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關注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和科技創投,那麼美國陸軍部定期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就值得一看。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内由政府機構、咨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煉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确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物聯網
在2045年,最保守的預測也認為将會有超過1千億的裝置連接配接在網際網路上。
這些裝置包括了移動裝置、可穿戴裝置、家用電器、醫療裝置、工業探測器、監控攝像頭、汽車,以及服裝等。它們所創造并分享的資料将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新的資訊革命。
人們将可以利用來自物聯網的資訊來加深對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适的決定。
在此同時,聯網裝置也将把目前許多工作,比如監視,管理,以及維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動化。
物聯網、資料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将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作巨量的商業交易。
但是,雖然物聯網會提高經濟效率、公共安全,以及個人生活,它也會加重對于網絡安全和個人隐私的擔憂。
恐怖分子,犯罪集團以及敵對勢力将會利用物聯網作為新的攻擊手段。而物聯網中所包含的大量資料也會誘惑政府去實施針對人民的監控,進而進一步的引發隐私和安全之間的對抗。
代表性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無線通訊、電源管理技術
實際應用:海量資料分析、醫療實時監測
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
在2045年的地球上,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将無處不在。自動駕駛汽車會使交通更加安全與高效,或許還會給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動力。
機器人則會負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務,比如照顧老人與買菜,以及工業中的職責,比如收獲農作物,維護公共設施等等。
而随着機器人的機動性、靈敏度以及智能的提高,它們将成為強大的戰士,在戰場上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士兵作戰。
人工智能軟體則會被使用到商業上,例如從數百TB的資料裡面提取有意義的資訊,使商業服務自動化,以及替代諸如客服、教師等傳統意義上 “以人為本”的職業。
但是,機器人與自動化也會帶來許多的危機。數百萬工作被機器取代的下崗職工将會給社會造成極大的沖擊,導緻經濟與社會的不穩。
自動化網絡系統則會成為各個敵對勢力互相攻擊的主要突破口。在沖突中使用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則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倫理和文化挑戰。
代表性技術:機器學習、傳感器與控制系統、人機互動
實際應用:AlphaGo、機器人神經系統、微軟聊天機器人Tay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通過疊加原理和量子糾纏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來實作對資料的編碼和操縱。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量子計算隻存在于理論上,近些年的研究已經開始出現有意義的結果。在未來的5-15年裡,我們很有可能制造出一款有實用意義的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将會給其他的研究方向,比如氣候模拟、藥物研究、以及材料科學帶來巨大的進步。
不過,最令人期待的還是量子密碼學。一台量子計算機将可以破解世上所有的加密方式,而量子加密也将真正無懈可擊。
如今,量子計算機的許多技術堡壘已經開始被逐一攻克,雖然我們也許在21世紀40年代才會看到真正實用的量子計算機,但來自政府和業界的大量投資意味着量子計算已經邁過了轉折點。
代表性技術:量子糾錯、量子程式設計、後量子密碼學
實際應用:MIT量子疊加研究、IBM雲端量子計算服務、量子通訊衛星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不是一個嶄新的話題。事實上,早在1991年就有人提出了“網絡上的珍珠港”這一警告。
但是在未來的30年裡,随着物流網的發展以及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連接配接,網絡安全将會成為網絡行業首要的話題。
目前,雖然世界上的網絡攻擊越來越多,但是它們大多數的目标都隻是個人或者企業。而且這些攻擊所造成的損失雖然很大,但是這些損失并不會擴散。而未來的世界
将不會是如此的簡單。
随着汽車、家電、電廠、路燈,以及數百萬個其他的事物互相連接配接,網絡攻擊的後果也會越來越嚴重。
國家、企業、以及個人的資料将會面臨越來越隐蔽的攻擊。有些甚至在數年後才會被發現。
目前,人們可以想象出來最壞的情況就是“網絡世界末日”– 在越發越瘋狂越頻繁的攻擊下,整個世紀的網際網路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經濟社會功能的崩潰。
代表性技術:使用者身份鑒定技術、自我進化型網絡、下一代解密技術
實際應用:美國網絡司令部、Oceans 00001011、網絡隐私與安全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2-02
本文作者:北鬥物聯
本文來源:
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