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發炎,在癌症的發展過程中有着一定的促進作用。
而我們平時的日常飲食可按照一定的标準分為“促發炎食物”和“抗發炎食物”,通過促進或抑制體内的發炎微環境,影響某些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從發炎到癌症
可能隻有兩三步!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的一項刊文“飲食營養與發炎-癌症危險性的關系”中談到,體内發炎環境是導緻各種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發炎的基礎上發生的,比如:
吸煙氣管炎矽肺與肺癌
胃炎幽門螺杆菌胃癌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
慢性肝炎-肝癌
除此之外,持續的發炎反應,會導緻體細胞壞死、增生,給癌症可乘之機。日常中的一些飲食種類,或可誘發機體持續性的發炎,甚至加速癌症的發展。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甯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王伯軍指出,慢性發炎是一種長期疾病,可以在幾個月或幾年内逐漸發展。一些疾病會對免疫系統産生不利影響,導緻體内反複或持續的低水準發炎,而這種“慢性低度發炎”與你的健康息息相關。據研究,慢性低度發炎會造成DNA損傷,進而可能導緻癌症,如結腸癌、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
不僅癌症的發生和飲食有關,2021年4月一項對15項荟萃分析400萬人的回顧發現,促炎飲食可增加27種慢病風險和早死風險。研究者發現,有力證據表明促炎飲食與心髒病發作、過早死亡、腸癌、胰腺癌、呼吸道癌和口腔癌等癌症以及抑郁症相關。
那麼,什麼是“促炎飲食”?
“促炎飲食”:就是長期吃可能增加人體發炎水準的食物;
“抗炎飲食”:就是有助于降低發炎水準的食物。
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943項類似的研究,在2014年發表了一份膳食發炎指數(DII),可以對飲食的抗炎作用與促炎作用進行量化評分。
▲圖自朗生關愛俱樂部。内容來源《膳食發炎指數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總的來說,一般“促炎飲食”多為甜食、高脂食物、精緻碳水食物、加工肉類等,而“抗炎飲食”多為蔬果、粗糧、深海魚、橄榄油之類。
要避開這些“促炎”飲食!
1. 高糖食物、精緻碳水食物
這不僅僅限于糖,還包括白米、饅頭、白面包、蛋糕、餅幹等含有大量澱粉的精制碳水食物,進食後血糖很快升高,高血糖水準易促進細菌病毒生長,同時促發胰島素、腎上腺素釋放,導緻體内發炎因子增多,加重發炎反應。
2. 高脂食物、油炸食物
2017年6月刊發在《脂質研究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當小鼠吃高脂肪飲食時,小腸中細胞的應激反應與病毒感染的反應方式相同,引起某些免疫分子的産生,并導緻全身發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們每人每天食用烹調用油為25-30g。然而實際上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脂肪攝入量為80克(占總能量攝入33.1%),城鄉居民人均食用油攝入量為43克,遠遠超過了推薦量。
3. 紅肉、加工肉類
在《飲食營養與發炎-癌症危險性的關系》研究中提到,在消化紅肉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亞鐵離子和N-亞硝基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通過誘發DNA互補堿基對間的交聯,在發炎反複的情況下啟動細胞癌變程序。
是以建議适當多吃白肉,少吃紅肉和加工肉。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石漢平表示,平時可以減少紅肉、加工肉的攝入量,每周控制在5次以内;提高非加工肉如新鮮肉及白肉如雞、鴨、鵝、魚等在總肉攝入量中的比例。
盡量多吃“抗炎”食物!
1. 果蔬
果蔬富含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多酚等,它們大部分都是抗氧化的好幫手,也有助于減輕身體的發炎反應。
2021年刊發在《重慶醫學》的《膳食發炎指數與癌症關系的研究進展》一文提到,一項460例喉癌患者參與的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增加抗炎飲食的攝入如富含膳食纖維和生物活性物質的蔬菜和水果,減少促炎飲食的攝入如油炸食品或富含飽和脂肪的加工食品,可以降低喉癌發生風險。
秋冬更要多吃果蔬。河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王恺表示,蔬菜最好以深色菜、葉類菜為主,水果可以選擇應季的蘋果、橙子、香蕉、梨等。
2. 全谷物
全谷物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飲食營養與發炎-癌症危險性的關系》一文指出,膳食纖維可與緻癌物結合,吸收雜環胺類物質,改善腸道上皮組織增生,保持腸道上皮細胞完整性。有助于降低某些發炎細胞因子水準。
目前較為公認的全谷物有小麥、大麥、水稻、燕麥、黑麥、玉米、小米。
3. 魚類
平時可以經常吃一些魚,如鲑魚、沙丁魚和鲭魚,這些魚類富含抗炎的omega-3脂肪酸。
4. 茶
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豐富,也是一類抗氧化、幫助抗炎的物質。
5. 一些調味品
咖喱、生姜、大蒜、肉桂、迷疊香和百裡香等。這類食物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質,如姜黃素,其中,咖喱和生姜的抗炎效果不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科普中國』,來源:健康時報
本文審稿:陶甯,博士,國家級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