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中國經濟迎來新拐點?

作者:校長侃房

文校長

如今最火的企業家,非曹德旺與任正非莫屬。二人均是以實業起家,任正非企業研發的5G技術獨領全球,曹德旺則壟斷了全球汽車玻璃制造産業70%的市場。

有些網友補充道:還有馬雲呢?

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中國經濟迎來新拐點?

去年馬雲在金融外灘的演講,由于“失言”,随後便消失在大衆和媒體的視野中。馬雲最近一次出現,是在西班牙的一次度假中被外國媒體拍到。截止目前已經過去14個月之久,馬雲至今都沒有進行過一次演講,與之前四處奔波形成天壤之别。

如果将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放于同一個架構内,三人分别代表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不同領域,曹德旺代表實體制造業、任正非代表尖端科技産業、馬雲代表網際網路行業。

三人均是憑借上世紀90年代的“風口”迅速成長。在這個時期,先入為主的其實是制造業。

伴随改革開放大門的打開,國外資本開始大量湧入“中國制造”,同時國内湧現出一批像福耀集團這樣的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大企業。随後才是百度、阿裡、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的迅速崛起。

現如今,實體制造業、網際網路産業幾近國際先進之列,之後的後程優勢将不再明顯。而“厚積薄發”,以華為為代表的尖端科技産業才算正式崛起。

三者不同的是,曹德旺與任正非堅守本質,深耕專業領域。馬雲卻以阿裡為平台,開始拓寬業主至金融、電商、外賣、物流等各個行業,建構綜合統一的“阿裡平台”。

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中國經濟迎來新拐點?

三人的起伏,實則代表中國經濟将會迎來新拐點。

馬雲

《巴塞爾協定》主張加強監管,規定風險範圍界限,而馬雲的“失言”之舉正是稱“《巴塞爾協定》已經過時了”。是以從馬雲的觀點不難發現,馬雲的話語中仿佛透露着支援金融市場自由化的觀點,這或許是與當時螞蟻金服上市有關。

P2P營運投資模式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當年全國2000多個P2P企業,造成了上千億的爛賬,而螞蟻金服興起的時間正是P2P的熱潮時期。

是以馬雲在投資阿裡小貸時,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敢接,最終重新為阿裡設定一條底線之後才敢接手,其中前提中明确要求,所有資金必須出自阿裡的自有資金,且不準做P2P。

在注冊“阿裡小貸”之初,30億資金全部來自阿裡的自有資金,但螞蟻金服卻從中玩起了“金融遊戲”,通過資本金利用花呗與借呗撬動杠杆,在一分錢沒花的前提下,使30億的資本金增加至3000億。螞蟻金服利用債券工具在兩年内使30億資金循環發了40多次,為原本的資金增加了3000億的流動性。

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中國經濟迎來新拐點?

也就是說,在“金融遊戲”中,一旦有1%的資金出現問題,就會形成較大的系統性風險,畢竟阿裡的自有資金隻有30億。

不過好在後來監管部門發現及時,讓螞蟻金服重新補充270億資金,用以緩解杠杆。雖然螞蟻金服将杠杆由100倍降低至10倍,但未來阿裡會不會再玩“金融遊戲”,估計誰都說不準。

曹德旺

曹德旺雖然是老牌企業家,但最近幾年因為“敢說”,在網上火出圈。例如前幾天曹德旺在中國企業家發展年會中的講話,又再次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共鳴。

句句出自肺腑:“許家印用30億自有資本,竟然搞出了2萬億負債”、“我的企業一定要給我的兒子,破産也要自家人破産”、“我這個人非常聰明,很少有人能比得過我”……

曹德旺所言句句都是大實話,正如他在某檔欄目中所講,網際網路産業所代表的僅僅隻是存量問題,“賣或不賣”,而實體制造業才屬于真正的“增量”。

如今許多年輕有才幹的人,紛紛進入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導緻實體經濟開始出現空心現象。

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中國經濟迎來新拐點?

任正非

萬科董事長王石曾這樣評價任正非,“很少在公開場合發表講話,但在市場中似乎處處都有他的聲音”。

“言多必失”,正如馬雲一樣,之前有9句話是對的,但由于說錯最後一句話,到頭來皆是滿盤全錯。任正非幹脆保持沉默不講話,接受采訪的次數也是寥寥無幾。

之前馬雲曾說“996”上班模式是福報,“福報”一詞顯然有失偏頗,展現出了馬雲的資本家本性。

任正非估計公司實行狼性文化,但他從未對狼性文化作出過評價,其實這才是價值觀的展現,贊同的可以來,不贊同的可以走。

敢說的曹德旺、消失的馬雲、沉默的任正非,中國經濟迎來新拐點?

阿裡的産業更多是以服務業為主,銷售是主管道。而華為作為尖端科技領域的佼佼者,才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增量”。

美國人并不懼怕阿裡,阿裡的技術在美國幾乎都有,甚至更先進。但美國人會懼怕華為,因為華為的技術他們至今都未曾擁有,如果國家多幾個華為這樣的企業,很有可能會改變世界科技乃至經濟的格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