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平时会不会到处借账号使用?
注意咯,小雷说的不是游戏账号,而是各大视频或音乐平台的付费会员账号。
隔壁的哔哥平时就是一个白嫖党,不到非充钱不可的地步,他是不会拔一根鸡毛下来给平台的。
比如有看爱优腾VIP视频或听VIP歌曲的需求,哔哥就会找亲朋好友借用一波,能白嫖绝不掏钱。

这种做法对用户来说自然爽歪歪,但烧钱做内容和运营的平台方,绝对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操作的。
毕竟,大伙把一个账号借给五个人,平台就相当于少赚了五份会员费。
关乎钱袋子的事儿,平台自然不会和用户客气,今天小雷就看到Netflix都开始打击“共享账号”的行为了。
要知道奈飞可是少数能盈利的视频平台,连它都顶不住“共享账号”带来的损失,可见国内那几家亏钱的平台有多难顶。
影响平台盈利还只是一小部分影响,关键是用户充会员的钱少了,平台财报上的“会员付费”比例也会降低。
人家投资人看到这平台的核心营收比例缩水了,还愿意买就怪了...
就拿爱奇艺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为例,爱奇艺第三季度总营收76亿人民币。
其中会员服务营收足足有43亿人民币,占了总营收大头,可见会员服务对爱奇艺有多重要。
但问题来了,爱奇艺第三季度相比第二季度,会员用户又减少了260万。
说明获取新会员用户越来越困难,往死里拓展付费用户这条路,已经越来越窄了。
在会员用户数量减少和三年净亏损264亿元的双重夹击下,提高单用户会员费用是最直观的止损方式。
大伙可以说它“吃相难看”,但爱奇艺自己知道,再不涨就真的顶不住啦。
当然,小雷上面也有聊到,伴随会员费用涨价而来的,还有更为严格的账号共享限制。
在打击“账号共享”这块,国内视频平台其实比奈飞早得多。
毕竟营收一直入不敷出,打击共享行为,倒逼更多用户主动充钱开会员,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就是有点恶心普通用户...
那么,国内视频平台如今对账号共享的限制有多严格?
小雷逐一测试,给大伙看看具体情况如何。
账号共享,难度越来越高
还是从国内视频三巨头之首爱奇艺说起,小雷用自己的爱奇艺VIP账号作为测试账号。
我先是用手机和平板提前占两个登录坑,接着又特意把账号借给一位基友测试。
一开始和基友说这事儿,他还一脸激动,表情间透露着一丝优越,心想:白嫖成功!
但没曾想到,在接下来的借号过程中,小雷和基友都受到了巨大挫折。
按小雷以往的借号经验,只需把账号密码发过去,坐等基友成功登陆就完事儿了。
顶多再收个验证码发给基友,借号过程比德芙还丝滑。
而现在...不能说丝滑,只能说是顶级折磨。
刚把账号发给基友,他便让我接收下验证码并发给他,我还寻思着这不是小事儿嘛。
结果没过多久,基友又发了一串很长的号码给我。
小雷刚看到还愣了一下,直到看到这张图。
好家伙,合着是让我再主动发送验证短信,以让基友那边成功登录啊...
由此可见,看似日常的借号过程,现在已经成为了爱奇艺的重点打击对象。
借是能借,只是过程变得崎岖无比,一是需要自己接收验证码发给好友,过了这关以后,还有一关“主动发送验证码”。
如果过程中双方配合不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重头再来。
此时有小伙伴可能想到了,爱奇艺不是有个扫码登录?这登录方式够简单了吧。
小雷和基友也想到了,还真就试了下扫码登录。
但不出意外,这个过程还是遇到了困难,小雷扫码后被爱奇艺提示,用微信登录无法扫码。
如果想帮好友扫码登录,只能自己先退出账号,重新以短信验证码登录。
啊这...这也能搞出个限制?看来爱奇艺是真不想我们把号借出去啊。
经过此番波折后,小雷又转到爱奇艺官网,想看看官方对借号有啥明确限制。
根据官网指示能看出,目前爱奇艺确实没有设置硬性的登录限制,顶多是登录步骤繁琐点。
登录设备倒是有明确限制,比如一个账号最多在五个设备上登录,一天内最多支持3台设备使用。
而且嚯,同一时间同一账号,只允许两个设备登录观影。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把账号借给朋友看,你就不能用这个账号继续看了,总有一个会被挤下线。
当然,小雷以上所讨论的仅仅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账号租借。
像那种搞黑产的玩批量租借,那就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了...
