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陽學宮是古代揭陽的高等學府,還是粵東古建築的明珠,文運之脈

揭陽學宮是古代揭陽的高等學府,還是粵東古建築的明珠,文運之脈

引言

揭陽自古就是一片崇文尚賢的土地,“揭陽多士天下都”的贊譽從宋朝時就有,有“粵東古建築明珠”美譽的揭陽學宮在文風昌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揭陽學宮具有明清古建築的風格,有着鮮明的潮汕古建築特色,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建築最完善、儲存最完整的同類曆史建築組群。

文廟記

揭陽古代的最高學府是揭陽學宮,位于揭陽榕城中心韓祠路口東側,莊嚴肅穆、飛桷淩空。揭陽學宮,在南宋紹興十年辟建榕城作為縣治之都時,就開始擇址興建,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曆史。揭陽學宮初創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嘉慶七年(1579年),光緒二年(1876年)重修。

揭陽學宮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由130多間房屋構成,采用中軸線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結構。主要建築物有照壁、棂星門、泮橋、泮池、大成門、東西庑、大成殿、崇聖祠等,紅瓦綠檐,造型富麗堂皇。

孔廟照壁,是現存孔廟的前列建築,照壁朝南嵌花崗石刻橫匾一方,明代兵備道楚人楊芷所書“太和元氣”四個大字。

照壁面向孔廟,分三間,中為明間,正面镌嵌瓷雕“鯉躍禹門圖”,兩邊左右圖案各雕鹿鶴相望。

棂星門,五根石柱間隔為三門,柱頂端為寶頂,兩側皆為雲枋龍首。進入棂星門,即為泮池,右為“金聲門”,左為“玉振門”。

過泮池拾級而上,即為大成門。大成門東為“名宦祠”,祀曆代來揭陽當官而有政績人物。西為“鄉賢祠”,祀曆代揭陽籍有名聲的宦官。

從大成門跨過一個天井就是孔廟的核心建築大成殿。作為孔子神像所在地,大成殿不僅是全廟的核心,也是庭院的主體,四周循序漸進的門、廊、庑,孔廟的主軸即大成殿,面闊五開間,正前方設禦道石。

大成殿懸挂曆代禦頒匾額:“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聖集大成”、“與天地共參”等。正殿塑孔子像,左設顔子、曾子,右設子思、孟子,聖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大成殿内的四根大石柱上,盤踞着四條木雕巨龍,栩栩如生。

大成殿前天井兩側分别是東西庑,供祀曆代有成就的先儒的牌位。

最後一間為存放祭孔樂器的祭器庫。緊接東西庑以北為東西齋,是東西庑的延伸建築,把大成殿、崇聖祠形成封閉式庭院建築。

史地記

揭陽市位于廣東省東部,北靠梅州,南瀕南海,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揭陽因五嶺之一的揭陽嶺得名,見諸史載已有2200多年。

新中國成立之後至1991年12月,揭陽市地域先後隸屬廣東省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1991年12月汕頭市分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市,揭陽縣升格為揭陽市。揭陽市現轄榕城區、揭東區、揭西縣、惠來縣并代管普甯市(縣級市)。

揭陽市榕城區即是舊揭陽縣的縣治中心,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後,于33年(214年)設立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

東晉成帝鹹和六年(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甯、綏安4縣,以後幾經複廢。

紹興十年(1140年),建縣治于玉滘村(今榕城區屬地),隸屬潮州。

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準許撤銷揭陽縣建立揭陽市,原揭陽縣設為榕城區和揭東縣,榕城區為揭陽市政府所在地。

