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女焉能嫁犬子”這是《三國演義》裡關羽拒絕孫權聯姻請求的台詞,真實曆史上也的确有關羽拒絕孫權為兒子求娶關羽女兒的記載: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三國志·歇業馬黃趙傳》

翻譯過來,就是說在公元219年孫權背盟偷襲關羽之前,孫權曾經派遣使者為自己的兒子求娶關羽的女兒,結果關羽辱罵了孫權的使者,拒絕了聯姻的請求,孫權是以大怒。關羽拒絕聯姻以及種種因素,最終導緻孫權和呂蒙襲殺關羽奪取荊州。那樣就有一個問題了,關羽為何拒絕與孫權聯姻?
由于史書中沒有記載原因,是以曆來有很多猜測,有人說孫權這是在使壞,因為孫權聯姻關羽是為了拉攏關羽,離間關羽和劉備的關系;有人說關羽就是性格高傲,看不起孫權;還有人說關羽不嫁女兒給孫權,是因為他想把女兒嫁給劉禅(這個我認為太不靠譜)。
我一直以來也搞不明白關羽為何會拒絕孫權,并且辱罵孫權的使者,近來苦思冥想,似乎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迹,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孫夫人的前車之鑒
自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劉備集團終于有了荊州四郡作為根據地,公元211年劉備入蜀,關羽、諸葛亮留守荊州,公元214年益州戰事膠着,劉備急召諸葛亮、張飛、趙雲馳援益州,自此留守荊州的隻有關羽自己,直到公元219年敗走麥城,這段時間荊州軍政事務都是關羽負責。
是以,孫權向關羽提出聯姻的時間應該就是在公元214年至公元219年期間。孫權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是以聯姻手段用得非常純熟,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聲勢大振,孫權為了鞏固和劉備的關系,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可是,孫夫人和劉備這段政治婚姻并沒有像《三國演義》裡那麼美滿,孫夫人才智靈活 而且剛強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長們的風格,身邊的一百多個侍婢,個個都執刀守衛在她身邊。即便是劉備這等人物,每次進入内房時,内心也都感到害怕恐懼,兩人基本上是互相提防,哪有什麼感情可言。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孫權于是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吳,孫夫人打算将劉禅一并帶走,幸得諸葛亮及時派遣牙門将軍趙雲和張飛一起在江上攔截,方重奪劉禅,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訊。三年後(公元214年)劉備定益州後,正式改娶吳懿之妹為正室,此後事迹不詳。
劉備和孫夫人的聯姻非常失敗,僅僅維持了兩三年的時間,悲劇基本上就是孫權一手造成的(嫁也是孫權讓嫁的,接回東吳也是孫權接的)。有這樣的前車之鑒,關羽怎麼會同意和孫權聯姻?
孫權兒子年齡的問題
另外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就是孫權兒子年齡的問題。孫權一生有7個兒子,長子孫登生于公元209年,次子孫慮生于公元213年,其他五個兒子的出生都是在關羽死後。即使按年紀最大的孫登來算,到公元219年關羽被殺害的那一年,孫登也不過才10歲。
古人即使結婚早,也不至于10歲就結婚了吧,曆史上黃初六年(225年),孫權為孫登娉娶周瑜之女為王太子妃(孫登16歲)。是以,看到孫登的年齡後,我甚至懷疑《三國志》裡的記載是不是有問題,哪怕孫權隻是想和關羽定下婚約,待孩子長大後在結婚,也有點不靠譜。
是以,綜合孫夫人和劉備失敗的聯姻,孫權兒子年齡太小這兩方面原因,估計在關羽看來,孫權的聯姻請求基本上就是扯淡,是以關羽才會拒絕,并且大怒之下辱罵了孫權的使者。當然,以上隻是個人淺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