去年就有一个公司以批量出售“共享账号”牟利,最终被爱奇艺告上法庭,赔了300万元。
真要说起来,这波爱奇艺就没啥问题,朋友之间可以借着账号用,但要是涉及到利用账号牟利,活该被法律制裁。
而同样被成为看片神器的度盘,对于共享账号这一块也有明确的规定。
小雷瞅了一眼,限制并不比爱奇艺宽松,首先是同一个账号允许6台设备使用,这里看着还不错。
但登录和同时使用是两回事儿,从规定来看,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台设备上同时使用。
也就是说,小雷在用一个账号下载东西,基友就只能等我下完后再登录使用,不然会把我挤下线。
优酷的登录限制大同小异,用的都是是允许多设备登录,但不允许同时使用的策略。
这波操作,小雷也表示理解,要是允许多个设备同时观看,这些平台就真的要亏麻了。
限制收缩背后,是视频平台的连年亏损
如果小雷没记错,前几年的账号共享并没有那么严格。
就和QQ登录一样,只需要知道账号和密码就能登上去,好友之间借用顺畅无阻。
但现在,平台们已经给原来简单的登录步骤加上层层枷锁,账号共享成为了时间成本极高的事儿。
这并非平台闲着没事干恶心用户,而是实在亏麻了,想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付费用户。
还是拿爱奇艺来举例,它家的会员服务收入其实已经很高了,去年会员收入就有165亿元。
但...还是在亏钱,光是今年第三季度,爱奇艺的经营亏损就来到14亿元,比去年同期还亏得更多了。
与此同时,订阅会员规模也进入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瓶颈期。
那可不行啊,老爱主要靠会员服务收入养家呢,总得搞点路子提高收入。
于是超前点播来了,吃相是很难看,但爱奇艺乐意得很,毕竟这确实能提高会员服务收入。(虽然后面被点名整改取消了...)
更严格的账号共享限制也来了,分享过账号的小伙伴都懂,现在借号步骤真的太繁琐了。
大家估计也很好奇,为啥这爱奇艺会员服务营收都上百亿了,还是这么能烧钱咧?
给大伙看个数据好了。
这波啊,这波是经典的入不敷出,会员收入赚来的钱都不够内容成本烧。
爱奇艺2018年会员服务收入106.23亿元,内容成本211亿元。
2019年会员服务收入144.36亿元,内容成本222亿元。
2020年会员收入164.91亿元,内容成本209亿元
至于内容成本为啥居高不下,其实还是平台们为了抢占版权和流量所内卷上去的。
前几年流量当道,请个当红偶像拍戏,光是片酬就占了制作连续剧成本的一大半了。
那平台能不跟着扔钱吗?很明显不能,平台不花大钱拿下这个演员当主角,用户就会被其他平台带走。
当然啦,归根结底,流量当道的时代,也是背后的资本所推动的。
观众想看有质量有演技的好剧,却被按着头看演技稀烂、剧情拉胯的流量剧。
平台们则为了流量,在视频版权这块争得头破血流,几个亿买一整部剧,搁谁都觉得心在滴血啊...
不过,流量明星是平台自己推出来的,连续剧的版权价格,也是被平台之间的争夺卷上去的。
只能说是视频平台自吃苦果罢了。
正好前段时间,爱奇艺不是说会员费用还得再涨吗?很喜欢网友的一句话:
“最好涨到100块钱一个月,反正我不充钱看。”
总之,在拥有真正的好视频内容之前,消费者很难愿意掏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