅已经率领部队在赣江两岸进行第5次反"围剿"作战了,夫妻二人还是没能见面。

1934年10月上旬,赖月明得知陈毅在一次战斗中受了伤,因此组织上想要她去瑞金梅坑国家医院照顾陈毅。

因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的缘故,中央苏区之间的交通路线已经被切断,赖明月为了见到丈夫开始东躲西藏,日伏夜出,终于在10月下旬抵达梅坑。

然而此时陈毅已经跟随中央办事处搬迁至都县宽田区。赖月明见状,又不辞辛苦地再次奔向宽田,并顺利找到了已经近两年没有见面的丈夫。

陈毅是在1934年8月24日的一次战斗中受的伤,虽然已经两个多月了,伤口却一直没有愈合,仍还在往外渗着血水。在赖月明的精心护理之下,仅仅过了一个多星期,陈毅的腿就消肿了,偶尔能下床站立。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陈毅

永远的别离

夫妻二人相聚的时间总是非常短暂的,石城阻击战失利之后,红军在内线粉碎敌人"围剿"的行动已经完全失败,只剩下长征一条路了。

因为陈毅腿部有伤,再加上他在江西工作时间较长,党内党外有较高威望,容易展开工作。所以博古等人决定将陈毅留在中央苏区配合项英打游击。

同时部队需要动员一批红军家属以及伤病员疏散群众,在地方上埋伏下来进行斗争,而赖月明就是其中之一。

就这样,一对对的夫妻被迫开始分离。在分离的最后一刻,陈毅郑重地对赖月明说道:"记住,要坚强地活下去,要相信不管怎样组织都会找你,我也会找你,一定会找你的。"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博古

和丈夫分别后,赖月明返回了家乡兴国县,并在兴国县东南部苏区的苏维埃政府担任妇女部长。赖月明将自己对陈毅的思念化为动力,投身到了革命事业当中,她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回到丈夫的身边。

然而不幸的是,随着国民党完全占领中央苏区,赖月明在一次战斗中和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躲避国民党还乡团的清算,赖月明只得躲到了南山村妹妹的家里。

在这段时间里,村子里总是传来各种各样的传闻,比如"谁谁谁上了大枷,在浙江奉化溪口祭了蒋氏列祖列宗,在江西做过军事总指挥的陈毅也被人挖了心"等谣言。

担心丈夫安全的赖月明听到传言后,每天晚上都抱着妹妹哭泣。赖月明在妹妹家住了半个月后,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冲进了赖月明居住的茅屋。

赖月明因为采野菜刚刚回村,正巧看到此事,吓得她赶紧扔下篮子,掉头往村外跑去,再也没有回过南山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开始第2次合作,国民党暂时停止了对共产党员的迫害。因此陈毅开始多次派人前往兴国县,寻找自己的妻子,结果意外得知赖月明在国民党还乡团的迫害下跳井自杀了。

陈毅并不相信自己的妻子已经牺牲了,于是在1937年10月3日前往南昌谈判时,特意在兴国县停留了一日,希望知道此事的真相。

陈毅到达兴国后住到了兴国旅舍,一些和组织失去了联系的的革命者听陈毅来兴国后,纷纷来到旅社找他汇报情况,陈毅特意询问了妻子的下落,结果所有人都表示,赖月明已经牺牲了。

当晚,陈毅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旅社的房间里。想到自己36年的人生中,有两位妻子已经为革命牺牲,再想到自己和赖月明,虽然聚少离多,但相濡以沫的生活,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悲凉的《兴国旅舍》。

在这首七言绝句中,陈毅悲愤地写道"战争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

此后深信赖月明已经牺牲的陈毅再也没有派人找过赖月明。

1938年的冬天,在朱克靖的介绍下,陈毅和本支队战地服务团的张茜结为了夫妻。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陈毅夫妇

事实上,赖月明并没有死。

"跳井自杀"的说法,是她父亲故意散布的谣言。当初赖月明离开南山村后,逃回了故乡。因为赖月明的叔父不愿意让赖月明进家门,赖月明只得回到了亲生父亲家里。

父亲知道女儿被国民党特务追捕的危险处境后,将她嫁给了仙下的一个姓方的鞋匠。并对外散布女儿投井自杀了的消息,姓方的鞋匠为人本分,他们结婚一年之后就生下了一个女儿。

女儿出生后不久,鞋匠就去外地做生意,结果因为突发疾病没钱治疗,病死了。几年之后,赖月明在媒人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残疾的军人,并为对方生下了一儿一女。

报纸上的"重逢"

因为赖月明的丈夫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缘故,他们一家生活得十分的艰苦。

1959年,赖月明最小的一个孩子生了病花了大量的积蓄,病好之后吵着要糖吃。无奈之下,赖月明只得背着他,走到了一家杂货店内。掏出了一枚镍元递给杂货店老板,希望他能给孩子一点糖吃,赖月明的这点钱是不够买糖的,但心善的老板还从罐子里摸了一点冰糖,送到了赖月明的孩子的嘴里。

