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平時會不會到處借賬号使用?
注意咯,小雷說的不是遊戲賬号,而是各大視訊或音樂平台的付費會員賬号。
隔壁的哔哥平時就是一個白嫖黨,不到非充錢不可的地步,他是不會拔一根雞毛下來給平台的。
比如有看愛優騰VIP視訊或聽VIP歌曲的需求,哔哥就會找親朋好友借用一波,能白嫖絕不掏錢。

這種做法對使用者來說自然爽歪歪,但燒錢做内容和營運的平台方,絕對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操作的。
畢竟,大夥把一個賬号借給五個人,平台就相當于少賺了五份會員費。
關乎錢袋子的事兒,平台自然不會和使用者客氣,今天小雷就看到Netflix都開始打擊“共享賬号”的行為了。
要知道奈飛可是少數能盈利的視訊平台,連它都頂不住“共享賬号”帶來的損失,可見國内那幾家虧錢的平台有多難頂。
影響平台盈利還隻是一小部分影響,關鍵是使用者充會員的錢少了,平台财報上的“會員付費”比例也會降低。
人家投資人看到這平台的核心營收比例縮水了,還願意買就怪了...
就拿愛奇藝今年第三季度的财報為例,愛奇藝第三季度總營收76億人民币。
其中會員服務營收足足有43億人民币,占了總營收大頭,可見會員服務對愛奇藝有多重要。
但問題來了,愛奇藝第三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會員使用者又減少了260萬。
說明擷取新會員使用者越來越困難,往死裡拓展付費使用者這條路,已經越來越窄了。
在會員使用者數量減少和三年淨虧損264億元的雙重夾擊下,提高單使用者會員費用是最直覺的止損方式。
大夥可以說它“吃相難看”,但愛奇藝自己知道,再不漲就真的頂不住啦。
當然,小雷上面也有聊到,伴随會員費用漲價而來的,還有更為嚴格的賬号共享限制。
在打擊“賬号共享”這塊,國内視訊平台其實比奈飛早得多。
畢竟營收一直入不敷出,打擊共享行為,倒逼更多使用者主動充錢開會員,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就是有點惡心普通使用者...
那麼,國内視訊平台如今對賬号共享的限制有多嚴格?
小雷逐一測試,給大夥看看具體情況如何。
賬号共享,難度越來越高
還是從國内視訊三巨頭之首愛奇藝說起,小雷用自己的愛奇藝VIP賬号作為測試賬号。
我先是用手機和平闆提前占兩個登入坑,接着又特意把賬号借給一位基友測試。
一開始和基友說這事兒,他還一臉激動,表情間透露着一絲優越,心想:白嫖成功!
但沒曾想到,在接下來的借号過程中,小雷和基友都受到了巨大挫折。
按小雷以往的借号經驗,隻需把賬号密碼發過去,坐等基友成功登陸就完事兒了。
頂多再收個驗證碼發給基友,借号過程比德芙還絲滑。
而現在...不能說絲滑,隻能說是頂級折磨。
剛把賬号發給基友,他便讓我接收下驗證碼并發給他,我還尋思着這不是小事兒嘛。
結果沒過多久,基友又發了一串很長的号碼給我。
小雷剛看到還愣了一下,直到看到這張圖。
好家夥,合着是讓我再主動發送驗證短信,以讓基友那邊成功登入啊...
由此可見,看似日常的借号過程,現在已經成為了愛奇藝的重點打擊對象。
借是能借,隻是過程變得崎岖無比,一是需要自己接收驗證碼發給好友,過了這關以後,還有一關“主動發送驗證碼”。
如果過程中雙方配合不好,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重頭再來。
此時有小夥伴可能想到了,愛奇藝不是有個掃碼登入?這登入方式夠簡單了吧。
小雷和基友也想到了,還真就試了下掃碼登入。
但不出意外,這個過程還是遇到了困難,小雷掃碼後被愛奇藝提示,用微信登入無法掃碼。
如果想幫好友掃碼登入,隻能自己先退出賬号,重新以短信驗證碼登入。
啊這...這也能搞出個限制?看來愛奇藝是真不想我們把号借出去啊。
經過此番波折後,小雷又轉到愛奇藝官網,想看看官方對借号有啥明确限制。
根據官網訓示能看出,目前愛奇藝确實沒有設定硬性的登入限制,頂多是登入步驟繁瑣點。
登入裝置倒是有明确限制,比如一個賬号最多在五個裝置上登入,一天内最多支援3台裝置使用。
而且嚯,同一時間同一賬号,隻允許兩個裝置登入觀影。
這就意味着,如果你把賬号借給朋友看,你就不能用這個賬号繼續看了,總有一個會被擠下線。
當然,小雷以上所讨論的僅僅是親朋好友之間的賬号租借。
像那種搞黑産的玩批量租借,那就是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了...
