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把手 心連心 紅石榴醫療隊師徒結隊“闖”出新天地

紅網時刻1月4日訊(通訊員 陳晨 康敬源)郴州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隊紅石榴醫療隊7名專家發揚“闖”“創”“幹”精神,今年9月來到受援機關托克遜縣人民醫院後,以新技術新業務拓展與運用為平台,以師徒結隊為抓手,截至2021年底,共開展該院首例新手術2台,組成師徒結隊20隊,有力推動了全縣醫療衛生水準提升。

援疆專家吳炳光來院不久,就連續開展了三項泌尿外科新技術項目。通過吳教授的言傳身教,極大地提高了徒弟迪力米拉提的學習興趣,他之前隻能站在手術台邊觀摩手術,現在可以較熟練地掌握手術一助的職責和任務。在吳教授的帶領下,全科室醫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自信滿滿,科室病人數創下了該院曆史新高。

手把手 心連心 紅石榴醫療隊師徒結隊“闖”出新天地

援疆醫生在開展臨床教學。

神經内科是托克遜縣人民醫院新開設的科室,科室醫生均沒有進行過神經内科系統學習。神經内科專家康敬源了解情況後,與科室3名醫生結成師徒關系并總結問題,制定全科室醫生為期一年的教育訓練計劃。通過對科室醫生一個月的一對一的現場強化教學,現已初見成效,科室醫生術前談話均已能獨立進行。

重症監護室是醫院救治能力最強的地方,科室的救治能力展現着一個醫院的水準。援疆專家黎豔晖深知其中的道理。為進一步優化科室資源配置,她充分利用科室已具備的資源,與4名醫生結成師徒關系,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技術交叉教育訓練和指導,先後開展了膀胱壓測定、血液淨化、徒手鼻腸管置入、重症超聲、多模式呼吸支援等技術,現4位徒弟對膀胱壓測定、徒手鼻腸管置入已經較為熟練的掌握,對重症超聲、血液淨化、多模式呼吸支援技術也已初步掌握。

手術的開展離不開麻醉的支援,援疆專家康承斌到科室後,特别注重科室醫生基礎知識的教育訓練,與科室4名醫生結成師徒關系,堅持每周講課一次,有序開展了門診麻醉鎮靜技術、小兒麻醉管理、困難氣道管理等技能傳授。目前4名徒弟對門診麻醉鎮靜技術、有創動靜脈穿刺置管已較為熟練的掌握。

托克遜縣是糖尿病的高發地區,每天都有很多糖尿病人來醫院尋醫問藥。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援疆專家廖日紅發現當地的治療理念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對糖尿病的認識不深入,距離一個優秀的糖尿病醫生還有很大差距,于是廖主任與他們結成師徒關系,從糖尿病類型的臨床判斷與藥物治療,到胰島素泵的臨床應用及胰島素的劑量調節,廖主任逐一講解并理論聯系實踐,目前兩位醫生在面對糖尿病的診斷時已有了較為先進的理念,對胰島素泵的使用也有了初步的心得。

托克遜縣的惡性良性腫瘤病人,過去限于技術條件的限制,基本都去了烏魯木齊治療。援疆專家鄒勇斌在來到托克遜縣人民醫院後,與兩位醫生結成師徒關系,從惡性良性腫瘤的診斷、化療、靶向、免疫等綜合治療向他們詳細講解,在鄒主任的帶領下,該院對惡性良性腫瘤的診斷治療水準有了很大的提升。

郴州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按照“全面援疆、精準援疆、長期援疆”的要求,不斷強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2021年在組織7名醫療專家參加援疆隊之外,另外組織4名柔性援疆人才援疆,從醫療、教育、文化、規劃、農業、經濟等各個層面,為受援地傳幫帶,幫助受援地打造“永久牌”專業人才骨幹隊伍,助推當地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