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阿裡巴巴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團隊宣布,近日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拟器“太章”,在全球率先成功模拟了81比特40層的作為基準的谷歌随機量子電路,此前同樣層數的模拟器隻能處理49比特。量子計算一直是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但實作十分困難,目前世界公開技術參數的量子計算機隻有20幾個比特。量子電路模拟器的存在,意義在于幫助了解、設計量子計算機硬體,探索量子算法和應用。
阿裡巴巴“太章”模拟器與目前主要模拟器模拟谷歌随機電路的結果比較
量子計算被視為颠覆現有計算技術的下一代技術,受到全球主要國家和科技巨頭的重視。2016年,谷歌通過特定随機量子電路,模拟了操縱49比特量子糾纏對,電路的深度達到40層,成為量子計算“霸主”。IBM則在2017年11月宣布成功建構了50個比特量子原型機,進而超越谷歌。微軟則押注拓撲量子計算,開發量子硬體及量子計算機軟體開發套件。今年3月,谷歌在量子計算機研發上再上一層樓,展示了72比特量子模拟器。百度和騰訊也布局了量子計算。
據悉,阿裡巴巴的進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量子計算機研發。“太章”作為軟體模拟器,模拟了操縱量子計算機底層的量子糾纏對,相當于驗證了量子計算的算法、系統架構、應用示範,為真正的量子計算機開發準備了開發工具和開發環境。在實際實體實作上,隻要是能夠普遍操縱100個量子糾纏對以上、搭建了上層的通用量子算法,就有望開啟真正意義上的量子時代。
“太章”模拟的随機量子電路規模(黑線)與谷歌量子硬體可以實作的規模(紅線) 比較
阿裡巴巴表示,“太章”的結果打破了谷歌要在這套方案上實作量子霸權的原計劃。“太章”的另一大亮點是通信開銷極小,進而可以基于阿裡巴巴集團計算平台線上叢集的超強算力,完成目前世上最強的超級計算機都無法完成的模拟。在64(8x8)比特40層的模拟中,“太章”隻需2分鐘即可完成,且隻動用阿裡巴巴計算平台線上叢集14%的計算資源。
阿裡巴巴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由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世界著名量子科學家施堯耘牽頭組建。今年初,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加盟。目前,實驗室正處于人才引進的高速增長時期。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5-02
本文作者:國際電子商情
本文來源:
今日頭條,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