去年就有一個公司以批量出售“共享賬号”牟利,最終被愛奇藝告上法庭,賠了300萬元。
真要說起來,這波愛奇藝就沒啥問題,朋友之間可以借着賬号用,但要是涉及到利用賬号牟利,活該被法律制裁。
而同樣被成為看片神器的度盤,對于共享賬号這一塊也有明确的規定。
小雷瞅了一眼,限制并不比愛奇藝寬松,首先是同一個賬号允許6台裝置使用,這裡看着還不錯。
但登入和同時使用是兩回事兒,從規定來看,同一個賬号不能在兩台裝置上同時使用。
也就是說,小雷在用一個賬号下載下傳東西,基友就隻能等我下完後再登入使用,不然會把我擠下線。
優酷的登入限制大同小異,用的都是是允許多裝置登入,但不允許同時使用的政策。
這波操作,小雷也表示了解,要是允許多個裝置同時觀看,這些平台就真的要虧麻了。
限制收縮背後,是視訊平台的連年虧損
如果小雷沒記錯,前幾年的賬号共享并沒有那麼嚴格。
就和QQ登入一樣,隻需要知道賬号和密碼就能登上去,好友之間借用順暢無阻。
但現在,平台們已經給原來簡單的登入步驟加上層層枷鎖,賬号共享成為了時間成本極高的事兒。
這并非平台閑着沒事幹惡心使用者,而是實在虧麻了,想要通過各種方式增加付費使用者。
還是拿愛奇藝來舉例,它家的會員服務收入其實已經很高了,去年會員收入就有165億元。
但...還是在虧錢,光是今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的經營虧損就來到14億元,比去年同期還虧得更多了。
與此同時,訂閱會員規模也進入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瓶頸期。
那可不行啊,老愛主要靠會員服務收入養家呢,總得搞點路子提高收入。
于是超前點播來了,吃相是很難看,但愛奇藝樂意得很,畢竟這确實能提高會員服務收入。(雖然後面被點名整改取消了...)
更嚴格的賬号共享限制也來了,分享過賬号的小夥伴都懂,現在借号步驟真的太繁瑣了。
大家估計也很好奇,為啥這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都上百億了,還是這麼能燒錢咧?
給大夥看個資料好了。
這波啊,這波是經典的入不敷出,會員收入賺來的錢都不夠内容成本燒。
愛奇藝2018年會員服務收入106.23億元,内容成本211億元。
2019年會員服務收入144.36億元,内容成本222億元。
2020年會員收入164.91億元,内容成本209億元
至于内容成本為啥居高不下,其實還是平台們為了搶占版權和流量所内卷上去的。
前幾年流量當道,請個當紅偶像拍戲,光是片酬就占了制作連續劇成本的一大半了。
那平台能不跟着扔錢嗎?很明顯不能,平台不花大錢拿下這個演員當主角,使用者就會被其他平台帶走。
當然啦,歸根結底,流量當道的時代,也是背後的資本所推動的。
觀衆想看有品質有演技的好劇,卻被按着頭看演技稀爛、劇情拉胯的流量劇。
平台們則為了流量,在視訊版權這塊争得頭破血流,幾個億買一整部劇,擱誰都覺得心在滴血啊...
不過,流量明星是平台自己推出來的,連續劇的版權價格,也是被平台之間的争奪卷上去的。
隻能說是視訊平台自吃苦果罷了。
正好前段時間,愛奇藝不是說會員費用還得再漲嗎?很喜歡網友的一句話:
“最好漲到100塊錢一個月,反正我不充錢看。”
總之,在擁有真正的好視訊内容之前,消費者很難願意掏錢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