人物記

揭陽文廟史上第一個要記叙的人物是南宋時期的孫乙,這是揭陽曆史上的第一位縣令,也是最早擇址興建揭陽文廟之人。

孫乙,江蘇淮安人,曾祖父孫覺,祖父孫子實,皆是北宋進士,世代居于高郵州甓社湖畔(今金湖縣闵橋鎮)。父親孫術,經理學家呂本中推薦任教職。

1128年,金人南侵,孫氏遷居蘇州。

1133年,南宋紹興三年孫乙中進士,紹興八年(1138)授為揭陽首任縣令,為揭陽孫氏始遷祖。

揭陽起初縣治選址未定,孫乙暫擇臨江的吉帛村(今漁湖京岡村)為臨時駐所。紹興十年(1140)正式置揭陽縣,孫乙經勘察,擇玉窖村即今榕城為縣治。

孫乙在任間,開荊劈榛,疏通道路,建造縣衙,創造學宮,開辟市集,遷移人口入城。作為榕城的建立人和揭陽學宮的始建者,孫乙在揭陽曆史上有功。

孫乙之後的幾任縣令都曾為揭陽文廟做過貢獻。

揭陽孔廟尊經閣始建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時任縣令董琰主持修建,至十八年春二月竣工。

尊經閣建成後,知縣又彙同當時的潮州知府葉元玉購入大量經典作為藏書,成為了古代揭陽圖書收藏閱覽中心。

嘉靖四十五年(1566),揭陽縣令鄭良璧重修尊經閣。

萬曆十年(1582)萬曆十年,鄭惟恕任揭陽縣令,任間重修尊經閣。

康熙二十五年(1686)春,揭陽縣令鄭濂任見孔廟尊經閣“為海寇所殘,敗壞已極,春雨将至,其勢必傾”,着手修建。

康熙六十年(1721),縣令孫公瑜重建孔廟尊經閣。

嘉慶十九年(1814),縣令章予之任間重修文廟、改建尊經閣。

光緒元年(1875),夏獻銘任縣令,倡議重修揭陽學宮,捐資五百金為号召,發動各都鄉募捐,将“坐西北壬子向東南丙午之間”的方位改為“坐東北癸醜向西南丁未之間”。費用浩大,時建時辍, 一直到光緒七年才竣工。整座采用中軸線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結構,面積近六千平方米,共耗資近二萬兩。曆經四位知縣,但夏獻銘倡建之功不可沒。這次重修奠定了現在中軸線為孔廟、東西為縣學及配套設施的三路建築格局。

夏獻銘,江西建立人,清光緒元年(1875)至三年揭陽縣令,任上修孔廟,頗有建樹,後升任惠州知府。

孔廟照壁的“太和元氣”是明代兵備道楚人楊芷所書,被揭陽人列五賢之一。兵備道是明代中後期一項重要的地方軍事行政制度,兵備道與明朝中後期“内憂外患”的軍事格局有密切關系,特别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倭寇,是以才有了兵備道這個新的軍事行政制度。明代兵備道官員多數由進士出身的士大夫擔任,兵備道官員,也多兼任按察司副使、佥事。

在揭陽學宮的教谕署,是主管一縣的教育長官住宿、做學問的地方,在明朝以前,這裡是揭陽第一座書院榕城書院的所在。知縣馮元飚的治縣有功,當地建生祠以紀念他。但馮不願接受,改為書院。馮元飚後來官至兵部尚書,是揭陽知縣中官職升到最高的一位。

馮元飙,明朝大臣,浙江慈溪人。父親馮若愚,南京太仆寺少卿;兄馮元飏,崇祯年間進士,天津巡撫、右佥都禦史。

天啟元年(1621年),中舉人。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及第。

天啟六年(1626年),任揭陽縣令,政績卓然。

後升任戶部給事中,先後仕禮部右給事中、太常寺少卿、南京太仆寺正卿、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終兵部尚書。

後記

揭陽學宮作為縣學,開啟了揭陽培育人才風氣之先,南宋時期揭陽縣登進士的就有15人,到清末,金榜題名進士63名,舉人308名,貢生、秀才不計其數。在儒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帶動下,揭陽大地崇文重教的薪火也綿延不息,一批書院、私塾、義學等培育人才的場所相繼在城鄉湧現。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知識為榮逐漸成為潮汕地區一種文化心理積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