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劇中的趙王朱高燧,給人的感覺就是膽小怕事,疑狐不定,牆頭草兩邊倒的一個人,遇事就把他二哥漢王朱高煦推在前面,誕着臉說:“我就是個二哥黨”;但是一看風頭不對,轉手就又把他二哥賣了,像密謀換防那一次,還有很多下絆子,捅刀子這種事都沒少做,按理說這種人應該死得很慘才對,但是他卻偏偏毫發無傷地活到了最後,翻開史書上對他記載,你會驚奇地發現,他的人生就像“開挂”一樣。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大明風華》劇照

他21歲那年(永樂二年),朱棣封他為趙王,封地在彰德(今河南安陽),後來朱棣想遷都北京,很多事都要有個信得過的人去幹,于是又把趙王調去北京幫他做事。“永樂二年進封趙王。尋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務皆啟王後行。”

趙王覺得朱棣信任自己多過他的兩個兄弟,就有點飄了起來了,在北京城橫着走,得罪官員無數。當時的漢王朱高煦對太子之位是很有想法的,趙王也跟着摻和,一起找各種方法誣陷中害太子,想讓朱棣把太子廢掉。“高燧恃寵,多行不法,又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谮太子。”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但是因為得罪的人太多了,當時北京的官員就聯名給朱棣上折子揭露他們哥倆的罪行,“成祖聞其不法事,大怒,誅其長史顧晟,褫高燧冠服”朱棣很惱火,斬了他的參謀官顧晟并削掉了他的一切實權,把他雙規起來,準備抽空再慢慢收拾他。但是這時受害人太子居然跳出來為他求情,“以太子力解,得免。”受害人都說算了,朱棣也不好整得太過,最後的結果是給趙王安排兩個人在他身邊時時監督他的言行,這事就這樣重重的拿起,輕輕的放下了。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經過那件事情後,趙王變得非常老實。他用了19年的老實表現去重新換取棣的信任,他不斷地去結識朱棣身邊的人,護衛,太監,羽林前衛等一切能為他提供幫助的人。終于,有一天,64歲的朱棣病了,而且還挺嚴重,看似從此就起不來的那種。于是趙王開始動用他積攢了19年的資源,"永樂二十一年五月,成祖不豫。護衛指揮孟賢等結欽天監官王射成及内侍楊慶養子造僞诏,謀進毒于帝,俟晏駕,诏從中下,廢太子,立趙王。"他要弑帝篡位!

但是保密工作沒有做好,一個參與行動的武将把事情告訴了他的外甥王瑜,王瑜吓得膽都顫了,這可是誅九族的事,自己也在九族内啊,自己的這顆腦袋怕是快要涼涼了,于是為了保住腦袋,他選擇了去告密。朱棣聽到這事後,吓得病也好了一半,馬上派人去查實,果然查繳到了那個立趙王的僞诏。“總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為賢等畫謀,謀定告瑜。瑜上變。帝曰:‘豈應有此!’立捕賢,得為僞诏。”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朱棣又一次大怒,這還讓不讓人好好生病了?傳趙王過來,把僞诏直接甩他臉上讓他解釋,趙王跪在地上哆嗦,話都說不出來。“帝顧高燧曰:‘爾為之耶?’高燧大懼,不能言。”

這次看似難逃一死了,結果又是太子跳出來求情,說這應該是趙王手下的人搞出來的,趙王肯定沒有參與。“太子力為之解曰:‘此下人所為,高燧必不與知。’自是益斂戢。”朱棣居然也信了,沒有再追究下去。朱棣可能也知道自己命不長了,沒必要再帶一個到下面去,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兒子嘛。趙王又神奇地逃過一死,那年他40歲。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後來朱棣崩了,輪到他大哥朱高熾做皇帝,不久也崩了,又輪到他侄子朱瞻基做皇帝。這時他的二哥漢王拉上他一起造反,那年他43歲。說好一起欺負大侄子,沒想到一向威武的漢王沒幾下就被大侄子滅了。趙王回家洗幹淨脖子等着挨刀。但沒想到的是,他的那個大侄子居然沒有去找他的麻煩,“宣宗擒高煦歸,至單橋,尚書陳山迎駕,言曰:‘趙王與高煦共謀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趙王。……’帝曰:‘……趙王反形未著。’不聽。”

朱瞻基當時說沒有證據,不好捉人。後來漢王供出了趙王參與造反的證據,朱瞻基讓人把這些證據送過去給趙王看,也沒說要怎麼樣他,意思就是你自己看着辦吧。“高燧大懼,乃請還常山中護衛及群牧所、儀衛司官校。宣宗命收其所還護衛,而與儀衛司。”趙王主動交出自己的所有軍隊,朱瞻基收了,隻給他留了點看家護院的人手,這事又不了了之了。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趙王就這樣幾次都“開挂”似的活了下來,并且保住了藩王的位置,他的兒孫世襲藩王十一代,現在的河南安陽還有趙王府的古迹,其中高閣寺就曾經是趙王府裡的一座大殿。

大明風華:還原曆史上的趙王朱高燧,他笑到了最後

趙王府遺址-- 高閣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