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摘要】 小兒急性喉炎是以聲門區為主的喉黏膜急性發炎,嬰幼兒尤為多見。因小兒喉腔小,喉内黏膜松弛,腫脹時易緻聲門阻塞,小兒咳嗽反射差,氣管及喉部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嚴重喉梗阻。如不采取及時、有效治療,病情可進行性加重,危及患兒健康甚至生命。是以,寶寶咳嗽時要注意分辨是不是急性喉炎。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随着天氣越來越涼,空氣越來越幹燥,加上秋天向冬天過渡時忽冷忽熱的變化,很容易給寶寶的身體造成影響。而感冒就成了秋冬季節的熱門詞彙。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在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爸媽的認知中:

寶寶流鼻涕=感冒0

寶寶咳嗽了=感冒

尤其是如果前幾次感冒時被新手爸媽猜對,那麼以後寶寶的流鼻涕、打噴嚏就更是成了感冒的代名詞,成為家長的第一判斷。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咳嗽卻還可能是急性喉炎的表現症狀。

大部分家長對于小兒急性喉炎不太了解,又或者在認知上有很多誤區。下面就和大家分享關于小兒急性喉炎的相關知識。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急性喉炎≠喉嚨發炎

有些家長誤認為急性喉炎就是普通的喉嚨發炎,沒什麼要緊。實際上,我們了解的“喉嚨”常指的是口鼻腔後邊那一大塊範圍,而醫學解剖上所指的喉部則位置要更深一些,是指整個呼吸道最狹窄的部位。

當發生喉炎時,喉頭局部充血水腫,導緻本身就狹窄的部位變得更狹窄,水腫明顯的還會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寶寶急性喉炎比成人兇險

有的家長會說,“我也得過喉炎,沒有這麼嚴重啊?”是的,對于成人而言,喉炎可能隻是讓聲音變得沙啞而已,而對于寶寶來說,因其喉部比成人狹窄,黏膜也更為嬌嫩,一旦發炎水腫,病情往往迅速加重,十分危急。

喉炎發病快且重,不能耽誤

小兒急性喉炎是一種時有發生的疾病,常常出現在6 個月到3 歲之間年齡段的寶寶。他們抵抗力較低,吞咽功能不成熟,呼吸困難,不會準确的表達出來,被家長錯認為普通的感冒,導緻送醫不及時,延誤治療。病情十分嚴重,可能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是以寶寶得病後有些不正常的表現,并且各個時期的表現各不同,家長需要多留意寶寶不同時期的變化。

發病前期:有的寶寶無任何先兆症狀。活動後出現吸氣性喉鳴及呼吸困難。

發病初期:有輕微的感冒症狀,可能不伴有發燒,或僅有輕微發燒。安靜時也出現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

發病中期:除了發病初期症狀外,還出現陣發性煩躁不安,口唇、指甲發绀,口周發青或蒼白。

病情加重期:一般白天病情較輕,夜間加重,夜裡常常因喉頭發炎迅速發展而出現喉頭水腫,進而發生急性喉部梗阻。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寶寶會因為呼吸困難而憋醒,聲音會嘶啞得更厲害,呼吸時鼻翼煽動,吸氣時出現“三凹征”,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同時伴有高燒、煩躁不安、大汗淋漓等。

學會早期辨識,及時送醫是關鍵

急性喉炎多伴有發熱、聲嘶、咳嗽等,初起聲音嘶啞大多不嚴重,哭鬧時有喘聲,繼而發炎侵及聲門下區,則成“空、空”樣咳嗽聲。白天症狀較輕,夜間加重。

急性喉炎是小兒時期較嚴重、特别需要注意的急症,起病較急,病情進展快,家長要學會早期辨識,及時送醫。

小兒咳咳咳,不一定是感冒了!

提前預防,寶寶健康成長

小兒急性喉炎的特點就是發病兇猛,變化快,而且很容易給寶寶造成生命危險。

不過小兒急性喉炎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加以預防,各位家長如果能合理預防,寶寶患病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寶寶急性喉炎怎麼預防?

1.不帶寶寶到人流集中的場所

家長要避免帶寶寶到空氣污濁的地方,在感冒流行期間,應盡量少帶小兒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傳染。

2.為寶寶選擇合适衣物

在天氣出現驟變時,要适時地為寶寶增減衣物,晚間睡覺的時候做好保暖,不要讓寶寶受涼。

平時要多帶寶寶曬太陽,可以有效增強寶寶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3.要注意寶寶口腔衛生

家長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要刷牙,飯後要漱口。

溫馨提示:6 個月~3 歲是小兒急性喉炎的多發期,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仔細觀察寶寶的症狀,如果發現有患病的迹象,一定要及時送醫,不要拖延病情。争取早發現,早治療,早痊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