之后他从柜台里掏出一张旧报纸糊起了纸袋。正在这时赖月明突然抓住他的双手,两眼放光地盯着他手里的报纸,老板顺着赖月明的目光看去,发现赖月明的目光正死死地锁定在报纸上陈毅副总理和外宾的照片上。照片的上面有一行大字:"陈毅副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陈毅副总理和外宾

正在杂货店老板不知所措之际,赖月明从他手上一把夺过报纸,仔细端详片刻之后,一边哭着,一边喃喃自语的说道:"陈毅哥,我的郎君,原来你还活着。"

杂货店老板被赖月明说的话吓了一跳,赶紧说道:"你可别胡说,那可是陈毅元帅!"

赖月明对杂货店老板吼道:"你才胡说八道,我就是陈毅的老婆!"

然后她像疯了一样,一边举着报纸往外跑,一边大声哭喊道:"陈毅活着哩!陈毅活着哩!"哪怕背上的孩子已经开始哭闹,她也不管不顾。

赖月明的新任丈夫叫做方良松,他之前只知道自己的妻子曾经是个党员,但他不知道妻子之前竟然是陈毅元帅的老婆。

当赖月明哭着回家告诉他,自己要去北京找陈毅时,他甚至怀疑妻子的精神出了问题。赖月明心情稳定了后,向丈夫讲起了自己和陈毅之间的传奇经历。

方良松这才相信了她的话,但是坚决不肯让赖月明去北京找陈毅。因为如果妻子走了,自己这个家也就散了,因此他坚决不肯让妻子离开。就在此时,赖月明和方良松的儿女听说妈妈要走后,急忙跑了过来扯住她的衣袖不让她离开,赖月明无奈之下,只得选择留了下来。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1967年,赖月明认为自己有必要给陈毅说一下自己的近况。于是向陈毅写了一封信,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希望能和陈毅见一面。然而她这封信投出去之后,就像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讯。

1968年春天,赖月明向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写了一封信,希望寻求帮助。

一个月后,一辆轿车驶入了仙下公社的大门,从里面走出了两名干部模样的人士。干部们下车之后,指名道姓的要见大队书记罗华伦。

三人见面后,干部们告诉罗华伦,组织上想让他协助调查一个叫赖月明的人,对方应该属于洋田大队管理。

很快,干部们就通过洋田大队书记方奕梯找到了赖月明。

在详细询问了她的经历之后,遗憾地对她说道:"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子孙满堂,生活美满,陈毅同志也已经另有家室,也是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很同情你的处境,可以把你接到别的地方居住。并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你的生活,不过你最好不要去北京,如果你去了对双方的家庭都不好,而且陈毅同志现在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原来在1967年2月,陈毅元帅因为受到了一些"冲击",所以无法收到赖月明发给他的信。这才导致赖月明写给陈毅的信最终石沉大海,而这两年陈毅元帅的处境也十分艰难。

干部们离开后,赖月明对于陈毅的处境非常担心,有一天甚至梦到陈毅穿着一身灰军装,骑着高大的白马来接她。

赖月明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逐渐萌发一路乞讨去北京见陈毅的念头,希望能见陈毅最后一面,然而她最终还是没能去成北京。

1972年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陈毅元帅在京逝世,享年71岁。

陈毅去世的消息传到仙下圩后,赖月明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击倒了,在病床上,她请自己的丈夫在厅堂内立了一块灵牌,表达自己对陈毅的最后心意。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赖月明

1985年1月6日,赖月明想到了当初自己在革命队伍时,蔡畅女士对自己的帮助,觉得自己有必要向她报告自己在这些年的经历,于是分别向《中国妇女》杂志社和蔡畅写了一封信,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原原本本的描述了出来。

在信的末尾,赖明月表示:自己并不是想要得到特殊的照顾,只是希望能去北京见见大姐。

1959年,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妇指着报纸上的陈毅元帅:我的郎君

赖月明和蔡畅的最后一次会面

4个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室信访局向中共于都县党委发了一封信:请县委的同志转告赖月明,蔡畅同志因年老多病,现长期住在医院里,不宜会客,因此请县委的同志向赖月明同志代为致歉,婉言劝他不要前往北京。

因此赖月明放弃了前往北京的想法,直到1988年,赖月明得知蔡畅可能不久于人世后,毅然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步伐,希望能见蔡畅最后一面。

然而此时蔡畅病得非常严重,连她的妹妹都没能见上一面。

赖月明并没有感到灰心,找到了全国妇联寻求帮助。

在妇联工作人员的协助下,1988年9月,相隔54年之久的蔡畅和赖月明,在北京医院见了面,两人的手在一起握了很久、很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