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功德林是北京市内一個關押和改造戰犯的監獄,建國之初,這裡關押着一大批國民黨進階将領,有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曾擴情等人,這其中又以徐州“剿總”中将副總司令杜聿明軍權最大,地位最高,被稱為功德林内的“頭号戰犯”,編号201。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頑固的思想,在思考中慢慢發生了改變

1949年1月,杜聿明在安徽蕭縣張老莊村被俘,随後被關進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因其徐州“剿總”中将副總司令的地位,也成了功德林中職位最高的将領。剛被俘後的杜聿明,常年的征戰渾身是病,患有腎髒炎、脊髓炎,每日被病痛折磨的痛不欲生,而且作為黃埔學生,還揣懷着對蔣校長的愚忠,再加上對被俘後前景的悲觀,情緒很是低落,對改造和學習生活也多有抵觸。

一次他在獄中見到了多年沒見的老朋友文強(徐州“剿總”副參謀長),一臉疑惑的問道:“别人投降我能了解,但為什麼陳明仁這樣鐵骨铮铮的漢子也會長沙起義,他可是黃埔學生中首屈一指的戰将啊?難道他的起義是假的麼?”文強看出了老上司的心有不甘,坦誠的答到:“陳明仁起義半點不假,您不要隻看到陳子良,别忘了程潛老先生也一起投誠了,這可是國民黨元老,像他都提倡和平起義了,這其中的原因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麼?”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文強說完不再言語,而杜聿明也默然了,他陷入深深的沉思。

許久,杜聿明歎了口氣,緩緩說道:“人心被延安抓走了,得人心者得天下,輸的不冤啊。”從那以後,杜聿明開始慢慢地變了,他積極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參與勞動改造,一顆堅冰一樣的心慢慢的在融化。

一次表揚,讓他興奮地三天三夜沒睡好覺

1956年,在入獄7年後,杜聿明寫出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标題是《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感想》。他用蠅頭小楷工工整整寫了兩大頁稿紙,他這樣寫道:我學習了社會發展史,明白了人類社會本來是平等的,沒有階級更沒有壓迫,然而随着社會的發展,出現了階級的分化,資産階級剝削無産階級,地主剝削農民,舊社會的政權和槍杆子,都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而存在的,明白了這些,我才懂得了自己的前半生都做了些什麼,進而也懂得了今天慶祝五一勞動節的偉大意義。

杜聿明的文章一經貼出,就引來了衆人的圍觀,甚至一些上司幹部也駐足觀看,并稱贊這是一篇理論聯系實際的好文,而杜聿明自己反倒是腼腆了,每次路過自己的文章都不敢擡頭,匆匆低頭而過。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在監獄中的交流會上,他不無感慨地說:之前我認為共産黨對我好,不惜浪費醫藥給我治病是為了市恩,是在耍手段,可是在我問過來自全國各地的戰犯後,我才知道這是共産黨的一貫政策,優待俘虜人人平等,對誰都一樣,即使是日本戰俘、美國戰俘一概如此。這是一種樸素而又崇高的共産主義思想,很遺憾,之前我從未見到過。

從那以後,杜聿明更加積極了,他每日裡早早起床,開始給花圃、菜圃澆水。打掃寝室、學習室、讀書室的衛生。而這一切,也被通訊員陳林達看在眼中,很快一篇稱贊杜聿明的牆報出現在大家面前。上司們破天荒的對杜的行為進行了表揚,而這居然讓他感動的熱淚盈眶,據杜聿明回憶稱,當時的他三天三夜都沒睡好覺,因為這是他此生第一次通過勞動獲得表揚,是自己邁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

一個單純、熱情善良的人

杜聿明思想的轉變大家都看在眼裡,有人高興,也有些頑固分子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在嘩衆取寵,裝模作樣。然而事實很快就打了這些妄議者的臉。

在上級的安排下,被關押人員集體來到秦城農場勞動。主要工作是在燕山頭挖魚鱗坑。這是一項較重的體力活,對于這些習慣了嬌貴生活的原進階将領們來說并不是一項容易完成的任務。杜聿明疾病纏身,年紀也大,本不必參加此項工作。然而他卻主動請纓,多次找上司申請,為了照顧他的積極性,上級同意了杜聿明的請求。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出乎大家的意料,杜聿明的幹勁非常高,而且還能熟練地運用十字鎬等工具,結果除了公認的“特等勞動力”,身強體壯的邱行湘以外,就屬杜聿明幹的又快又好,讓很多年輕人都感到赧然。大家都被他的實幹精神所折服,再也沒有風言風語的出現。

杜聿明雖然曾貴為國軍中将,但戰場以外卻是一個熱情且善良的人。當時功德林裡關押着曾任上将的王陵基,王陵基年紀大了,而且高度近視,自己刮不了胡子。每次用現代化的刀片總是把自己弄得滿臉是傷,杜聿明看在眼裡,對王的年邁和笨手不靈活很是同情,從此以後包辦了王陵基的刮胡子重任,而王陵基很是感動,專門做了打油詩一首贈杜:上将何無用,胡須鬧滿腮。杜兄本能手,刮得換新胎。一時傳為美談。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功德林中還有一位大年紀戰犯,是曾經的兩廣監察使邢森洲,他的資格很老,孫中山先生曾經請他做過南洋華僑中的宣撫使。杜聿明對他也很尊敬,邢森洲一千多度近視,行動不便,經常要人攙扶。杜聿明從來不嫌麻煩,每天扶着他從廁所到寝室,以及晚上的放風散步,被人稱作邢森洲的拐杖。

不光樂于助人,心靈手巧的杜聿明還包辦了監獄的各種修理工作。一次噴灑花圃的噴霧器壞了,管理者修不好,于是打算拿到外面市面上修理。杜聿明主動接過噴霧器,小心翼翼的将零件全部拆開,一個個檢查,用了大半天功夫終于發現是打氣的一塊橡膠失靈,他在垃圾裡東找西找,找到一塊合用的薄橡膠,修好了噴霧器。同他搞過多年機械化部隊的鄭庭笈說得好:光公連一部坦克都能拆開裝好,聽聽聲音就知道哪裡有毛病,何況一個噴霧器呢。

不過噴霧器隻有一個,也不能天天都壞。閑的時候,杜聿明開始收集那些破舊的毛線,絨線衣物。然後精心設計裁剪,改成背心、手套、襪子等物,分送給大家。最後絕大多數戰犯都有了他的改造品,不少人出獄後,還留着這些東西,成為了一件難得的紀念品。

成為第一個得到特赦的将領,此生念念不忘祖國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1959年,新中國舉行了第一次特赦,杜聿明由于在改造中的良好表現,成為了第一名被特赦的原國軍進階将領。還被提名為全國第五屆人大代表。這讓杜很是意外,也很感動。在紛紛趕來祝賀的老朋友中,他不無感慨的說到: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真好,不論你出身如何,做過什麼,凡是取得中國公民權均一視同仁,一緻對待,這是中國人民給予我的無上光榮,感謝黨,感謝人民。

功德林“頭号戰犯”杜聿明,死前悄悄叮囑妻子,此生别離開中國

1981年4月,杜聿明舊病複發,在首都醫院卧床多時,一生的征戰和勞苦已經讓他的身體接近油盡燈枯,忍受着腎髒病的折磨,他握着已經80高齡,跟自己相濡以沫一輩子的愛妻曹秀清的手,深情地說道:愛國一定要愛到底,要教育子女繼承大志,這裡是我們的祖國,我去世後,你一定要定居在祖國,永遠定居祖國。

5月7日,杜聿明病逝于北京,終年76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