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咬金在演義小說中的三種身份:福将、醜角、和事佬,且聽道來

隋唐英雄系列曆史演義小說衆多,諸如《隋唐演義》、《說唐全傳》、《說唐後傳》等等,講述衆多英雄建功立業之事迹,鐵血沙場刀槍往,馬革裹屍不懼寒,英雄立誓建功業,一将功臣萬骨枯。故而,此系列書籍甚得後世讀者之喜愛,愛不釋手,成閑暇之餘的必備消遣物品。

随之該系列書籍的廣泛傳播,此中英雄人物也随之被大衆所熟知,其等事迹甚至遠超正史之中的記載。諸如,秦瓊、羅成、程咬金、單雄信、徐茂公等等,哪一個不是天下皆知,老少婦孺皆聞其事。久而久之,書中許多人物事迹,被許多人誤以為是曆史,是真實的記載,其實不然。s

程咬金在演義小說中的三種身份:福将、醜角、和事佬,且聽道來

程咬金人物影視現象劇照(圖)

舉個人物,該系列書籍之中,程咬金應該算是比較知名的,“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此話不僅是個俗語,更能顯示出程咬金在民間的傳播範圍之廣,為民間百姓所熟知。隋唐系列小說之中,程咬金的角色描述,筆者悔昔認為其定性為三:福将、醜角将軍(許多戲曲中都将他定位醜角: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較滑稽)、和事老。

程咬金作為曆史演義小說中的福将是出了名的,他無論在多麼危險的情況下,他都能逢兇化吉,不僅于己,于别人也如此,故而許多人都将想将他納為己有,都想沾沾程咬金的運氣。瓦崗寨起義他被衆人推舉為大魔國國王,後跟随李世民,一路都是福氣滿滿,甚至在演義小說之中,他竟然活了120多歲,跟武則天還杠過,福将名副其實也。

程咬金在演義小說中的三種身份:福将、醜角、和事佬,且聽道來

筆者悔昔為何說他是醜角将軍形象呢?原因也很簡單,小說之中,程咬金的完全脫離了曆史形象,大大消弱了曆史上他的猛将形象。曆史上的程咬金可是少年便成名,擅長使用的武器是馬槊,正史《舊唐書》記載:“少骁勇,善用馬槊”。程咬金的勇猛,當世豪傑盡知,甚得他們喜歡,不論是在李密手下,還是在王世充手下,或是最後歸于李世民,程咬金的勇猛都深得這些主公所稱贊。也正是其勇猛,為李世民立下汗馬功勞,其職位一路上升。後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在演義小說中的三種身份:福将、醜角、和事佬,且聽道來

然而到了演義小說裡,程咬金的武藝表現平平,使用的武器由馬槊變成了斧子,更搞笑的是盡然隻會三闆斧,而且每每打仗都念他的絕招名“劈腦袋、鬼剔牙、掏耳朵”。在戰場上,程咬金鮮有戰勝對象,有也是靠其福将的運氣所赢。另外,許多場合,不管是戰場還是軍事商議中或是朝廷之中,程咬金作為“千歲爺”都是以搞笑能手出現,講話,儀态等等皆符合。故而,筆者悔昔才将其定性形象一為“醜角”。

第三個形象便是“和事佬”,大凡看過隋唐英雄系列曆史演義小說者,都清楚程咬金口才是非常好的,許多情感沖突都經他處理沒有解決不了的。另擇被他撮合的情侶那也是非常之多的。比方說,樊梨花與薛丁山、薛丁山與窦仙童、尉遲恭與黑白夫人等等,哪對情侶終成眷屬不是老程搞定的,故而他不僅是和事老,而且還是月老。如此評價,不知列位對筆者悔昔有何觀點,望不惜賜教!(文:潘悔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