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文帝楊堅真的是被自己的兒子楊廣殺死的嗎?

隋朝是我國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它存在僅三十八年,真正統治過國家的則隻有隋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隋炀帝楊廣。

一般認為,隋文帝楊堅為隋朝建立嘔心瀝血,繼位後勵精圖治,使得國泰民安,天下安定,史稱''開皇之治''。而隋炀帝繼位後好大喜功、殘暴荒淫,導緻了隋朝國力衰弱、民怨四起,最終被推翻。

隋文帝楊堅真的是被自己的兒子楊廣殺死的嗎?

隋炀帝如此誤國,難免讓人疑惑:楊堅到底為何要傳位于他呢?

一種說法認為,楊廣是在殺死自己的父親楊堅後強行繼位的,這種觀點被越傳越兇,而在傳播的過程中,許多人為其添加和豐富劇情,最終形成了''血濺屏風''等生動詳細的版本。那麼,楊堅真的是楊廣殺死的嗎?這三個證據或許能夠揭露真相。

第一樣證據,是官方所修訂的史書《隋書》。對于隋炀帝楊廣,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他是隋文帝楊堅的嫡次子,其上還有一個哥哥楊勇。開皇元年(581),楊堅登基建立了隋朝,而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則,身為嫡長子的楊勇當上了太子。

據《隋書》記載:

''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參決之。''

不過,楊勇雖然靠着先天優勢當上了太子,卻沒能将其保持下去。

當時,百官認為楊勇日後必然繼位,便紛紛前去朝見,而楊堅聽說後,認為這并不符合禮制,便''自此恩寵始衰,漸生疑阻。''

楊勇喜好美色、奢侈,這令崇尚專情、借鑒的楊堅、獨孤伽羅夫婦感到不滿,漸漸的,楊勇在他們心中的位置就越來越低了。

隋文帝楊堅真的是被自己的兒子楊廣殺死的嗎?

另一邊,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楊廣做出不喜娛樂、用情專一的樣子,久而久之,在楊堅的心目中,楊廣無疑成為了更加适合的繼承人。

史書記載道:

''其後晉王來朝,車馬侍從,皆為儉素,敬接朝臣,禮極卑屈,聲名籍甚,冠于諸王。''

最終,開皇二十年(600),在重臣楊素、獨孤皇後的共同遊說下,楊堅廢除了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

四年後,楊堅感染重病,楊廣作為太子前來照顧,而他卻趁機''奸亂宮闱''。楊堅聽說後,自然是勃然大怒,當即就要召回楊勇。可是這還沒來得及出發,楊堅便''暴崩''。

我們知道,作為建立立的朝代,唐朝對隋朝是有着一些抹黑的,在《隋書》中就有着多處展現。然而,在楊堅去世這件事上,魏征等編寫者卻沒有直接說是楊廣所為。

在其它地方,隋書對楊廣沒什麼贊美之詞,而如果楊廣真的弑父,唐人們沒有理由不借題發揮,指明其罪行。是以,從《隋書》的記載來看,至少可以說,史家們并沒有楊廣殺父的證據。

在另一巨著《資治通鑒》中,對于楊堅之死的記載也隻是:''俄而上崩。故中外頗有異論。''

至于明說楊廣弑父的,則是《大業略記》、《通曆》等稗官野史。

隋文帝楊堅真的是被自己的兒子楊廣殺死的嗎?

第二個證據,則是行為邏輯。今天,警方在尋找、甄别犯人時,常常會采用分析作案動機的方式,畢竟大部分的情況下,犯人都是出于某種理由來作案的。那麼,我們就從分析作案動機的角度,來看看楊堅去世這一''案件''。如果楊廣是犯罪嫌疑人,那麼他的動機何在呢?當時,三十五歲的楊廣正值壯年,又已是儲君,而年過花甲的楊堅則是病入膏肓,即将不久于人世。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廣完全可以等待楊堅病逝或是病重無法處理政務而退位,而事實上,當時的朝政也确實大部分由楊廣代為管理。那麼,已經等待了許久的楊廣,何苦為了早幾天繼位對父親痛下殺手,為後人留下批判自己的把柄呢?從作案動機來看,楊廣完全沒有必要殺死楊堅。

最後,我們還能以時人的反應作為第三個證據。照理說,如果是弑父篡位,民間早就會傳得沸沸揚揚了。南朝宋時,劉劭弑父篡位,引得天下群起攻之,很快便被推翻,而楊廣繼位後,社會卻十分平靜,并沒有人對他的繼位提出異議。

直到隋朝末年,祖君彥才在《為李密檄洛州文》說:

''先皇大漸,侍疾禁中,遂為枭獍,便行鸩毒。''

隋文帝楊堅真的是被自己的兒子楊廣殺死的嗎?

盡管這篇檄文文學價值很高,被譽為我國古代三大檄文之一。但其中為了宣揚楊廣的無道和李密的正當而誇大、捏造了許多事實。

之是以這麼說,是因為文中還有着''我魏公聰明神武,齊聖廣淵,總七德而在躬,包九功而挺出''等厚顔無恥之語。

如果楊廣真的做了殺父之事,為何直到十餘年後才被一個在隋朝隻做到郡佐這樣小官,且因為文帝、炀帝不重用他而心生怨恨的人所揭露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