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二戰前中期,美國都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的立場,觀察戰事的動向,與日本的關系也相對特殊,日本是一個島國,本土資源十分缺乏,是以四處發動戰事,搜刮其他國家的資源,而日本能夠連連取勝,不得不說還是依仗背後的大佬——美國。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可日本越打越起勁,認為自己有獨霸世界的能力,也能與美國抗衡,這就讓美國非常不爽了,雖然美國在國際上作為旁觀者的角色,不對任何國家發動戰争,但卻能夠對日本使用經濟制裁。

1941年,日本看起來非常強大,在我國、越南等地肆意妄為,但實際情況是日軍在多年戰事已經筋疲力盡,若不是美國在背後提供武器支撐,恐怕日本的軍事資源已經匮乏了,另外法西斯德國在西線對蘇聯取得的勝利,大大刺激了日本。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日本心中隻有兩個字“資源”,有資源才能夠繼續戰事,對其他國家實行控制,然後從中獲得好處,日本的動靜太大,無疑對美國不利,于是乎,美國對日本采取了經濟制裁,而這就相當于扼住了日本的命脈。

按理說,日本被握住了命脈,應當立即退縮才好,但日本并不願十多年的戰争,最終功虧一篑,他們決定冒險再做一次大的反抗,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他們發現可以攻打東南亞地區,隻要奪得東南亞,就有可能實作霸業。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美國對此猝不及防,沒想到日本會咬自己,是以損失慘重,也是以将美國拖進二戰戰事裡,随後美國對日本宣戰。

在此次戰役中,日本幾乎傾盡了所有,偷襲珍珠港後,迅速轟炸了東南亞其他地區,次年1月2日,日軍占領了馬尼拉,麥克阿瑟統率的美、菲守軍甚至一時無法抵抗,退到了巴丹,美國還為此擔心麥克阿瑟戰敗被俘,将麥克阿瑟調走。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同年4月9日,麥克阿瑟的繼任者喬納森·溫萊特投降,巴丹失陷,此時日本控制了中部太平洋,日本完全将希望投在太平洋戰争,但很快日本東京被美軍轟炸,讓驚弓之鳥的日本感到非常恐慌。

8月7日,美國開始反攻日本,日本隻是在做最後的掙紮,是以拼死抵命,而美國的實力卻遠高于日本之上,是以日本再次敗下陣來,中途島海戰中日軍的失敗已經為日本的投降寫下了奏歌。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一旦出現失敗的狀況,日本的“龐大氣球”便洩氣了嗎,屢戰屢敗,連連失利,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也猶如一旁散沙,後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彈,日本最後的堅持也已經被打沒了,最終宣布無條件投降。

為何日本要冒險發動太平洋戰争?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秘密

而美國卻趁此想要控制了日本,讓麥克阿瑟駐紮在日本本土,日本毫無招架之力,麥克阿瑟曾想嚴懲日本、審判天皇,但抵達日本本土,并了解到日本的國情,反而利用日本天皇間接統治了日本,此後日本長時間被美國牽制。

繼續閱讀